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日治時期教育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教育方面,先是明治29年(1896)9月,日本人於馬公設置「國語傳習所」。明治32年(1899),依據臺灣總督府公布的「臺灣公學校規則」,將傳習所改制為「媽宮公學校」,嗣後各地逐步興辦公學校;由於採臺、日分離的教育政策,另設小學校供日人就讀。至昭和15年(1940),全澎湖共有14所臺人就讀的公學校及6所分教場,另有1所日人就讀的小學校。昭和16年(1941),將小學校、公學校統一改稱國民學校,然課程仍有臺日之別。在中等學校的發展上,大正13(1924),於馬公第一公學校設置2年制的高等科。為發展職業教育,於大正11年(1922),創設「馬公街馬公水產補習學校」,至昭和12年(1937),改為「澎湖廳立澎湖水產專修學校」。昭和18年(1943),另創立「澎湖廳立馬公高等女學校」,即今日「國立馬公高級中學」之前身。綜觀日治時期的教育發展,主要成果在於公學校的普遍設置,至於中等教育則起步較慢,大多前往臺灣本島或日本就讀。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知識建檔|2017-10-31。知識更新|2021-04-08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