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城隍廟紀錄

影像分類:寺廟廟宇  2021城隍廟紀錄|拍攝日期:2021-09-14(星期二)

城隍廟

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隱藏資訊

同義詞彙|馬公城隍廟、媽宮城隍廟
-
澎湖目前有文澳媽宮二座城隍廟,在台灣地區來說是很特殊的。媽宮城隍廟為閤澎公廟,尤以每年農曆7月普渡時需由城隍廟開始,其餘各地接續著舉行,所以俗諺有:「城隍廟放,觀音亭收」之說。
-
乾隆44年(1779),澎湖海防糧補通判謝維祺因位於廳署旁的文澳城隍廟規模狹隘,非敬神之道,乃率監生郭志達新建城隍廟於媽宮今址,有碑記尚存。
-
此後乾隆55年(1790)通判蔣曾年、嘉慶3年(1798)通判韓蜚聲、嘉慶22年(1817)通判潘覲光、道光4年(1824)通判蔣鏞道光24年(1844)左營遊擊蘇斐然等均曾修建。
-
光緒11年(1885)清法戰爭波及澎湖。2月法軍犯澎,城隍廟傳出神明顯靈庇佑澎湖人民、兵勇之神蹟,事後城隍廟與天后宮獲皇帝賜匾尊崇,更加封城隍為「靈應侯」,格同府城城隍。光緒12年(1886)通判程邦基率民重建,今存有碑記記錄此事。
-
光緒15年(1889)清廷將澎湖廳署移至媽宮城內(今馬公市),媽宮城隍廟轉成為正式的官衙所在的城隍廟。城隍廟立址於媽宮總鎮署東畔塵肆之中,香火鼎盛,除了做為官方祭祀廟宇之外,亦收教化民心之功效。
-
日治時期昭和8年(1933)之改建規模最大,不僅抬高屋架堂皇廟構,內外雕繪亦頗可觀。
-
民國71年(1982)因神殿年久失修,損壞嚴重,有翻修正殿屋頂及重做彩繪油漆等。民國88年(1999)再次修護,工程完竣即今日所見廟貌。
-
建築形式
-
媽宮城隍廟建築面積723.68平方公尺(218.64坪),為面闊五間,縱深二進式的平面格局。建物現有規模通面闊約17公尺,通進深約為35公尺。左右各留側院,天井平均深度約2.5公尺,廟前大埕受街道的影響,現況為近似梯形的不規則空間,最大深度僅5米。
-
台基面為石材,外墻以磚石混合構築,表面施以灰漿粉刷,大木結構採排山屋架之聯式構架作法,腰鼓梭柱、吊筒、栱頭龍飾、彎枋及牌樓看架等,皆具有澎湖當地特色。廟面形式主要以硬山式筒板瓦屋面,且由於其為合院形制,屋坡相連,頗為壯觀,施作難度極高,屋頂剪粘材料為傳統瓷碗,色彩豐富,造型生動,其題材廣泛有趣。
-
媽宮城隍廟在配置上封閉式空間格局的主要特色在於融合拜殿、川亭抱廈與大殿的正殿空間,在配置上視為單一進落,前與三川殿搭配形成實際格局二進,但卻同時具有三進式意象的新空間型態。
-
特色及文物
-
廟內主祀城隍爺,副祀文武判官、四神將(四大吏)、虎爺,臨水夫人及註生娘娘,並在內埕東西廂房設有「註祿司、陰陽司、褒善司、註壽司、速報司、罰惡司」六司官、七爺、八爺、文武班頭爺等神明。
-
光緒年間法軍侵澎,居民北走頂山(白沙島)避難,途中卻遭遇法軍炮火襲擊,人民無奈只能默禱城隍爺保佑,當下果然落了一場大雨,導致法軍的炮彈不能爆炸,眾人也因此逃過一劫。清法戰爭議和後,清廷有感城隍廟的神蹟,加封號為「靈應侯」,有「敕封靈應侯」匾一方,掛于中亭廟內正中。後殿正中有光緒御賜之「功存捍衛」匾額。城隍廟廟內聯柱很多,大殿神龕木聯為「當日肆無忌,滅理壞倫,君自幹去;今朝悔已遲,披枷帶鎖,爾自惹來」;又三川殿步口楹聯「將入廟來,當防失足;要歸家去,須早回頭」等。前落進門處懸有「你來了」、「悔者遲」二匾及上有二珠,下有五珠的11桁「大算盤」,皆寓深義,具警世作用。
-
在正殿左壁有乾隆44年(1779)的「澎湖改建城隍廟碑記」及光緒12年(1886)重修城隍廟碑記」等石碑,由於年代已久,並經香火煙燻,字跡不甚清楚,也經廟方重新整理,描字後清晰可見,更能突顯城隍廟悠久的年代。
-
農曆6月初6日晚至7日清晨來媽宮城隍廟的「補運」,更是一大特色。眾信徒以甜糯米飯一大碗,其上依家中人口數放置不剝殼染紅色的熟雞蛋,並圍以「補命錢」祈求城隍爺庇祐,祭拜完畢將蛋殼剝掉,意謂脫去壞運換上好運,並在蛋上灑些香灰,回家一路上不得與人言談,回家後全家老小可食用剝殼後的雞蛋,可保一年平安無事逢凶化吉。
-
媽宮城隍廟也有分靈到七美去,那是大正8年(1919)媽宮方府城隍赴八罩島(今望安鄉)視察,大嶼(今七美鄉)善信專程至八罩恭請方府城隍順道來大嶼巡視。途中發現大嶼陰氣太重治安欠佳,遂上奏玉帝敕令龔府城隍長駐整頓。龔府城隍到鄉之初皆以扶鸞降示,大正10年(1921)始採用乩童之舉,大正12年(1923)開始整頓,指示不宜有以甕作頂,塔高11層之石塔,宜減少2層及多次繞境巡視,終使善信免過恐懼生活。歷經90年之久,七美城隍廟森法殿)於民國97年(2008)農曆4月27日偕同七美鄉各寺廟回馬公城隍廟謁祖,完成信眾多年心願。
-
文字來源|澎湖縣文化資產叢書
-
我國自古就有由城隍與官署分理陰陽習俗,所以只要有官署就有城隍廟。澎湖的城隍廟,起先設在文澳通判署的東邊,習稱為文澳城隍廟乾隆44年(1779),通判謝維祺捐俸率董事監生郭志達等,在媽宮另外建了一座城隍廟(今馬公市光明路20號),習稱為武城隍廟。乾隆55年(1789)馬公城隍廟被颱風所毀,後來由通判蔣曾年捐俸並集商民之力重修,並添建後殿五間;嘉慶3年(1798)通判韓蜚聲、嘉慶22年(1817)通判潘覲光、道光4年(1824)通判蔣鏞道光24年(1844)左營遊擊蘇斐然等均曾加以修建。光緒11年(1885)曾為法軍所毀,事後再由通判程邦基重建;日治末期(1933)又由地方士紳倡修過一次。民國76年(1987)馬公城隍廟經內政部公告為第三級古蹟,民國87年(1998)由縣政府申請中央補助,進行整修,於民國89年(2000)完工,民國90年(2001)又在廟後增建一棟文物展示館。
-
馬公城隍廟前臨光明路,西界建國路,北邊到中興路為界,東面與舊馬公市公所相鄰。是日治時期後窟潭著名的木大師傅謝江所設計的建築,包含山川殿、天井、四垂亭、拜殿、內殿及兩側護龍,風格典雅而肅穆。參與的營建者包括馬公東文的莊銅負責土水;來自台北大稻埕,原籍福建惠安的張木成負責石作;曾參與澎湖天后宮修建,後來留在馬公黃良、朱欽與黃文華等人,則分別負責鑿花及彩繪,在建築上呈現多元而細緻的工藝技術。
-
建築格局分為三落,前落為山川殿,二落、三落為神殿,大殿正中奉祀「城隍爺」,東西兩室分祀「註生娘娘」與「臨水夫人」,東廂房祀「註祿司」、「陰陽司」、「褒善司」,西廂房祀「註壽司」、「速報司」、「罰惡司」,前落東西兩則分祀「謝、范二將軍」。清法戰役時,據說走避戰火的媽宮百姓都因為口唸「城隍爺保佑」而安然無恙,事後由通判程邦基奏請加封,號為「靈應候」,並御賜「功存捍衛」匾一方,廟中也留存有通判程邦基題的「你來了」、「悔者遲」等具警世意味的匾額。
-
媽宮城隍廟在清領時期,也列為祀典廟宇,一年春秋二祭。民間都認為城隍爺的職掌橫跨陰陽兩界,因此城隍廟中每天消災補運的人很多,常見天未亮,就有信徒準備甜糯米飯一大碗,上面放若干個熟雞蛋,連同香及金紙、「補命錢」到廟裡去祭拜。拜完之後再拿著蛋,在神桌的四角輕輕的敲破,將殼剝掉後在蛋塗上少許香灰,帶回家去分給家人吃,以乞求一年的平安。
-
資訊來源|馬公市各里叢書(寺廟篇)
知識建檔|2017-03-07。知識更新|2024-06-04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資訊

城隍廟:一在文澳舊廳署東偏,咸豐元年廳署典吏呂純孝重修,但規模狹隘,未足展敬。一在媽宮城內,乾隆四十四年十月,前廳謝維棋捐俸,率監生郭志達等重修有碑記。乾隆五十五年風災,殿宇損壞,前廳蔣曾年捐修,添建後殿五間。嘉慶三年,前廳韓蜚聲續修。二十二年十一月,前廳藩覲光以黃研罰項番銀五十二元半生息之款,召匠修葺。道光四年,中殿前楹塌壞,前廳蔣鏞重修。甲辰年十月,左營游擊葡斐然、監生張騰賡,重新修建。光緒十一年法夷亂後,通判程邦基飭紳士黃濟時、蔡玉成、徐癸山等捐貲重修。有碑祀。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