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重慶里記錄

2021重慶里記錄|拍攝日期:2021-05-19(星期三)

重慶里

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本里位於清領時期媽宮城三甲內,由於在城內之東北部,以位置命名為「東甲」。戰後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時,由政府命名為「重慶里」迄今,命名的原則可看出乃屬佳言吉字類型。
-
本里與啟明里清領時期同屬於媽宮城東甲的部分,當時的程朱祠城隍廟朝陽祠等,皆位於本里的區域範圍內。日治時期本里屬於「北町」的一部份,區內有學校、商業機關及醫院等。戰後初期本里改稱「重慶里」,民國40年(1951)仁愛路一帶開闢了重光市場,成為提供日常用品的商場,繼而興建建國市場後,成為市區的商業重心。另外,電影院、漁港等陸續興建,使得商店高樓相繼出現,更帶動了地方上的繁榮。現今本里電影業受到錄影帶、電視的衝擊,生意逐漸蕭條。如今受到觀光業的發展,尚可在春、夏觀光季看到觀光人潮購買特產、土產外,已逐漸步上啟明里的後塵,被陽明里朝陽里等新興社區所取代。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重慶里位於媽宮城之東北,西鄰建國路,南抵仁愛路,北自民生路迤邐三民路達第二漁港皆屬之。清領時期以前與啟明里同屬於媽宮社之「東甲」,日治時期則為媽宮街之「北町」,光復後依行政區域劃分,命名為「重慶里」。
-
文字來源|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
-
重慶里在清領時期是城內人煙最稀少的地區,日本人在佔領臺灣、澎湖之後,劃為北町;因為境內有不少的空地,所以先後設置了臺灣銀行(出張所)、媽宮尋常高等小學校、女馬宮公學校、武德殿等機構,又把東側的空地闢建為公園和警察官舍。民國35年(1946)重慶里的居民人數只有795人,是媽宮城內人口最少的一里。民國38年(1949)大陸撤退時雖然有不少大陸各省的軍民擁入馬公市,但是重慶里仍然只有957位居民;翌年,才增加到1,030人。民國40年(1951)縣政府把在太平洋戰爭時期被盟軍炸毀的日本警察官舍區,整建為重光商場,部份民間人士又集資把武德殿改建為龍宮戲院,重慶里的人口才因此驟增了300餘人(有1,386人)。民國41年(1952)縣政府把日治時期的公園通整建為民權路,翌年,又將民權路兩側闢設為店舖,更使得重慶里的居民人數持續激增,民國41年(1952)有1,659人,到45年(1956)已增加到2,074人。民國48年(1959)第二漁港完工之後,北鄰(今中興里)的中興戲院接著在民國51年(1962)開幕,到民國52年(1963)文康市場啟用之後,重慶里的人口已增加為2,552人。民國54年(1965)起,附近的光武營區開始規劃為商業區(屬於長安里),重慶里的居民人數也跟著成長;到民國58年(1969)西鄰的真善美戲院(在長安里)開業之後,更增加到了3,081人,而在同一時期的馬公城內各里之中獨佔鰲頭。翌年,重慶里的人口數雖然也隨著澎湖人口加速外流,而出現小幅的下降;但是由於第二漁港沿岸的新生土地也仍然在不斷的開發與建設之中,因此到民國61年(1972),居民人數就又回升為3,188人,而在翌年創下了3,216人的最高紀錄。民國64年(1975),重慶里的人口數又開始減少;67年(1978),減少到2,938人;民國70年(1981),降為2,478人;78年(1989),又減少為1,983人;82年(1993),再減少為1,740人;86年(1997),更下降到1,462人。民國87年(1998)之後,重慶里人口的下降幅度縮小,翌年從1,435人減少為1,393人,到民國94年(2005),全里還有1,360人。
-
資訊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2輯|2006年
知識建檔|2017-02-21。知識更新|2024-01-25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