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龍門分校、龍門國民學校、龍門國民小學
-
湖西國民小學本來是
湖西國民學校的
龍門分校,設立於
民國36年(1947)9月,當時編制只有1班。
民國45年(1956)8月,才獨立為「澎湖縣
湖西鄉龍門國民學校」,
民國57年(1968)再易名為「澎湖縣
湖西鄉龍門國民小學」。
-
龍門國小位於
湖西鄉,屬於偏遠類型學校,學區包括
龍門村與
尖山村。
民國45年(1956),該校編制6班,學生有男生171人、女生161人,共332人;此後學校規模逐年擴增,到
民國57年(1968)之後學生數才隨著人口變遷,而年年遞減。85民國92學年度,編制有6班,有學生152人、教師10人、職員2人,每班平均學生人數為25.33人。
-
文字來源|續修澎湖縣志(教育志)
-
(一)學校沿革
-
龍門國民小學本來是
湖西國民學校的
龍門分校,設立於
民國36年(1947)9 月,當時編制只有1 班。民國45 年
(1956)8月,才獨立為「澎湖縣
湖西鄉龍門國民學校」,
民國57年(1968)再更名為「澎湖縣
湖西鄉龍門國民小學」。
-
(二)學區範圍
-
龍門國小位於
龍門村內,鄰近的
尖山村學童與本村學童都會至
龍門國小就讀。因此該校的學區包含
龍門村與
尖山村。
-
三、學校大事紀
-
龍門國小自八十六學年度開始發展陶藝,至九十一學年度陳昭蓉校長到任後,更將陶藝教學深耕於學校:利用週三進修時間讓每一位教師學會了基本的陶藝教學能力;將陶藝課程發展成為學校本位課程,每學期六週的陶藝課,讓
龍門國小的每一位小朋友透過動手捏塑陶土,激發其想像力及創造力,使其從觸摸中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更讓藝術深植在每一個孩子的心中。
-
為了將陶藝教學做一有系統、更完整的規劃,
龍門國小學從教學設計,教學流程示範、學生作品、上課點滴,到學生的回饋、教師教學評量,發展出一完整的陶藝教學教材,不僅為其陶藝的教學做一詳盡的紀錄更建立起出一完整的陶藝教學教材,不僅為其陶藝的教學最一詳盡的紀錄,更建立起資源分享的平台,這一套「陶趣集」的出刊,值供他校在發展陶藝學時的參考。
-
校歌
-
本校校歌是陳昭蓉校長依據學校發展願景,與多位友人一同撰寫出,後由作詞趙惠誼老師與作曲許興讓老師定稿與完成。其中包含書香:喜歡讀書氣質好;健康:熱愛運動身體壯;多元:多方學習興趣廣;適性:揮灑潛能成就高;全人發展:品學兼優我最棒。
-
龍門龍門您是魚躍的地方,
龍門龍門您是我們的家鄉
-
尖山尖山您是巍峨的標竿,
尖山尖山您是人才的搖籃
-
我們培養氣質充滿書香
-
我們熱愛活動活潑健康,今日小樹苗終成大棟樑
-
開創新時代,我們揮灑潛能興趣多元
-
我們品學兼優人格健全,
龍門小學校將來名聲揚
-
看我們放光芒
-
文字來源|
湖西鄉志
知識錯誤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