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信仰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林業
07|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衛生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區:
首頁
馬公市
虎井里
虎井里
漁業
〈 空間分類: 村里〉
此頁面展示位於
「
|虎井里」
之
「
|漁業」
分類列表,您可以在此頁面中找到所有位於虎井里內「漁業分類」之知識。
-
知識共1頁(7則知識),您目前位於第1頁
虎井里漁業列表|
大灣的漁灶
|
虎井里
|
漁業設施
虎井的「大灣」本來並沒有住家,昭和10年(1935)左右曾經是機器動力漁船(寅丸)船東的陳拿,才到大灣東側的風林木溝、西……
虎井地曳網漁業
|
虎井里
|
傳統漁法
地曳網漁業俗稱「牽網」又稱「牽罟」,是所有漁撈作業之中動員的人力最多,男女老少都可以參與的漁業,漁獲以鰮魚為主。虎井牽網……
虎井桶盤鰮船曳網及沙鰍船曳網
|
虎井里
|
傳統漁法
傳統捕撈鰮魚(鱙魚、丁香魚)的漁法除了地曳網漁業之外,還有漁民稱為「揨罾仔」的船曳網,鰮船曳網漁業又有雙船作業及單船作業……
虎井桶盤延繩釣
|
虎井里
|
傳統漁法
虎井、桶盤的延繩漁業都以釣鯛魚為主,明治37年(1904)左右逐漸改用日本式的漁具。之後又隨著日本殖民政府的漁場試驗,及……
虎井焚寄網
|
虎井里
|
傳統漁法
「焚寄網」(畚箕網)是利用火光誘捕鰮魚的方法,俗稱為「照罾」,最早都以捕撈鱙仔、丁香為主,戰後引進捕撈臭肉鰮的「臭肉罾」……
虎井漁業發展
|
虎井里
|
漁業發展
虎井嶼沿岸海域都是砂礫底質,也有一些海崖崩落的玄武岩散佈其中,水深約6公尺,15公尺等深線距岸邊很近,居民自古就多靠漁業……
虎井鰆建網及鰆曳繩釣
|
虎井里
|
傳統漁法
鰆建網是一種用漁網橫截魚群游走的通路,讓魚纏在網目上以便捕捉的漁法;因而網具置放𦊓的時間比較久(最長不超過24小時),不……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昭和7年東甲北極殿迎王大遊行
|
昭和
|
啟明里
|
王爺信仰
馬公城隍廟敬字社德善堂神明牌位
|
重慶里
|
牌位
城隍廟「靈聲應報」楹聯
|
明治
|
重慶里
|
楹聯
北辰宮「惠澤神功」楹聯
|
明治
|
長安里
|
楹聯
廣沾厚澤匾
|
明治
|
長安里
|
匾額
明善堂匾
|
長安里
|
匾額
深叨靈佑匾
|
戒嚴期
|
長安里
|
匾額
烏崁靖海宮中元節普渡查夜
|
烏崁里
|
秋季祭儀
例授武畧騎尉顯祖考陳公玉清之佳城墓碑
|
光緒
|
石泉里
|
墳墓
覃恩廣被匾
|
明治
|
長安里
|
匾額
北辰宮
|
明治
|
長安里
|
王爺廟
水仙宮
|
康熙
|
中央里
|
縣定古蹟
蔡玉成
|
道光
|
風櫃里
|
文人
例授武畧騎尉顯祖考陳公玉清之佳城墓碑
|
光緒
|
石泉里
|
墳墓
白洗下
|
山水里
|
崖壁地名
萬善廟
|
案山里
|
有應廟
烏崁靖海宮中元節普渡查夜
|
烏崁里
|
秋季祭儀
西吉宮
|
昭和
|
朝陽里
|
王爺廟
福德宮
|
小門村
|
土地公廟
天湖宮
|
花嶼村
|
王爺廟
平台知識總數
7,726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