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08|商業
商店
09|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歷史
建築
政府建築
馬公市
西文里
西文里建築
───
馬公市公所
馬公市
西文里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馬公市
在戰後初期稱為
馬公鎮
,到
民國70年
(1981)
才改為
馬公市
;起先鑲長由鎮民代表會間接選舉;到
民國40年
(1951)
改由公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迄今共由市民選舉過15任的鎂、市長(表3-3)。
馬公鎮
公所和
馬公鎮
民代表會,都成立於
民國35年
(1946)
起先借用建國路的電信局及台銀員工宿舍一帶的日治「報國館」辦公;
民國36年
(1947)
遷到光明路18號(現已闢為停車場)。
民國52年
(1963)
3月12日就地重建二樓新辨公廳及地下室,建坪總面積382.35坪,總工程費1,258,260元,於同年10月30日竣工啟用,代表會也設在二樓的會議室。
-
鎮民代表會在
民國70年
(1981)
11月遷到中正路74號(今
馬公市
區各里自聯合辦公處),同年12月25日,
馬公鎮
改制為縣轄市,鎮公所和鎮民代表會也分別改稱市公所和市民代表會。
民國86年
(1997)
3月1日,市公所及市民代表會遷入
西文里
永福路30號新建的市公所市政大樓。市政大樓為四層樓建築,市公所使用第一到第三層,第四層則由市民代表會使用,以方便雙方的聯繫。
-
資訊引用|
馬公市
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7輯|
2006年
)
知識錯誤回報
完整閱讀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潭邊漁港
|
潭邊村
|
建築
中屯漁港
|
中屯村
|
建築
張希文
|
赤崁村
|
人物
金泉泰造船廠
|
竹灣村
|
建築
共合造船廠
|
竹灣村
|
建築
竹灣養殖漁業
|
竹灣村
|
漁業
浮塭燈塔
|
風櫃里
|
建築
福德廟
|
大池村
|
寺廟
日式店屋
|
中央里
|
建築
軍方的電影
|
建築
半流礁
|
通梁村
|
島嶼
通梁漁港
|
通梁村
|
建築
跨海大橋
|
通梁村
|
建築
大礁
|
通梁村
|
島嶼
吼門
|
通梁村
|
地名
福安宮
|
鎮海村
|
寺廟
岐頭漁港
|
岐頭村
|
建築
中屯漁港
|
中屯村
|
建築
明新宮
|
城前村
|
寺廟
安宅里
|
安宅里
|
聚落
知識平台|資訊總數
7,088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