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衛生
醫療院所
公衛醫療
環境衛生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警政
財稅
基建
軍事
遊憩
09|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2023五德國小記錄|
拍攝日期:2023-11-19(星期日)
知識分類|
類:
文化
教育
學校
區:
馬公市
五德里
五德里教育
時:
首頁
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教育
───
五德國小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聯絡資訊|
▲隱藏資訊
電話|06-9951327
地址|
880馬公市五德里32號
同義詞彙|五德國民小學、圓頂國民學校、五德國民學校、雞母塢分教場
-
日治時期
的「圓頂國民學校」,在
民國43年
(1954)
改名為「澎湖縣
馬公鎮
五德
國民學校」,同時在
嵵裡里
設立分校。
民國45年
(1956)
,
嵵裡分校
獨立為
嵵裡國民學校
;
民國47年
(1958)
再設立
鎖港分校
。
民國56年
(1967)
鎖港分校
獨立為
山水國民學校
,該校則在
民國57年
(1968)
,易名為「澎湖縣
馬公鎮
五德
國民小學」。
-
五德
國小學區涵蓋
五德里
、
鎖港里
、
鐵線里
與
井垵里
,位於
馬公市
郊區屬於偏遠地區學校,是
馬公
郊區學校中,唯一設有特殊教育班的學校。92學年度,該校(包含特教班)有學生221人、班級12班,每班平均為18.42人;有教師18人、職員含幹事、護士和工友共4人。
-
文字來源|續修澎湖縣志(教育志)
-
五德
國民小學位於
五德里
32號,它的前身是
大正7年
(1918)
4月成立的「
媽宮公學校
嵵裡分校
場」。
大正11年
(1922)
4月升格獨立為「
馬公
第二公學校」(遷入現址上課),同時設置「
風櫃尾分教場
」。
昭和7年
(1932)
4月因為學齡兒童就學率及在學兒童出席率都不如理想,降格為「
馬公
第二公學校
雞母塢
分教場」(照片3-2),隸屬於由
石泉分教場
升格的
馬公
第二公學校,「
風櫃尾分教場
」則改隸「
馬公
第一公學校」。
昭和14年
(1939)
4月又獨立為「
馬公
第三公學校」(
風櫃尾分教場
也改隸該校),
昭和16年
(1941)
4月改稱為「澎湖廳圓頂國民學校」(林文鎮 2005:59-60)。
-
圓頂國民學校在
民國35年
(1946)
1月改名為「
馬公鎮
圓頂國民學校」,學區包括
澎南地區
的7個里;
民國40年
(1951)
9月成立
嵵裡分校
,
民國43年
(1954)
9月改名為「
馬公鎮
五德
國民學校」,
嵵裡分校
也獨立為「
馬公鎮
嵵裡國民學校
」。
民國47年
(1958)
9月再設立
鎖港分校
,
民國56年
(1967)
8月
鎖港分校
獨立為「
馬公鎮
山水國民學校
」。翌年8月
五德
國民學校改制為「
馬公鎮
五德
國民小學」,學區剩下
五德
、
鎖港
、
鐵線
和
井垵
4里;
民國69年
(1980)
9月設立特殊教育班,成為
馬公
郊區學校中唯一設有特殊教育班的學校;20
民國70年
(1981)
再易名為「
馬公市
五德
國民小學」迄今(上引書:95-96)。
-
民國92年
(2003)
五德
國小由於教室(是海砂屋)年久失修,已不符教學需求,由教育部「海砂屋修繕改建計畫」補助38,600,000元,縣政府也以離島建設基金配合5,200,000元(合計43,800,000元)重建;於同年5月7日動工,翌年5月30日竣工(照片3-3)。除了改善舊有校舍的迴風問題、墊高校舍基地、增加教室的教學功能性之外,更打造了校園無線網路,並營造精緻的開放空間。21為了表現學區的人文特色,還在大門口興建一座石塔(塔上還一隻雞),大門口的鐵門也做成小管的圖樣,做為
鎖港
和
五德
的象徵(照片3-4);地面上則採取海水的波浪設計,牆壁上飾有魚的圖形,反映出學區內的漁村人文景觀。目前(95學年度上學期)全校共設有10個普通班,學生198人;特殊教育班1班,學生3人。
-
文字引用|
馬公市
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知識建檔|2019-09-13。知識更新|2023-11-19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一教育志
|
第108頁
知識相簿|
2019五德國小記錄
11
張影像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隘門辨務署
|
明治
|
隘門村
|
行政機關
大山澳務署
|
明治
|
興仁里
|
行政機關
湖西庄役場
|
日治時期
|
湖西村
|
行政機關
日治時期的戶政
|
日治時期
|
戶籍
白沙郵局
|
戒嚴期
|
赤崁村
|
郵政
西嶼郵局
|
戒嚴期
|
池東村
|
郵政
東石垃圾掩埋場
|
解嚴後
|
東石村
|
掩埋場
紅羅垃圾掩埋場
|
解嚴後
|
紅羅村
|
掩埋場
第六公墓納骨堂
|
解嚴後
|
中西村
|
公墓
手拋網
|
傳統漁法
望安鄉姓氏分布
|
望安鄉
|
祖籍與姓氏
二戰後移民潮及姓氏分布
|
戒嚴期
|
祖籍與姓氏
日治時期日人移民及姓氏分布
|
日治時期
|
祖籍與姓氏
清代移民及姓氏分布
|
清領時期
|
祖籍與姓氏
清領前移民及姓氏分布
|
明代
|
祖籍與姓氏
16世紀末澎湖最早的氏族
|
萬曆
|
祖籍與姓氏
東衛石雕公園
|
解嚴後
|
東衛里
|
公園
白沙郵局
|
戒嚴期
|
赤崁村
|
郵政
西嶼郵局
|
戒嚴期
|
池東村
|
郵政
郵政大樓
|
戒嚴期
|
長安里
|
郵政
平台知識總數
7,366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