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許雪姬的研究,
虎井嶼早在十七世紀初期就出現在荷蘭人的航海地圖上,在中國的典籍則中始見於《明實錄.熹宗實錄》(許雪姬1991:6)。明
天啟2年(1622)荷蘭艦隊入據澎湖時曾經先入泊
虎井嶼,來往於大員(臺灣)、澎湖之間的荷蘭船隻也曾多次在
虎井嶼周邊停泊(江樹生譯註2000:41、78)。這個澎湖第七大島嶼距
澎湖本島不遠,雖然漢人聚落出現的時間比較晚,但是島上的原野和沿岸海域卻早就成了
澎湖本島(尤其是今
澎南地區)先民開拓生活資源的處女地。
-
歷來有關虎井名稱來源的說法如「虎穴嶼:形如猛虎,中裂一港,故名」(蔣毓英1685:60);「
虎井嶼:形如虎臨深」(高拱乾1696:11);「
虎井嶼:望之應作伏虎觀」(范咸1747:66)、「屹立崔嵬似虎眠」(
蔣鏞1832:112);大概都認為是由島嶼的外形而得名,只有安倍明義說「村落西隅之崖下湧出淡水,稱為虎井」(1987:235)。
-
大約在18世紀初期(清
康熙年間)就有「
嵵裡澳」居民報官放牧的紀錄(翁安雄2003:76),但是在《
澎湖紀略》的澳社條中卻還沒有虎井,一直到
同治元年的《澎湖廳輿圖纂要》,才出現虎井社,屬於「
嵵裡澳」(不著撰人1862:350)。
日治時期稱為「虎井鄉」,
明治32年(1899)隸屬於
嵵裡澳派出所的管轄區,昭和元年
(1926)由
馬公水上警察官史派出所管轄,到
昭和12年(1937)才和
桶盤一起改為虎井警察官吏派出所的管區。戰後初期先和
桶盤合併為「虎桶里」,
民國40年(1951)實施地方自治時才獨立為「虎井里」,成為
馬公鎮的兩個離島里之一,面積約2.13平方公里,人口有1,252人。
-
根據翁安雄的考證,在清初才遷到
鎖管港(今
鎖港里)居住的
翁姓家族,從第二代起就開始把產業領域延伸到
虎井嶼。
康熙54年(1715)曾經由翁陞向臺灣縣官府報准前往
虎井嶼放
牧羊隻(年繳米糧二石),在康熙、
雍正年間整個虎井可能都是翁陞個人合法的放牧範圍,但是他並沒有移居虎井(翁安雄2003:76-77)。
-
不久「
豬母落水」(今
山水里)的陳和也到虎井放牧,後來他的8個兒子之中可能有6個在乾隆初年(約
1740年以後)移居虎井,而成為
虎井嶼最早的住民;主要居住在「虎仔頭」及「下社」等地,以今
虎井漁港(俗稱「垵仔」)的西半部為中心。翁陞的孫子輩則可能到
1760年以後才到虎井的「
東崎」落戶,到
乾隆46年(1781)翁家兄弟分家產時
虎井嶼的土地已成了翁、陳家族所共有,其中陳姓族人大約擁有虎井3/4墾地,
翁姓子孫只擁有全島的1/4(上引書:80、86)。
-
在陳姓6兄弟到虎井開創基業不久,
蔡姓和
劉姓也先後遷入虎井;其中來自
鐵線尾(今
鐵線里)的蔡孝及其家人住在「虎仔頭」,來自
豬母落水的
劉姓人家則住在「下社」西側,今公廟週邊及
虎井垵的「海沙墘」等地。根據
劉姓後人的說法,他們的祖先很早就在「
虎井垵」搭建漁寮「閘網討海」;後來才將妻兒一併遷到虎井,因此
劉姓在虎井所擁有的山園面積並不大,而早期虎井也的確有過「
劉姓佔垵,翁、陳佔山」的說法(上引書:88-89)。根據
民國35年(1946)的戶籍調查,虎井的居民以陳姓的人數最多,其次是
翁姓和
蔡姓,
劉姓、黃姓、歐姓的人數都很少,而紀姓、許姓和郭姓則都只有1戶。民居分為頂甲、西甲和中甲3個群落,以大音宮為信仰中心;其中頂甲位於聚落東側的「
東崎」一帶(地勢比較高),居民主要是
蔡姓、
翁姓和陳姓(人數相近);西甲位在聚落西側,又稱為「下寮」,居民以陳姓為最多,也有一些
劉姓、
蔡姓和
翁姓;中甲位在頂甲和西甲之間,居民以陳姓為主,也有少數的
翁姓(上引書:131、151-152)。
-
人口變遷
-
虎井在
民國35年(1946)和
桶盤合稱為「虎桶里」時,有居民1,609人,到
民國39年增加為1,717人;
民國40年因為
桶盤獨立設里,虎井里的人口才減少為1,252人。此後由於近海漁業的快速發展,虎井里的人口迅速增加,
民國41年有1,315人,43年有1,402人,46年有1,533人。虎井里在
民國47年有1,621人,49年有1,711人。到51年更增加為2,019人,而在
民國58年寫下了2,094人的最高紀錄。
-
民國59年(1970)虎井的人口開始減少(當年有2,017人),此後更幾乎是一路下降。
民國60年減少為1,959人,63年減少為1,869人,只在64年回升為1,907人;翌年虎井里的人口又減少為1,863人,
民國67年減少為1,729人,翌年再減少為1,699人。
民國70年減少為1,575人,到72年更減少為1,476人。
民國75年以後虎井里人口減少的速度更加快速,當年還有1,353人,翌年就減少為1,263人,第三年再減少為1,167人,到
民國78年已減少為1,098人。
民國80年虎井里的人口已減少到不足千人(有993人),翌年再減少為898人;83年更減少到798人,到85年減少為686人。
民國90年虎井人口因為島上觀光事業的發展而回升為950人,可是翌年又減少為800人,第三年再減少為729人;
民國93年更減少到696人,到94年才略為回升到711人(表2-1)。
-
資訊引用|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16輯)
-
虎井名稱由來概皆與「虎」或「井」有關。虎井聚落的出現,為
同治元年(1862)《臺灣府輿圖纂要》撰寫時,虎井始列為社,屬「
嵵裡澳」12社之一。
日治時期稱為
嵵裡澳虎井鄉,隸屬
隘門辨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本里由於人口稀少,與
桶盤里合併稱為「虎桶里」。地方自治實施後單獨設里,稱「虎井里」迄今。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虎母井中踞:丁本昌的「澎湖實景」詩與虎井地名的詮釋
-
17世紀中期,<Kaart van het Eyland Formosa en de Eylanden van Piscadore>(福爾摩沙島與澎湖群島圖),此圖繪製於1642-
1653年,該圖已有
虎井嶼的記錄,稱之為Groote Taeffel (大桌島),蓋以其外型而名之。
1664年,清朝對明鄭在臺澎的軍事佈防,蒐集相關的情報繪成一張臺灣軍備圖,今人定名為<永曆十八年臺灣軍備圖>,此圖對澎湖諸島的描繪包括:虎井、彭湖山、甘吉、將軍帽、八斗、峙山等島名。清代以來,有關虎井地名的說法,列舉其要者如下:
-
蔣毓英《臺灣府志》
(1685):「穴嶼:形如猛虎,中裂一港,故名。南風起,澎民張網於此,及冬而歸。
-
高拱乾《臺灣府志》
(1696):「
虎井嶼:形如虎臨深」。
-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
(1710):「
虎井嶼(形如虎臨深)」。
-
蔣鏞《
澎湖續編》
(1832):「進此則為
虎井嶼,望之應作伏虎觀。」
-
清代方志對虎井的描述,大抵也以其形狀如猛虎匍匐之勢而稱之。
日治時期,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以「村落西隅之崖下湧出淡水,稱為虎井」,則跳脫地形的窠臼,而以「井」為主體來稱呼虎井。以上說法皆有其根源與義理存在。
-
然而,澎湖民間還有另外一個說法是,在
虎井嶼的東南,曾經有老虎躲在乾涸的洞穴之中,因而名為虎井。此種饒富想像與不合理的說法,經過渲染與傳播,往往成為民間認知的主流,甚至於官方也以此為宣傳樣本,以致掩蓋相對合理的歷史記載。
-
虎井因有老虎躲在洞穴之中而得名的說法,究竟起於何時?
1919年2月5日,《臺灣日日新報》第3版刊登澎湖詩人丁本昌發表於南瀛詩壇的〈 澎湖實景〉:
-
澎島風光麗,漁翁泛釣船(
漁翁島多漁業故□)
-
青龍遊海岸(青龍山在海岸),白馬走
山邊(白馬山穴)
-
虎母井中踞(村名),貓兒花下眠(貓兒嶼在
花嶼南□)
-
銀濤聲不靜,別有玉池蓮(鄉中有蓮花池)。
-
其二
-
瀛島金星地。江中湧
石泉(
石泉鄉名)
-
三灣拱北闕(三灣即三□各在北)。
八罩列南邊 (
八罩島在南)。
-
鳥嶼崎嶇險(嶼各路甚危險),雞峰草木妍(島名)。
-
梧州鐘秀色,幽雅勝西天(梧桐州在江中頗幽雅)。
-
丁本昌在〈詩壇〉發表作品時,有以「澎湖」、「西瀛」、「漁翁」為代表地。又從該詩以「澎島」、「漁翁」開頭,丁本昌應是
西嶼人。依據蔡光庭老師的研究,
西嶼的丁姓集中於
緝馬灣,我們可進一步推測丁本昌為
西嶼緝馬灣人,然丁氏生平事蹟不詳。〈 澎湖實景〉一詩,青龍遊海岸,「青龍山」可能是
橫礁厝仔頭的龍山,山勢南北延綿如龍之形;白馬走
山邊,指涉
內垵的
白馬坡,
濟安宮興建於此,廟中並奉祀白馬神像。有趣的是,「虎母井中踞」就是描寫有一隻母老虎躲藏於井中,因而名之為虎井。丁本昌顯然聽過「有老虎躲在乾涸的洞穴之中,因而名為虎井」的故事,故而將此傳說入詩。其次,括弧備註「村名」而不稱澎湖常用的某某「鄉」名或某某「社」名,極為罕見。此外,「玉池蓮」為
湖西的荷花池;三灣拱北闕的三灣,應指澎湖群島最北邊的三墝,澎湖龍脈的起始而中於
八罩(
大嶼);雞峰為島名,當指
雞善嶼;梧桐州則不明其地。
-
1918年12月,
媽宮名儒
黃德臣不幸感染當年的全球大流感英年早逝,詩友多有哀悼之章,丁本昌有<輓
黃德臣先生二絕>之作:
-
文字知交幾寡儔,那堪死別又添愁。
-
黃泉縱有埋憂地,不及名山得自由
-
平生儒望重人羣,旗鼓騷壇童子軍
-
桃李成陰他日事,何期赴召到修文
-
此時,丁本昌的詩作多見於《臺灣日日新報》「詩壇」。丁本昌曾任職於
日治時期台北稻江赫赫有名的乾元藥行。
1920年11月26日《臺灣日日新報》第6版以〈乾元店員樂輸〉為題:「稻江南街乾元藥行々員。對於北支那飢饉。深表同情。此回由陳茂通、丁本昌、陳賜麟、陳盛傳四氏發起,一同醵金五六十圓,囑台灣銀行,為之取次,其義舉誠可風也。」
1922年03月12日《臺灣日日新報》第6版有澎湖盧三多「輓丁本昌詞友」:
-
神交悵未識韓荊,旗鼓騒壇曾結盟。
-
何遽騎鯨天上去,遺詩一□一傷情。
-
風流儒雅正翩々,馳騁騒壇孰比肩。
-
白玉樓成聞赴召,文章一線賴誰延。
-
陳春林亦有「弔凌滄詞伯」詩
-
嫁婚願了向平接。何遽修文賦大哀。
-
天若有心興漢學。汝偏無命沒泉臺。
-
爲愁琅□青蓮去。不見風流□迪來。
-
太息旗津詩酒夜。招魂宋玉首空囘。
-
從
陳春林的悼念詩,丁本昌可能參與旗津吟社的活動。 旗津吟社為澎湖茂才
陳錫如應邀到高雄教授漢文後,
1921年6月將其書塾留鴻軒之弟子組成旗津吟社,以興漢學。
-
漁翁詩人丁本昌,其詩作散佚於《臺灣日日新報》,為數雖然不多,然而〈 澎湖實景〉一詩的「虎母井中踞」,也為虎井「就是描寫有一隻母老虎躲藏於井中」的地名傳說,提供了寶貴的文本。此種荒唐的說法,至少在
1919年以前已普遍的流傳於澎湖。
-
#參考資料
-
#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
#臺灣日日新報
-
#台灣文獻叢刊資料庫
-
#
澎湖島大觀-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17-02-21。知識更新|2024-08-27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