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虎井桶盤鰮船曳網及沙鰍船曳網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傳統捕撈鰮魚(鱙魚、丁香魚)的漁法除了地曳網漁業之外,還有漁民稱為「揨罾仔」的船曳網,鰮船曳網漁業又有雙船作業及單船作業兩種模式。
-
虎井桶盤的鰮船曳網都採取單船作業,用一艘舢舨船乘坐6到12名船員出海,漁業期集中在農曆10月至翌年6月之間,以4到5月為盛漁期,每個月平均可以出海10天。作業地點主要在虎井的「垵仔」、「大灣」及桶盤的「垵口」等海域,最遠到望安漁翁島沿岸;多在白天尤其是清晨和黃昏作業,下網作業前必須先「掖臊」(撒誘餌)吸引魚群聚集(翁安雄2003:100-101)。通常一組一天的漁獲量常在200台斤以上;漁獲的處理和牽網漁業一樣,都交由本地的魚灶製成魚脯,再裝箱販賣到馬公或台灣本島;漁獲所得則採漁船和每位船員各1份、網2份的方式分配。揨罾仔漁業一直沿用到1970年代末才因為臭肉鰮減少,及「攏小管」的漁業興起,而逐漸沒落(翁安雄2003:101)。
-
虎井桶盤還有一種沙鰍船曳網漁業,漁民稱為「揨沙鰡」;沙鰍的學名叫做「臺灣玉筋魚」,是一種喜歡藏在沙質海底,棲息範圍極為狹窄的魚類;在澎湖群島海域僅見於虎井桶盤兩島附近,水深約15到25公尺的砂質海底,必須先探知「沙鰍窟」才有辦法捕撈(上引書:101-102)。
-
揨沙鰡可能是移民住墾虎井桶盤以後就有的漁業,漁法和揨罾仔類似。二者最大的不同在於揨沙鰡的漁網下綱不裝配沉子,而是結附著一條條的草繩,繩尾穿著一個「鳥殼」(車渠貝,外緣成梳齒狀)來代替沈子,露出在殼外的草繩則呈鬚狀。這種裝備既可以發揮如丁耙耙沙的作用,避免沉子綱陷入沙泥地而動彈不得,又具有將沙泥表面撥開的功能;露在貝殼外的鬚狀草繩則可以用來「驅趕」沙鰍(翁安雄2003:102)。
-
虎井揨沙鰡的作業漁場主要在虎井聚落南邊外海,漁民稱為「沙澹」的軟沙泥底質海域(上引書:102),桶盤的漁民則多在聚落西北方約2公里,俗稱為「沙碇頭」的海域作業,但是在作業上還必須考慮到「流勢」及「山辦」才能找到所謂的沙鰍窟。這種漁業全年都可以作業(夏天的漁獲比較好),每個月大約可以出海10到20天,一組一天大約有50台斤的漁獲(澎湖廳1932:256-260)。
-
根據調查,在大正5年(1916)虎井的揨沙鰡漁船多過桶盤;但是到昭和4年(1929)桶盤仍保有10組,虎井卻只剩下2組。在經營上大抵以家庭成員為主,少數有僱用船員的網組,在漁獲所得的分配上則採取船、網、人均分的原則(翁安雄2003:102)。
-
資訊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16輯|2006年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