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亭

影像分類:寺廟廟宇  觀音亭|拍攝日期:2019-04-08(星期一)

閤澎公廟的形塑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媽宮天后宮媽宮城隍廟觀音亭被認為是「闔澎三大古廟」,過去也由馬公三甲輪流管理各廟,各甲角頭廟之管理委員會,每年輪流兼管以上三廟。「闔澎」代表其為全澎湖所有,不屬於某一個村落或甲頭。
-
閤澎的概念究竟起於何時?乾隆31年(1766)胡建偉創建澎湖文石書院乾隆31年乾隆32年科歲兩試,入泮者六,備卷者四,地方人文鵲起,甲第蟬聯。乾隆34年(1769)仲秋,澎湖仕紳遂立<文石書院碑記>以誌此事,該碑署名「闔澎紳士同勒石」。文石書院雖非廟宇,然此為稽之文獻,最早使用閤澎二字者。道光6年(1826):通判蔣鏞董事林超、會同協鎮孫得發、署左右營遊府黃步青、林廷福倡捐建修龍神廟,閤轄士耆商庶隨緣樂輸,越四月而告成。此處使用「閤轄士耆商庶」,蔣鏞為澎湖通判,就文義當指閤澎所轄之地。清光緒10年(1884)清法戰役延伸臺澎,隔年3月29日,法軍攻擊澎湖,媽宮受戰火波及形同廢墟,城隍廟與觀音亭等亦毀。同年,程邦基履任澎湖通判,目睹傷心之餘乃倡修城隍廟,並由閤澎十三澳捐銀,觀音亭也一並重建,並立<重修城隍廟碑記>。此碑除了使用閤澎二字,更落實全澎十三澳共同捐銀。城隍廟作為官治的代表,<閤澎>二字殆無疑義。觀音亭重修,也使用閤澎十三澳的捐銀。清代,從乾隆年間胡建偉倡建文石書院,澎湖仕紳署以「閤澎」的概念,歷經百餘年的發展,至光緒年間重修媽宮城隍廟,落實為閤澎十三澳,閤澎的形塑獲得近一步的強化。
-
其次,如何定義閤澎公廟?或有以為:闔澎公廟多興建於清代,為官方倡建;或有為其祭祀圈可擴及澎湖。然而,並非官方所倡建的廟宇即是閤澎公廟。然而,一個最明顯的指標,是興建時的資金可以涵蓋澎湖各地,且以村里為名義捐獻。
-
大正12年(1923)媽宮天后宮改築,<街庄各大字五十圓以上自由寄進芳名>碑,逾七十個社里捐資寄附;昭和2年(1927)媽宮觀音亭改築,<街庄大字寄附金額芳名>碑,逾五十個社里共襄盛舉;昭和8年(1933)媽宮城隍廟改築,<城隍廟>碑,羅列四十二社寄附金,更有<西嶼諸善信寄附金>碑記載西嶼各社里與善信所捐獻之金額。閤澎三大公廟的確立,於大正昭和年間,彰顯無疑。其餘所謂官方倡建的閤澎公廟,無以發現此項集澎湖社里資金捐獻的特色。
-
「澎湖本有城隍廟位於文澳舊廳署東偏,但規模狹隘」,謝維祺一語道盡文澳城隍廟於清代的困境。位處於文澳之偏,遠離媽宮市街中心,縱使為官治的代表,卻與地方廟無異。也難怪謝維棋屢新澎湖通判,不得不再媽宮另行創建城隍廟。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19-04-06。知識更新|2019-04-09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