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湖西國小記錄

2025湖西國小記錄|拍攝日期:2025-01-14(星期二)

湖西國小

閱讀時間 ── 約 14 分鐘

同義詞彙|湖西國民小學、湖西國民學校、湖西第一公學校、湖西公學校
-
日治時期湖西國民學校,也是澎湖縣的百年老學校,校齡僅次於馬公國小赤崁國小;戰後,改校名為「澎湖縣湖西鄉湖西國民學校」。民國34年,該校編制14班,學生數有男生410人、女生88人,共498人,隨後兩年學生數銳減,到民國37學年度才開始回升。
-
該校在民國36年(1947)9月設立龍門分校,編制1班。民國40年(1951)9月,又在南寮西溪分別設立分校,3所分校編制計有7班;同年,本部新建教室4間落成,部分分校學生遷回上課。民國45年(1956)8月,該校編制19班,學生數攀升到787人(男生452人、女生335人),此後,就逐年遞減。民國51年(1962)9月設立菓葉分校,編制4班。民國57年(1968),易名為「澎湖縣湖西鄉湖西國民小學」,民國63年(1974)8月南寮分校奉令撤校。
-
湖西國民小學是湖西鄉規模最大的學校,屬於偏遠地區學校,學生來自湖西村湖東村南寮村北寮村青螺村,以及白坑村,是湖西鄉唯一設有特殊教育班的學校。92學年度全校計有學生256人(含啟智班3人、混合式資源班6人),編制14班(包含啟智班、混合式資源班各1班),教師23人、職員4人,每班平均學生人數為18.29人。
-
文字來源|續修澎湖縣志(教育志)
-
(一)日治時期
-
明治35年(1902),澎湖廳鑑於國教普及上急需設立公學校之考量,而於2月8日以澎廳第460號文呈報臺灣總督府,申請於湖西小池角兩地設立公學校。3月15日,澎湖廳再提出公學校規劃調查報告書,說明湖西公學校學區包含現今的湖西湖東白坑青螺紅羅5村,並考量到上學距離,而將校址設於南澳湖西鄉(今湖西村)。公學校初期約招收80名學生,經費則由澎湖廳「學租稅收款」項下全額補助,並預定於4月1日開學,然因總督府對於經費來源有所意見而未同意。之後,澎湖廳提出改以基本財產收入、協議費、授業費等收入為公學校經費來源(如8月9日廳令第3號的〈公學校經費收支規程〉),1經總督府審議後,於7月28日認可湖西小池角兩公學校的設立案,澎湖廳也於8月11日以告示第27號公告,並於9月1日開校。
-
9月15日,澎湖廳提出校舍規劃的報告書,利用湖西警察官吏派出所舊址(最早為湖西出張所辦公廳),來興建臨時校舍,計畫將其修繕成樑柱為木骨、牆壁為硓砧石造的教室2間,並在湖西天后宮旁新築木骨硓𥑮造的浴室及廁所各1棟,使用期限至明治40年(1907)。3隔年元月,澎湖廳以澎廳第106號文上呈總督府,報告公學校校舍設備工程竣工,並於14日開校。臺灣總督府因此調派媽宮公學校教諭久場政用,為湖西公學校勤務並兼任校長,久場政用於14日正式就任。43月11日,久場政用免兼湖西公學校勤務,調任至臺南第一公學校。54月8日,改調彰化公學校教諭伊藤昌登擔任教諭兼校長。6湖西公學校首屆招收情形,由於現今檔案遺失而不得知,僅能從畢業名冊中得知,該屆畢業的有蔡文騫與陳文端2名。
-
明治37年(1904)10月5日,澎湖廳再以告示第30號公告調整湖西公學校學區,增加西溪尖山良文港菓葉、南𦶧、北𦶧等聚落,將其納入以擴大該校學區。7而原本位於湖西的臨時校舍也在不堪使用後廢棄,改以日俄戰爭(1904-1905)時所建設的臨時兵舍,修改允當為湖西公學校的新校舍,該地位於南澳湖東鄉75番戶(今湖東村東方土名後窩之處)。
-
明治43年(1910)底,由湖西區長與隘門區長聯合提出,並在澎湖廳全力普及教育的理念支持下,向臺灣總督府申請設立湖西公學校隘門分校。9經總督府同意後,澎湖廳於明治44年(1911)3月29日,以告示第13號修改湖西公學校學區,擴大範圍至雙頭掛烏崁隘門林投太武大城北西溪尖山良文港菓葉、北蓉、南蓉、湖東湖西白猿坑青螺紅羅罩等地,並於4月設立「湖西公學校隘門分校」。10同年,依據明治40年(1907)修正的公學校規則,將湖西公學校修業年限改為4年,導致要修5年級以上課程的學生,需至媽宮公學校寄讀。
-
大正元年(1912)9月,暴風雨侵襲澎湖,使得原本因白蟻蝕害及颱風侵害的校舍,更加體無完膚。但公學校歷年的修復費用原已龐大,卻因受限於學區狹小,導致所能徵收的費用有限,如以「家稅」為賦稅標準,則修繕費用是家稅的好幾倍,常造成學區內人民極大的負擔。因此同年11月,媽宮文澳、裡、隘門湖西鼎灣等6位區長,鑑於媽宮湖西兩校校舍需改建而共同提出陳情,要求將上述區域內的經費相互通用,並建議逐漸在適當的位置設立分校。因此,澎湖廳於12月16日以告示第26號,修改湖西媽宮兩公學校的學區,均以「澎湖廳直轄」內的所有聚落為學區。
-
大正4年(1915)4月,位於湖西202番地上的6間新建教室竣工,湖西公學校因而遷校至此(今湖西國小現址)。大正6年(1917)4月1日,再以告示第19號將湖西公學校修業年限,修改調整成原本的6年制。大正7年(1918)4月,隘門分校升格獨立為「隘門公學校」,導致湖西公學校學區範圍縮小;13同年,該校修業年限恢復為6年制,據《澎湖廳第三統計書》的記載,當時該校共有6位教員及255名學童(男244人、女11人)。14大正9年(1920),「湖西公學校鼎灣分校」於4月開始授課,故學區增加鼎灣等9個聚落。15大正10年(1921)4月,因全臺學制改革,該校改稱為「湖西第一公學校」(照片7.3.1),鼎灣分校也改稱為「湖西第一公學校鼎灣分教場」。
-
昭和2年(1927)4月,鼎灣分教場獨立為「湖西第二公學校」,原位於隘門湖西第一公學校則降編為「湖西第一公學校隘門分教場」,學區因而調整。昭和16年(1941)4月1日,因應皇民化運動,澎湖廳依據〈國民學校令〉將該校改制為「澎湖廳湖西國民學校」,設有6年制的初等科及2年制的高等科,並擴建後排校舍1棟。16翌年4月,隘門分教場獨立為「澎湖廳隘門國民學校」,學區因而縮減,直至日本戰敗為止。
-
文字來源|湖西鄉
-
睡狗山與湖西公學校
-
明治35年(1902)8月11日,澎湖廳長小林三郎以《澎湖廳報》〈告示第二十七號〉,設立小池角公學校湖西公學校,並訂於九月一日開學。其中,湖西公學校校舍以警察官吏派出所舊址(原辨務署)修繕為校舍。隔年1月14日校舍所需設備完峻,以久場政用為公學校勤務兼任校長。久場政用隨後改派它職,由伊藤昌登擔任湖西公學校校長。
-
爾後,此校舍不堪使用,明治39年1月(1906)又商借原陸軍兵舍充當湖西公學校校舍。從「媽宮小學校外二校校舍及敷地異動別圖面報告ノ件(澎湖廳)」,湖西公學校位於狗域山東南,湖東鄉人稱睡狗穴或睡狗山。此時學校有三棟校舍以及一口水井,宿舍、廁所、倉庫等附屬設施。
-
睡狗山另有別稱,《湖西鄉志》上冊:「湖東尖山廟的南北向道路稱為尖山路,其與澎17號連接處、湖東村28號附近低漥地稱為後窩,是日治時期湖西公學校的校地,教室就建在睡狗穴上面,目前還遺留當時使用的井。」又:「湖東村41號東南邊成為山仔邊頂,地勢較高一點,這裡有一處稱為睡狗穴,相傳是本村的寶地。睡狗穴至今仍活穴,此穴的大小石頭或山仔邊頂都不可亂挖,石頭亂挖動,全村的人就不平安,此傳說甚為靈驗。」
-
從《地籍圖資網路便民服務系統》,上述睡狗山與後窩約位於湖東段484-489號。復依據臺灣省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於民國68年(1990)10月1日航空攝影,民國69年(1980)11月農林航空測量製圖,民國70年(1981)6月聯合勤務總司令部測量署印刷〈南寮〉圖,第一版(圖號9320-Ⅲ-049),睡狗山標高約10.2公尺的小山丘。
-
1912年9月湖西公學校遭受暴風侵襲,毀於大半,因而有遷校改建之議。《湖西鄉志 下冊》〈教育篇〉云:「大正4年(1915)4月,新建教室6間落成,才遷入目前所在湖西國小上課」,此說法是引用自《湖西百歲1903-2002》一書。然而,《臺灣日日新報》對新校地遷建與落成卻有不同的報導,1912年10月12日第6版:「湖西轄內公學校原建在湖東鄉邊東南之睡狗山場,此次為暴風揭去屋蓋,並圍牆等處,亦坍塌不堪。去二十九日(9月29日),橫山廳長躬親到處踏勘,並與學校諸委員及重要紳民等計畫,將來建築另有移轉地位,但費用浩大諸多希望預請政府補助云。」
-
1913年3月21日同報〈築校入札〉:「湖西區公學校協議擇地改築,督府已經許可,於本月(3月)七日招呼本島人陳和尚、蔡皆及楊紀、吳位等到廳指圖設計。越去八日入札包築,擬定於本月三十一日完工落成,以副(赴)四月一日開校。各入札人準備競爭。中札者,聞係湖西鄉蔡皆氏,現已如圖著手建築云。」上述諸人,蔡皆來自湖西鄉,陳和尚為文澳鄉人、吳位乃西衛鄉、楊紀應為鄰近南寮鄉人士。該報3月30日再以〈築校訂定〉為題,聲明前述得標者乃陳和尚而非蔡皆,而竣工期必須往後延,來不及在開學日前完工。
-
1913年10月27日,《台灣日日新報》以〈公校落成〉為題,報導湖西公學校簽校改建於8月完工,10月19日舉行落成典禮,校長秋山芳太郎邀請各界要員、保正與教師蒞臨。慶祝典禮於上午10時展開,澎湖廳庶務課田村省三代表廳長祝賀詞,鹽尻警務課長上台發表演說,沙港仕紳陳梅峰繼之登台祝詞章。11時舉行運動會與擊劍等表演,隨後舉辦宴會。場外另有良文港鄉紅羅罩鄉南寮鄉湖西鄉等四個團體表演鄉土藝劇,以資慶賀湖西公學校遷校改建。
-
綜合上述,湖西公學校自1903年創校,首先以原警察官吏派出所原址為校舍。然因警察官吏派出所老舊不堪,1906年1月遂商界位於湖東鄉睡狗山之陸軍兵舍為校址,當時有三棟校舍、運動場、水井一口以及其他附屬設施。1912年9月颱風侵襲澎湖,湖西公學校遭受重創,在官民合作之下遷校改建。改建工程於1913年3月由文澳人陳和尚得標負責,同年8月完竣、10月舉行落成典禮。
-
湖西鄉志 下冊》〈教育篇〉與《湖西百歲1903-2002》:「大正4年(1915)4月,新建教室6間落成,才遷入目前所在湖西國小上課」,此時間點應修正為1913年10月。今日的睡狗山長滿銀合歡,山上巨石林立,山腳有玄武岩堆砌之為地基,未知是否為當初陸軍營舍或公學校之遺址。
-
#參考資料
-
湖西國小,《湖西百歲1903-2002》,2002年
-
湖西鄉公所,《湖西鄉志》下冊。
-
《臺灣圖書館》,臺灣學數位圖書館,日治時期圖書影像系統。
-
《台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
-
《地籍圖資網路便民服務系統》
-
澎湖知識平台(penghu.info)
-
《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
-
《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
-
「久場政用湖西公學校勤務ヲ命セラレ臺灣公學校長ニ任命セラル」(1903-01-07),〈明治三十六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進退追加第一卷官規官職〉,《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905015。
-
「公學校教諭伊藤昌登轉勤ヲ命セラル」(1903-04-06),〈明治三十六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進退追加第六卷官規官職〉,《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910036。
-
媽宮小學校外二校校舍及敷地異動別圖面報告ノ件(澎湖廳)」(1908-10-14),〈明治四十一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十五年保存第三十八卷教育財務〉,《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5100015。
-
「澎湖廳管內小池角湖西公學校設立同意通牒并假校舍設置ノ件認可」(1902-10-01),〈明治三十五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十五年保存第二十八卷司法教育學術〉,《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4698020。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19-09-13。知識更新|2025-03-18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
▲隱藏連結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平台知識總數
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