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蟻新醅酒─澎湖的葡萄
澎湖廳長期間,最為人所稱道者,明治35年(1902)澎湖遭旱魃之災,民幾於餓殍。小林廳長乃倡捐施賑,申請勘災撫卹。澎湖各 ....
- 感覺「飄飄」然
目斗嶼,燈塔始建於1899年,1902年完工。目斗嶼為吉貝村民捕魚休息的傳統領域,島上有福德祠一座,目前只住有看守燈塔者 ....
- 蔡姓
徙風櫃尾;鎖管港社始遷祖蔡上克(1902-1995)亦系鐵線尾蔡氏裔孫,昭和時期入贅該社周氏,裔孫皆承蔡氏,今傳4世。
 ....
- 國小
角同時設立之湖西公學校,該校於明治35年(1902)籌備、設校,隔年元月正式上課。之後,伴隨區域發展與普及教育之需求,陸 ....
- 日治時期教育
3年)與通梁公學校(34年)。明治35年(1902),更同時在本鄉與西嶼鄉,分別設置湖西公學校與小池角公學校;同年8月1 ....
- 日治時期的分離教室
學校(1901年)、湖西公學校(1902年)。截至1945年為止,日本人在澎湖設置的公學校(國民學校)及分校(分校場)合 ....
- 澎湖鸞堂的社會關懷─慈善事業
期,澎湖廳承繼清代的育嬰堂並於明治35年(1902)改組為普濟院,不再侷限於收養嬰兒,也普遍救濟窮民。同年也成立了澎湖窮 ....
- 澎湖鸞堂的社會關懷─祈求甘霖與批判不良民風
一,嚴重影響農作物之生長。明治1902年(三十五年)1月至3月的降雨量只有5.2公厘。春雨遲遲不來,澎湖農民無法下種。一 ....
- 澎湖鸞堂的社會關懷─非法漁業行為的批判
菓葉陳善社存養堂於1902年(明治三十五年)著造《醒世金鐘》時,陜西省威靈殿文判張清揚曾降<戒毒魚蝦律>,勸戒漁民以仁民愛 ....
- 馬公進德堂
其緊鄰澄源堂東側之地捐出來,於光緒28年(1902)左右建立太和堂,以供婦女拜佛場所。故澄源堂稱為男堂,太和堂則稱為女堂 ....
- 鸞堂的功能
帝廟陳善社存養堂的《醒世金鐘》(1902)、馬公市西文里聖真寶殿歸化社從善堂的《獄案金篇》(1902)等。
林永根有關臺 ....
- 鸞堂的發展
健康者。僅極少數無法禁煙者」。明治35年(1902)3月西嶼的公醫中島久報告:「該管區共計有鴉片特許男317人、女5人, ....
- 日治時期澎湖鸞堂的戒煙運動
,收買部分資產者。1902年(明治三十五年)2月總督府作第二次修訂。澎湖廳長淺田知定則於1902年1月以<澎湖廳令第一號> ....
- 上瀧宇太郎
會員及澎湖街長。侄上瀧柳作,於明治35年(1902)來澎,協助土木部,也經營五金、建築諸材料之買賣,大正4年(1915) ....
- 野中松次郎
野中松次郎(1902-?),日本福岡縣人,昭和2年(1927)畢業於日本愛知醫科大學,同年再入海軍醫學校普 ....
- 澎湖地名歌詩
年(1899)起構建北島燈塔,明治35年(1902)竣工使用。日人稱目斗嶼燈塔為北島燈塔
員貝金貓金目嶼
(一)原文 ....
- 挽紫菜
學校(1901年)、湖西公學校(1902年)。
不同於國語傳習所的經費由國家完全負擔,公學校需由學區內地方人士負擔協議 ....
- 澎湖造林
由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至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先後近十年的調查說明後,於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六月至九月間 ....
- 澎湖戒嚴令:日俄戰爭與澎湖
嚴期間,時任澎湖廳長的小林三郎(1902年6月-1906年4月)為確保澎湖居民糧食之供給,乃購買番薯籤以應緊急之需,復採 ....
- 澎湖普濟院與齋藤辰次郎
溫海村大字湯溫海甲273番地,明治35年(1902)東京高等工業學校附設教員養成所工業補習學校建築科畢業,曾任職於文部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