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澎湖觀音亭
-
日治初期
媽宮觀音亭略史
-
光緒11年(1885)清法戰爭澎湖之役,3月29日,旗艦IeBayard(拜雅號)與IeDuchaffaut(迪沙佛號)巡洋艦二船泊於至觀音亭後,齊開大礮,縱橫轟擊。澎湖於三天內淪陷。
媽宮形同廢墟,觀音亭損毀,廟內羅漢像及鐘鼓等文物為法軍所劫掠,
媽宮城隍廟等亦毀於戰火。秋,
程邦基屢任澎湖通判,以閤澎十三澳公捐錢二千貫重修城隍廟。
程邦基於<
重修城隍廟碑記>順道提及「廟西觀音亭為砲圮,並建之」,故今觀音亭內有
光緒12年(1886)程邦基所立
「大慈悲」匾一方,廟庭左前方的
古鐘亭古鐘則為
1887年所鑄。
-
程邦基將重心主要放在城隍廟的修建而非觀音亭,主因應是城隍廟為官治代表。觀音亭只是點綴似的小修而已。
光緒17年(1891)總兵
吳宏洛始捐銀500元重建,剩銀百餘,則於南門內置店屋收租,以資香火。此次重修後的觀音亭其配置如何,未見於《
澎湖廳志》之記載。我們將時間回宿於
道光6年(1826):通判
蔣鏞會同協鎮
孫得發、左右營遊擊黃步青、林廷福倡捐,擇觀音亭東邊舊廂屋四間拆建,創建龍王祠。準此,觀音亭東側廂房拆除興建龍王廟後,西側應也廂房之類的建築,作為僧侶齋人或廟方看守者生活之空間。
吳宏洛修補觀音亭,也應維持在
道光6年(1826)的基礎之上。
-
然而,《澎湖縣
縣定古蹟馬公觀音亭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暨施工紀錄》於第一節歷史沿革卻以為:「自此觀音亭除正殿外,西室為省善堂,東廂則為龍王祠。」此乃以今日的觀音亭的配置,解讀近兩百年前的文獻所造成的謬誤。
-
省善堂,係於
明治38年(1905)由
蔡德修、
林介仁、黃克勤等人所創立的
鸞堂,本非觀音亭建築空間之名。觀音亭的坐向於該書也標示錯誤,觀音亭為坐南朝北,該書標示為坐北朝南,導致該書有關觀音亭的配置圖呈現前後混淆的錯置現象。從
1826年以迄
1927年改建前觀音亭的配置,除了正殿之外,東側為龍王祠無誤;至於西側,從
明治41年(1908)宿六所著的<賽廟記>可以得知,觀音亭的西側就是廟方看守或齋人僧尼的活動的空間。而當時澎湖
鸞堂扶鸞的地點多位於民宅、宗祠或寺廟之偏殿,觀音亭由新社省善堂創堂之際,極可能以東側龍王祠或西側的廂房作為
扶鸞的場所。
-
觀音亭在
1927年改建之前,於澎湖以擁有極高的聲譽。
1919年,《台灣日日新報》報導澎湖佛廟,以觀音亭為勝。負山映海、空曠爽朗,近以海灘石崖為屏障,遠以
漁翁島羅列為案几。且廟宇雖北向子午,隆冬時亦風聲靜肅,不入廟門一步。現神靈亦最感應,為全廳善男信女所最景仰。即內地人善信者,亦時見膜拜祈禱。且近年來,得德修齋師精誠供奉,香花不絕,兩廊內各種之花卉及修竹等,亦茂盛異常。影響所及,
開蠻寺、
一新社之各齋堂等,亦各勃然興起,出資施捨棺木及施茶水於各要路,竝放生種種功德。
-
德修齋師,即為
蔡德修,為當時觀音亭之住持。觀音亭內<本寺廟油香店建築碑記>云:澎湖觀音亭雖重新告竣,然維持費尚未籌及於是,
蔡德修敬邀
林介仁及謝靜觀、
陳長澤、
林裕堂等公同酌議。並得魏知修協助於
昭和3年(1928),借地
澄源堂前建築內地式家屋一座,分作兩棟,計開費工料金二千六百圓有奇。現賃內地人所收租金,永遠充作維持費。所有不敷金額,則由
蔡德修住持設法補足。
-
由新社省善堂於
明治38年(1905)年創堂時,
蔡德修任董事,
蔡德修當時若非僧侶,也應為齋教弟子。
光緒年間創立
澄源堂的辛修忠,亦是由新社省善堂的鸞生之一。齋教與澎湖早期
鸞堂的創設,有密切的連繫。《李添春教授回憶錄》也言及在他十五歲
(1914)那一年暑假,從基隆靈泉寺聘請了一位和尚名叫
蔡德修法師來教日常誦讀的佛經,李添春也跟隨
蔡德修法師離開美濃,到基隆靈泉寺開始過僧侶的生活。由此可知,
蔡德修在大正初年已是僧侶,往來觀音亭、高雄、基隆靈泉寺之間修行或傳道。
大正10年(1921)南瀛佛教會成立後,
蔡德修也成為該會的會員。
-
從
1919年《台灣日日新報》的報導,觀音亭兩廊各種花卉修竹,茂盛異常。謝江、
謝自南父子於
1927年改建完成的觀音亭,應在舊有的配置之上作修正,呈現我們今日所見之規模。
-
作者|許玉河老師
-
觀音亭是由澎湖右營游擊薛奎在清
康熙35年(1696)倡建,以供奉南海觀音菩薩。創廟以來,曾經多次重修。今觀音亭東廂房龍王廟,懸有一方
乾隆29年(1764)由左營游擊載福所獻的木質對聯:「
祥雲來南海,甘露湛湛潤炎方」。
道光6年(1826)通判
蔣鏞等於觀音亭東側廂房捐建龍神廟(龍王廟)。
光緒10年(1884)清法澎湖之役,曾受戰禍波及,廟貌全非,
光緒12年(1886)澎湖通判
程邦基僅略為修護,到
光緒17年(1891)捐獻「
慈航普濟」木匾一方。
-
清日澎湖之役時,又因戰禍毀損,到
昭和2年(1927)重修,並在廟前西南方的放生池上增建木造瓦頂涼亭一座;
民國48年(1959)再度重修,木造涼亭也改為水泥建築,稱為「望潮亭」。
民國74年(1984)經內政部指定為第三級古蹟,縣政府在
民國84年(1995)進行修復研究,並於
民國89年(2000)辦理委託設計監造,於94年
(2005)完成修復。
-
觀音亭是澎湖第一古剎,大殿供奉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藥師佛三尊。內殿供奉南海觀世音菩薩,兩側則有十八羅漢分別侍立,右廂房供奉觀音佛祖,左廂房供奉海龍王(是全臺灣唯一供奉的水神)。
昭和2年重修時本來採取傳統大木構造,部份構材於近代整修時曾被改為鋼筋水泥的柱樑。門前的一對
獅子是
昭和12年(1937),從清代澎湖
總鎮署衙前移來的灰泥雕塑(由林勇、彭海樂兩位師傅塑造)。廟前古鐘亭中的古鐘則是
光緒13年(1887)做小規模修護時的舊物,
民國69年(1980)曾由海軍澎湖第二造船廠協助修護。
-
民國76
(1987)年6月16日,觀音亭首創觀音菩薩空中出巡(小飛機遶行澎湖各島上空),歷時約1小時25分。事後,信徒認為這種空中出巡方式既省錢又符合澎湖特殊的海島狀況,因此塑造了兩座白象以為紀念,這兩座白象一雄一雌,雌的身旁還有一隻小象,塑造人是薛惟清、曾根旺,監造人是黃寶順。翌年6月18日又舉行第二次空中出巡(行程和第一次相同);到
民國78年(1989)7月10日舉辦第三次空中出巡時,才突破以往兩年只空巡澎湖各島的舊例,遶行到台灣本島中南部。
-
資訊來源|
馬公市各里叢書(寺廟篇)
知識建檔|2017-03-07。知識更新|2023-10-26
修正建議回報觀音廟廟在媽宮澳,距廳治五里。康熙三十五年,游擊薛奎創建。乾隆二十九年重修。祀大慈大悲南海觀世音菩薩也.....今世之人,每誦觀音經以求福佑,宜乎窮鄉僻壤,皆有廟焉。若夫小說家以觀音為廟莊王女,則更荒誕不經,存而不論可也........觀音廟前井井在媽宮澳之西,逼近海邊。而泉流清澈,味甚甘美,與東衛井相徬,亦井中之佳者也。
建修龍神祠記澎湖廳蔣鏞(黃梅人):澎地僻處汪洋,宦途客艘及本地士農工賈往來海上,穩渡安瀾,悉賴龍神默佑。且此地風多雨少,尤藉神佑,常沛甘霖,用占豐稔。自應立祠妥侑,以迓休和。乃澎地向未設立專祠,惟神像先後寄奉水仙、天后二宮,亦無專祭。.......顧建祠必須地靈,方足以妥神明而邀嘉貺。查觀音亭向來禱雨輒應,地甚靈爽,東邊舊有廂屋四橺,近就傾圮,各董事林超等禱卜建修。惟重新拆造需費不貲.......
觀音廟:廟在媽宮澳,載「紀略」。乾隆四十六年五月,前廳陳銓會同澎協馬蛟、溫靖、烽火參將魏大斌、左右營游擊黃必成、柴大紀、守備楊開春、謝恩、千總潘鍾、黃捷魁等勸捐,撤基全修。嘉慶十年十月,澎鎮副總兵官王得祿、護協陳景星、游擊聶世俊、盧慶長、守備時胡麟、黃定國複倡捐重修。
龍神廟:澎湖向未專建龍王廟。道光六年,通判蔣鏞會同協鎮孫得發、左右營游擊黃步青、林廷福倡捐,擇觀音亭東邊舊廂屋四間拆建,並詳請以查出小䑩船一百號征餉充春秋二祭詳「普濟堂序」及「建龍神祠記」。
觀音廟前井:井在媽宮澳之西,逼近海邊,而泉流清澈,味甚甘美,與東衛井相徬。
觀音亭:在媽宮澳。康熙三十五年,游擊薛奎建。乾隆二十九年重修。廟外有放生池,隔水近山,煙波浩沓,景頗幽曠(乾隆四十六年,前廳陳銓、澎協馬蛟、溫靖、烽火參將魏大斌、游擊黃必成、柴大紀、守備楊開春、謝恩等勸捐撤基全修。嘉慶十年,澎協王得祿、護協陳景星、游擊聶世俊、盧慶長等捐修。光緒元年,例貢生黃學周等鳩捐重建)。光緒十年間,廟內羅漢經法夷毀掠,鐘鼓等物盡攜去。十七年,總兵吳宏洛捐銀五百元修補;剩銀百餘,置南門內店屋收租,以資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