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雞母塢、雞舞塢
-
相傳在聚落西方有一個小山,山頂平坦,頂上稍成凹形,狀似雞巢,即似母雞臥巢在孵蛋狀而得名。
民國40年(1951)獨立成里,稱「五德里」,乃因故老相傳雞有「司晨不失時⋯信也;近前敢鬥⋯勇也;見食相呼⋯義也;足博距⋯武也;其頭戴冠⋯文也。」五德,因而改為里名為五德。
-
本地
歐陽氏開澎祖
歐陽三,生於
萬曆庚子年(1600),由福建泉州先遷居於
雞母塢山南路穀仔埔,後再遷居至現址。清朝文獻與本地聚落之相關記載,據《
澎湖紀略》記載可知本地在
清領時期以「雞母塢」為社名,屬
嵵裏澳所管轄。
日治時期稱為
嵵裡澳雞母塢鄉,隸屬
隘門辦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日治晚期推行皇民化運動,祖先牌位族譜都被燒毀,祖先祭祀曾一度被壓制。五德的
歐姓,原姓「歐陽」,也在
日治時期被迫改為「歐」姓。戰後與
山水里合併,改稱水塢里,之後地方自治,又獨立改名為「五德里」迄今。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五德里北隔
馬公內灣與
菜園、
石泉遙望,東接
鎖港,南臨
山水、
井垵,全里面積為1.2250平方公里,現有人口213人,總計67戶。清代及日據前期稱為「雞母塢社」,隸屬於裡澳。地名源由相傳是因為聚落的西南方有一個小山(後稱為
雞母塢山,日據後期稱之為「圓頂」),山頂平坦,頂上微成凹形,狀似雞巢,就像母雞在孵蛋的樣子而得名。
-
光復後,
民國三十五年與
山水合併,改稱水塢里,
民國四十年為實施地方自治選舉,又獨立改名為「五德里」。根據在地居民口述,是因為雞有五德:司晨不失時一信也;近前敢鬥一勇也;見食相呼一義也;足搏距一武也;其頭戴冠一文也。
-
本村的民居大都位於澎湖廿五號縣道以西,村落的北邊臨海;農田遍布於村落北、東、南周圍,但是因為人口老化,大部分的農地都已廢耕村落西北邊瀕臨
馬公內海,有一座碼頭、防坡堤及養殖池,
墳墓區則集中於西南方
雞母塢山的山腳下,東南方有一座廢棄已久的軍用機場(
五德舊機場),及一座日本人留下來的水泥假砲。
-
五德回憶
-
在
日據時期以前,交通不發達,
山水里、
嵵裡里、
井垵里與
馬公間的客貨運輸都是以五德里為渡囗,根據記載
1917年五德有十二艘舢舨船,只有一艘是漁船,其餘十一艘都是往返於
馬公間的運輸船。冬天風大,船無法開航,就要步行約兩小時到
馬公。當時五德是貨物的集散地,也是
澎南地區比較熱鬧的聚落,有些居民也兼做挑夫,賺取微薄的工錢。從日據到
民國五十年代,更因為擁有澎湖唯一的一座機場,而成為
澎南地區的中心,只是後來機場遷到
大城北,而陸路交通也越來越方便,五德才失去在交通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里中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一直把
澎南區視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區,而不認為是
馬公市的一部份。臺灣光復後因為國軍第52軍駐紮,更陸續開了許多雜貨店,專做軍人的生意,
民國五十二年五德曾有高達18家的雜貨店,(現在村中只剩三家小店)。
-
臺灣光復初期,一方面因為二次大戰時臺灣空襲多,一方面也因臺灣經濟不景氣,旅外的人口紛紛返鄉,人口最多時曾達七百多人。現在農村經濟蕭條,漁業也一蹶不振,青壯年人口大量外流,目前在籍人口的約僅剩一百五十人,實際居住的更少,大概只有七、八十人,可以說是
馬公人囗最少的一個里。
-
文字來源|
澎南區文化資源集錦
-
五德里因為聚落的西邊有一座小丘陵,平坦的丘頂上稍成凹陷,形狀有如雞窩,俗稱為
雞母塢山,而被稱為「雞母塢」(照片2-2)。清
康熙35年(1696)的《臺灣府志》稱為「圭母灣澳」(高拱乾 1696:18),到乾隆中葉的《
澎湖志略》才稱為「雞母塢」(
周于仁、
胡格 1740:30)。
日治時期則稱為「雞母塢鄉」,和
豬母水鄉隸屬於同一個警察管轄區﹔
民國35年(1946)先和
豬母水合併為一里,稱為「水塢里」。
民國40年(1951)獨立為里時,取「雞有五德:司晨不失時-信也、近前敢鬥-勇也、見食相呼-義也、足搏距-武也、其頭戴冠-文也」之義,命名為「五德里」,面積約1.225平方公里(
蔡平立 1984:203)。
-
五德里的居民有
歐陽姓(
歐姓)、
吳姓、蘇姓、董姓4個姓氏,其中以歐陽為最大姓。
歐陽姓的開基祖
歐陽三(
1600年生)可能在明天啟、崇禎年間(
1621年—
1643年)由泉州遷居澎湖,先在雞母塢南麓搭寮開墾,後代子孫才遷到現址。
吳姓開基祖吳丑在明末由金門烈嶼遷居
嵵裡,第二代在清順治元年
(1644)遷居雞母塢。蘇姓則先由福建遷居
豬母落水,部份後代曾遷到
桶盤,再遷回雞母塢。民宅大多分佈在今
201號縣道以西,大致上以貫穿聚落直通
201號縣道的社區道路為界,分為
頂寮、
下寮及山邊3個群落。道路南側稱為
頂寮(又叫頂甲),居民全部姓吳;道路北側、公廟東側稱為
下寮(又叫中甲),居民都是
歐陽姓,
歐陽宗祠就建在公廟的東南側;道路北側、公廟西側到
雞母塢山東麓一帶,稱為山邊(又叫西甲),居民也是以
歐陽姓為主(郭金龍等 2002:147)。
-
人口變遷
-
民國40年(1951)雞母塢獨立設為五德里時人口只有377人,此後雖然也有小幅的增長,卻一直不曾超過過500人。初設里之後的5年五德里的人口很不穩定,
民國41年增加為403人,翌年減為399人;
民國43年再增加到479人,第二年又減少為428人。
民國45年到52年之間五德里的人口有比較穩定的成長,從404人慢慢增加,到
民國50年創下了490人的最高紀錄;
民國51年雖減少為469人,翌年又增加為485人。
-
民國53年(1964)以後五德里的人口除了
民國55年一度增加為460人之外,大多呈減少的趨勢,
民國53年有457人,58年減少到437人,59年減少為377人(和初設里時相同);
民國66年減少為294人,73年再減少到259人,到
民國81年更減少為209人的最低紀錄。
民國82年略增為227人之後又出現小幅的減少,但是除了92年只有208人之外,大體上都還維持在210人以上,
民國94年則有222人。
-
位置及空間變化
-
五德里位在
山水里的西北方,西、北兩面濱海,北方隔著
馬公內灣和
菜園及
石泉相望。東接
鎖港里,東南和
山水里相連,南側和
井垵里為鄰。地勢由東南向西北緩緩傾斜,早期共有5條水路從
五德餌砲南端經今
澎南國中南側進入聚落,再順著
吳氏宗祠前的社區道路到
威靈宮和活動中心之間入海。在今五德里19-1號北側本來有一座3個涵洞的石拱橋,早年常有婦女到水溝旁洗滌衣物,
民國70年(1981)被改為現在的混凝土橋。
-
據說五德里的先民起先都住在「
雞母塢山」南側的「殼仔坡」一帶,附近還有一座小碼頭(稱為「泊船垵」),是
清朝時期澎湖內海僅有的兩個小港之一(另一個是
大案山)。後來為了躲避海盜才遷到
雞母塢山東側,聚落的北、東、南三面都有旱田,但是因為土地不夠肥沃,自古外流的人口就相當多。
-
明治33年(1900)日軍著手闢設雞母塢堡壘(砲台),將
雞母塢山徵收為軍事用地,禁止居民進入,泊船垵的小碼頭也改為軍方碼頭(習稱為「陸軍橋頭」),只保留山丘西南坡下的海濱做為公共墓地。
昭和17年(1942)聚落東南方今
201號縣道以東的旱田又被徵收去闢建軍用機場(今五德營區),同時還在機場北方的窪地設置一座欺敵用的水泥假(餌)砲。
-
日治時期雞母塢聚落北岸的
潮間帶上就有居民修築的9口
石滬(其中有5口是屬於
威靈宮的公產),澎湖廳也在今
五德國小北面新建一座碼頭(俗稱為「後壁橋頭」),來做為和
馬公對渡的新口岸。民國六○年代
牡蠣養殖業興起之後,後壁橋頭附近也設有深水延繩式的
牡蠣養殖場。橋頭逐漸傾頹之後政府又在
威靈宮正北方興建一座小型的漁港,
民國86年(1997)又修築一道長約73公尺的海堤迄今。
-
民國93年(2004)9月
澎湖縣政府辦理「五德里海岸
潮間帶教育園區景觀美化工程」,斥資2,377,407元將已廢棄的「後壁橋頭」岸上的休憩所拆除,並增設木棧道、涼亭、排水溝、連鎖磚廣場等設施,歷時一年完工(照片2-8)。13
-
目前五德里的旱地多已廢耕,聚落中的居民大多是老人或公務員,所以聚落的範圍並沒有太大的擴展,只有近年在
澎南國中對面的幾間房屋超出傳統的聚落範圍之外。因此有大約15間的傳統閩南式建築被保留下來,尤以在
雞母塢山東側的五德里71號、72號、73號、74號、77號、78號、79號、83號8間民宅最具代表性。
-
文字引用|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知識建檔|2017-02-20。知識更新|2023-09-15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