同義詞彙|西宮、望安將軍廟、李府將軍廟
-
李府將軍廟因位處
將軍村落西方,又稱「西宮」,和「
將軍天后宮」及「
永安宮」為
將軍村三大公廟。「將軍廟」創建年代甚早,蔣毓英《台灣府志》云:「將軍廟,在澎湖
將軍澳。神之姓名、事蹟無考。自有澎湖即有此廟。」高拱乾《臺灣府志》也稱:「
將軍嶼,上有將軍神廟,因以名嶼。」然廟中並未保存相關文物左鄭,故無從證實確切創建年代。
-
李府將軍,村人稱「將軍爺」為李廣明,據〈將軍廟重修敬立落成碑記〉:「李將軍是明末遺臣,於
永曆15年(1661)隨鄭成功將兵二萬五千人來澎抗清而成仁。
永曆18年李將軍英靈大顯,親自採取木材及金身來澳(將軍後港內側的
將軍爺滬),木材上隱約有「李府將軍」字跡,村民感其靈應,便以該木料建成「將軍廟」崇祀之。」然鄭成功有部將李胤而無李廣明,
1661年澎湖一無抗清戰役。此段歷史多屬虛構。
-
依據
望安鄉志:早期,「將軍廟」和
水垵村「
李王宮」有交陪關係,每回
水垵有重要慶典,便會組織前往參與,而
水垵村也會準備流水席招待,但在一回慶典中
水垵小法犯了禁忌,暗地試探前往參加慶典乩童法力,將軍法長也未做好預防措施,導致乩童腳踏刀椅後,血流不止,乩童因此憤而離席;此後兩地雖未交惡,但適逢
日本時代後期日人禁止廟會等大型集會活動,至此雙方廟宇便不再往來。
-
廟中匾額都是二次大戰後所立,如
民國43年「巡境植福」,上款「中華民國甲五年孟春鼓旦」,下款為「嘉義市文化路永和發木材行叩謝王羲安敬書」。
-
文字來|
望安鄉志
知識錯誤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