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亭:縣立運動場的時代

觀音亭:縣立運動場的時代|影像來源:天主教靈醫會。

觀音亭:縣立運動場的時代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民國36年(1947)台灣爆發228事件,期間澎湖在「嚴守秩序」下,未發生重大動亂。國民政府決議撥款國幣2億元(約台幣5,714,000),作為宣慰賑濟澎湖之用。史文桂於4月12日召集民眾大會代表宣慰,並於同月14日召集地方政府及各法團首長士紳,商討賑款發放辦法。經決議以款之半數,普遍發放全澎同胞;以半數修建永久建築;內撥八十萬台元,建築中正公園紀念主席。隨即勘定觀音亭、水產學校間海岸公地為園址。因撥款有限,遂發動兵工,於六月開工。計修葺觀音亭舊有浴場、涼亭、廁所、休息室、水井及新建公園牌樓、浴場、更衣室、淡水室、涼棚、搖籃、跑馬台、涼亭、網球場、排球場、籃球場、廁所、暗溝、階梯、石櫈暨防波堤等,於10月底完工。雖經過重修於今尚存的介壽亭即為228事變後所修建。
-
此外,觀音亭周遭也逐漸發展成為澎湖縣的體育場。民國46年(1957)10月位於觀音亭的縣運動場第一期工程包括網球場、排球場、籃球場等運動設施的整修完竣,第二期工程於11月隨即展開,項目包括填平整平、興建棒球場,還有廣為老一輩澎湖人熟知的300公尺田徑場,也涵蓋在此次興工之中。棒球場與300公尺田徑場的完成,更讓觀音亭周遭一躍成為澎湖的運動與休閒聖地。1980年代之前,不論是軍方的運動會、軍訓活動、各項運動賽事、縣運、球類比賽或觀光休閒運動,幾乎都與觀音亭畫上等號。例如,民國58年4月21日,澎湖縣第一屆後備軍人運動會在觀音亭舉行,由澎湖團管區曹司令揭幕主持,澎湖軍政首長應邀觀禮,典禮中有海軍陸戰隊表演跆拳,中興國小四百名學生表演歌舞。運動項目包含籃球、排球、田徑、拔河、游泳等。戰備體育則有手榴彈擲遠、爬竿、負重競賽等。
-
民國59年(1970)端午節,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於此舉辦晚會,由澎湖縣總之會副主委洪慶麟主持。澎防部軍樂隊、藝工五隊、省馬中馬公國中望安國中湖西國中馬公國小、篤行幼稚園、澎湖監獄等單位擔綱演出。除了馬公市區之外,白沙湖西民眾藝不辭路遠特地趕來觀賞精采表演,晚會自7時半開始,近10點結束,看台及其四周擠滿五千餘觀眾。民國60年(1971)9月28日,澎湖縣第15屆縣運在體育場隆重揭幕,由蔣祖武縣長主持,參與選手超過一千人,較往年增加許多。表演節目有馬公國中八百位男女同學擔任大會操、中興國小杜鵑聞舞曲以及中正國小大會舞。當日已有四項十人破縣運紀錄,成績輝煌。同年10月為慶祝建國60年,澎湖縣體育會乃辦理大橋盃少年準硬式棒球錦標賽。共有馬公國小港底國小中山國小龍門國小合橫國小等五所國小參賽。最有趣的是民國71年(1982)2月澎湖縣政府為慶祝觀光節,乃在觀音亭體育場辦理駕牛車比賽,以二十隊為限。路程二百公尺,以跑完兩次的平均時間計勝負,頒發金牛獎、銀牛獎、銅牛獎、鐵牛獎與錫牛獎,位獲獎者也由主辦單位致贈紀念品以資鼓勵。
-
觀音亭體育場由於逐漸老舊,300公尺的泥土田徑賽道也無法滿足現代運動的場地標準,澎湖縣政府遂於民國69年(1980)選定文化中心東南側土地興建體育場暨體育館,民國70年(1981)動工,民國71年(1982)落成啟用。位於觀音亭的體育場才逐漸褪下澎湖縣運動場牛耳的角色,轉型為休閒運動、觀光娛樂的場域。
-
#感謝天主教靈醫會提供照片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19-09-18。知識更新|2021-11-21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