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井垵里

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同義詞彙|井仔垵、井子垵
-
根據耆老口述,井垵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一是:井仔垵有一口古井,這口井不是很深,卻終年有水,水質甘甜,往昔嵵裡缺水時,皆來此取水,因此古井很出名,所以稱為井仔垵。另一說法是從地理形勢而言:井垵聚落的東邊有一個俗稱為「龍頭」的臺階地,沿階而下,就像井一樣深邃,而井垵的內港又是低地,有如一個「垵」,所以稱為井仔垵。兩種地名的說法均與自然的周遭環境有關,成為本地命名的原則。
-
本里人口雖然不多,但情況較為複雜。清朝文獻與本地聚落之相關記載,據《澎湖紀略》記載可知本地在清領時期以「井仔垵」為社名,屬嵵裏澳所管轄。日治時期稱為嵵裡澳井仔垵鄉,隸屬隘門辦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日治時期曾在吳府殿東側的一片高地設置軍用飛機場。戰後本里由於人口稀少,與嵵裡里合稱為「嵵垵里」;之後實施地方自治,井仔垵設改稱「井垵里」迄今。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井垵里東與山水里為鄰,西北臨五德里,西接嵵裡里,面積為1.1000平方公里,現有人囗435人,總計107戶。清朝至日據時期稱為「井仔垵社」,屬「嵵裡澳」管轄;光復初期曾與嵵裡里合稱為「嵵垵里」;民國四十年獨立,稱之為「井垵里」。
-
根據耆老囗述,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一是:井仔垵有一個古井,這囗井不是很深,卻終年有水(即使久不下雨),水質甘甜,過去嵵裡里缺水時,都來這裡打水,因為以這囗古井很出名,所以稱為井仔垵。另一種說法是從地理形勢而來:井垵聚落的東邊有一個俗稱為「龍頭」的台階地,沿階而下,就像井一樣深下來,而井垵的內港又是低地,有如一個「垵」,所以稱為井仔垵。
-
井垵里的民居大都集中在澎廿五號縣道兩側;聚落西北臨馬公內海並設有碼頭,西南濱台灣海峽;東南方有一個軍營,日據時期曾在這裡設置軍用飛機場;農田則分布在聚落的南方、東方,也有部分在自家宅院前後闢一塊小菜園,栽植四時蔬菜。
-
文字來源|澎南區文化資源集錦
-
井垵里早年稱為井仔垵,地名首見於《重修台灣府志》,稱為「禪垵澳」;同時期的《澎湖紀略》則稱為「井仔垵社」(胡建偉1771:33),屬於嵵裡澳。井仔垵地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當地的海岸邊有一口終年有水的古井,水質甘甜,以前嵵裡、井垵的居民多來這口井取水,因而稱古井附近為井仔垵。另一種說法則說,井垵聚落的東邊有一個俗稱為「山龍頭」的台階地形,沿階而下就像一個大「梯井」,12而西北方則有一個海灣,所以被稱為井仔垵(楊金燕1998:14)。
-
日治初期稱為井仔垵鄉,所屬的警察管轄區和嵵裡相同。民國35年(1946)澎湖設縣時和「嵵裡」合併為「嵵垵里」,民國40年(1951)獨立為「井垵里」,面積約1.1平方公里(蔡平立1984:204)。
-
井垵的居民有石、蔡、陳、歐(歐陽)、邵、洪等姓氏,其中以石姓為最大姓,蔡姓陳姓次之。各姓氏的來歷多無法查考,只知道歐姓來自雞母塢邵姓在清初由福建南安遷居井垵,蔡姓可能來自雙頭掛民國87年(1998)曾經回去認過祖。民居主要集中在吳府殿以南到今201號縣道之間,只有少數在201號縣道以南,分為北、中、南三甲,輪流負責公廟(北極殿)的常年祭祀活動。吳府殿東北側稱為北甲,居民以石姓為主,蔡姓次之;吳府殿東南側稱為中甲,居民有邵、歐、洪、陳等4姓;位於通往井垵漁港的社區道路以南、橫跨201號縣道的群落稱為南甲,居民以石姓為主(郭金龍等2002:151)。
-
人口變遷
-
井垵里在民國40年(1951)獨立設里時人口只有478人,之後每年都有小幅的成長。42年有499人,46年有523人,51年有600人。民國53年以後井垵里的人口出現連續3年的小幅減少,56年又回升到593人;58年由於軍人納入戶政管理的關係寫下了634人的最高紀錄(民國57年只有586人)。
-
翌年起井垵里的人口逐漸減少,只偶而出現微幅的增加,民國59年減少為586人,翌年增加為613人;61年又減少為599人,65年再減少為563人。但是在民國73年井垵里的人口還維持在550人以上(有556年人),74年到77年也還有500多人(77年有511人),到民國78年以後才減少到500人以下(當年有491人)。84年井垵里的人口已減少到不足450人(只有447人),到94年只有433人(表2-2)。
-
位置及空間變化
-
井垵里西、南兩面臨海,西邊和嵵裡里相連,北和五德里為鄰,東隔五德機場(今五德營區)和山水里相接;地形南北長,東西短,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早期的聚落位於今201號縣道北側(最北不超過吳府殿),道路南側只有一座公廟(北極殿),並沒有住家;廟前有3條南北向的牛車路和聚落相通,在今井垵里1號東側築有一座石橋,以方便居民來北極殿參拜。民國六○年代石橋被改建為水泥橋,橋東側的溝渠也舖上水泥溝面;民國87年(1998)又把水泥橋西側的溝渠改為暗溝,變成社區道路的一部分。
-
井垵聚落東側是一片丘地,最高點大約在今五德營區候車站一帶,北側一直到五德里警察局人力訓練中心附近的荒地,大多是傳統墓葬區,東南側的旱地則在昭和16年(1941)被軍方徵收闢建為機場(今五德營區)。機場西側由井垵通往豬母水(今山水里)的「豬母水路」,也在興建機場之後改道,繞到鎖港方向再南轉山水(目前是澎38號道路的北段)。機場西側有兩條東西向的山溝,西流到北極殿的東側再穿越今201號縣道,在井垵里55號門口附近入海。
-
聚落西南方,今201號縣道南側有一片沙灘,早期井垵的舢舨都停靠在這一帶,今嵵裡萬善宮西側的岸邊則是曬網及補網的「網埕」(照片2-5)。沙灘南側的丘地上原本有不少旱田,其中有一部分在日治時期被徵收闢為軍營(今「百里」營區),營區東邊近年因為有人濫採砂石而形成的3個坑洞,在民國90年(2001)被縣政府闢設為垃圾掩埋場。
-
早年從五德雞母塢山西南麓(俗稱「泊船垵」)南側到今嵵裡後港東南一帶海域,退潮時都是海蝕平台(照片2-6),海蝕平台東岸的吳府殿後方(北側)有一處俗稱為「山龍頭」的高地,日治後期日軍曾在高地下挖掘一個防空洞(照片2-7)。吳府殿西北側以前有一條在雨季時才有水的小水溝俗稱「港仔溝」,民國50年(1961)左右政府開始在沿岸填海造地;到民國70年(1981)馬公鎮公所也在吳府殿北側(金爐旁的圍牆)建造一道長65公尺的防波堤(照片2-8),後來又在吳府殿東北闢建井垵漁港潮間帶原來的地貌已完全改觀。
-
歐堅壯縣長任內(1985-1989年)縣政府開始闢建由北極殿通往漁港的道路,後來因為經費不足只興建一半,居民則趁機在道路東側自力填海造陸。民國82年(1993)政府再把井垵海堤向北延伸了110公尺;民國84年(1995)又繼續完成北極殿到漁港道路的第二段工程(洪文源、葉茂生2005:325),居民也在民國86年(1997)北極殿王船之前將道路東側全部填成新生地。民國91年(2002)馬公市公所又在吳府殿北側圍砌一道長1,290公尺的圍牆,徹底改變了井垵的社區景觀。
-
農漁業發展
-
井垵里自古就是一個農重於漁的聚落,但是農作多由婦女擔任,男子在夏季仍然大多從事漁業,冬季則到臺灣打臨時工。大正6年(1917)井仔垵的居民有66戶、414人,其中專業的漁民只有2人、兼職漁業的有111人;聚落中只有12艘漁船,大多從事船曳網(6組)及一支釣,也有2組地曳網,漁業的年總產值約383圓。全聚落的畑地約有88.06公頃,每戶可耕作的旱地約1.33公頃(約有48,000栽);聚落內共有30頭牛、182頭豬,平均2.2戶養1頭牛,每一戶養2.8頭豬(古閑義康1917:82-86)。
-
昭和5年(1930)井垵有54戶、381人,其中漁業者有61人,共有14艘舢舨,以鰮魚船曳網(5組)及釣烏賊為主要的漁作,另外有4人從事水產製造業。農業狀況則沒有太大的變化,全聚落的牛增加為32頭,平均每1.7戶有1頭;豬減少為104頭,平均每一戶只養1.9頭(澎湖廳水產會1932:199-201)。
-
井垵的畑地在昭和16年(1941)曾有將近1/3被徵收去闢建機場,民國48年(1959)又因為五德機場擴建而被徵收了將近一半,以致青壯人口大量外流,農業逐漸成了留鄉老人的副業。漁業方面則由於漁船和漁具的進步而日漸發展,在民國50年到70年(1961-1981)之間大多數的漁船都在夏天從事鰮魚或小管焚寄網,冬天則到目斗嶼西、北方和七美猫嶼的西南方從事延繩釣及拖網漁業。到民國71年(1982)以後才因為魚源枯竭,漁獲銳減而没落,民國85年(1996)左右全聚落只剩下10艘4噸到12噸的小型漁船。
-
文字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知識建檔|2017-02-20。知識更新|2023-11-05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一曰禪垵澳即峙內。地在風櫃澳之東。澎之捕魚者居之。

臺灣府志《高志》 / 高拱乾|


一曰禪垵澳即峙內。地在風櫃澳之東。澎之捕魚者居之。

重修臺灣府志《周志》 / 周元文、宋永清|


井仔垵至媽宮旱路十九里


又各嶼之中各澳在焉【澳者,就可泊船之處而言】。...一曰禪垵澳【即井仔按,在風櫃之東,捕魚者居之】

臺灣志略 / 尹士俍|中卷(山川景物)|


禪垵澳〈即「井仔垵」。在豬母落水西北四里。〉

重修台灣縣志 / 魯鼎梅、王必昌|


禪垵澳:在廳治南二十二里;即井仔垵。在風櫃之東。捕魚者居之。

續修臺灣府志《余志》 / 余文儀|


嵵里澳(此澳於雍正五年從東西衛分設,北風時可泊船隻)⋯井仔垵社(距廳治陸路一十九里)、⋯

故可知本地在清領時期以井仔垵為社名,屬嵵裏澳所管轄


東出廳治東門,四里至石泉社,十三里至井仔垵社,三里至嵵里社,即距大海....嵵里澳:....井仔垵社(陸路一十八里)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