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桶盤里

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同義詞彙|桶盤
-
桶盤嶼在明末的史料中稱為「茶盤」(陳仁錫1962:166);後來的史冊則除了《使署閒情》稱為「托盤」之外(六十七1747:66),都稱為「桶盤」。不過3種寫法都有一個「盤」字,可見桶盤之名應該和其形狀有關;所以蔣毓英說:「周圍皆圓如桶盤,故名」(1685:61),高拱乾也說:「形如托物之盤」12(1696:11)。
-
桶盤在清朝領有臺澎初期還沒有人定居,因此不見於胡建偉澎湖紀略》的澳社條中。可能是道光八年(1828)以後因為澎湖本島的人口大量增加,耕地不足,才逐漸有現在澎南地區的居民遷到桶盤落戶,到同治元年(1862)的《澎湖廳輿圖纂要》首次出現「桶盤社」(不著撰人1862:350)。日治時期桶盤稱為「桶盤鄉」,所隷屬的警察管區的變遷和虎井相同。戰後桶盤因為人口不多而和虎井合併為「虎桶里」,到民國40年(1951)才獨立為「桶盤里」,面積約0.3439平方公里,人口有532人,也是馬公鎮的一個離島里。
-
根據當地的耆老報導,桶盤最早的居民是康熙年間由豬母落水遷入的陳勤,陳勤生2子,後代分為大陳、小陳兩房,分別聚居在「東勢」(大陳)及「南勢」(小陳),後來又有一些小陳的後裔遷到「海墘」。光緒初年又有風櫃顏姓在「頂寮」落戶,後來逐漸往海墘及南勢擴散;五德董姓(男祖)則和五德歐陽姓(女祖)也一起遷入「東勢」,再分散到「海墘」及「寮仔口」,一直到現在這兩姓仍然在一起拜祖先。最晚遷入的山水蘇姓人家則先住在「下寮」,再逐漸向「東勢」及「海墘」發展。目前全里只剩下12戶住民,下寮蘇姓4戶,海墘有顏姓1戶、陳姓2戶、歐姓2戶,東勢有歐姓1戶、鄭姓1戶,寮仔口有歐姓1戶,頂寮南勢居民則已經全部遷離。
-
人口變遷
-
桶盤里於民國40年(1951)獨立設立為一里時人口有532人,44年增加為568人,翌年再增加為604人。此後的10年之間桶盤里的人口都維持在600人以上,民國55年有681人,而在56年寫下了701人的最高紀錄。民國57年桶盤里的人口開始減少(有643人),59年以後更因為人口大量外移到馬公而減少為533人(只比民國40年多1人);民國60年再減少為497人,到64年已減少到378人。民國65年、66年桶盤里的人口曾經略微回升,分別有386人和398人;但是67年就又減少為353人,民國69年再減少為287人。
-
此後桶盤里的人口只在民國70年和71年有小幅的回升(分別有291人和299人),但是都在300人以下。到民國75年已減少為223人,77年更減少為192人,而在民國82年下降到167人的谷底。翌年桶盤里的人口又回升為226人之後,桶盤里的人口都只在250人上下做小幅的增減,民國83年有208人,87年有263人,89年有243人;90年回升為269人,到民國94年則有276人(表2-2)。
-
文字來源|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16輯
-
名稱由來都謂其狀似桶或盤。如「周圍皆圓如桶盤,故名」、「形如托物之盤」。可說地名的由來與自然景觀的景象有密切相關,蓋以地形命名也。
-
乾隆時胡建偉開始記錄澎湖時,當時澎湖規劃為13澳75社,桶盤未包括在內。直到同治元年(1862)《臺灣府輿圖纂要》增劃為13澳82社時,桶盤始列為「社」,屬嵵裡澳管轄。日治時期稱為嵵裡澳桶盤鄉,隸屬隘門辦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本里由於人口稀少,與虎井里合併稱為「虎桶里」。之後實施地方自治後單獨設里,稱「桶盤里」迄今。主要的漁港為桶盤漁港,係由縣政府自籌款項修築,分東西兩區。本島位於馬公港西南,為馬公市兩個離島之一。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嵵裡澳:桶盤社(水程十六里)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