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西村紀錄

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2018中西村紀錄|拍攝日期:2018-09-20(星期四)

中西村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中西村名稱的由來,今人之研究:「係由中寮西寮兩個聚落組合而成,故名中西。」「中西村本來是鼎灣社兩個群落,後來逐漸形成社,分別稱為中寮社西寮社。臺灣戰後為了實施地方自治合併為中西村。⋯⋯所以中西村又有小鼎灣之稱。」
-
史料上改稱「中寮社」始見於道光年間,「上鼎灣社」改稱「西寮社」始見於同治年間。日治時期中寮西寮為兩個聚落群,初期稱為鼎灣澳中寮鄉西寮鄉,隸屬澎湖廳湖西出張所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併入鼎灣村內,不久後中寮西寮合併為「中西村」迄今。民國60年(1971)開始從事社區發展工作,使社區居民能享受到現代化舒適的生活。居民半數以農、漁為生,部分農家兼有畜養肉牛出售者。漁業以近海或沿海為主。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中西村位處湖西鄉西北側,東鄰沙港村,西接潭邊村,南毗鼎灣村,北邊靠海建有一座簡單的碼頭。澎湖的聚落以「社」命名,始自清乾隆中期的《澎湖紀略》,該書記載澎湖當時分為13澳75社。(胡建偉,1771:32-36)其中鼎灣澳9社中有3個社是:陸路11里)、下鼎灣社(距廳治陸路10里)、…鼎灣頭社(距廳治陸路13里)。」依距離判斷,證之聚落位置所在,寮,1832:35),「鼎灣頭社」應是今中西村的中寮,「上鼎灣社(距廳治「上鼎灣社」是今中西村的西「下鼎灣社」是今鼎灣村。史料上「鼎灣頭社」改稱「中寮社」始見於道光年間(蔣鏞,「上鼎灣社」改稱「西寮社」始見於同治年間(澎湖廳輿圖纂要,1862:350)
-
中西村在清季分為中寮西寮聚落,地方自治隸屬於鼎灣澳內,稱為「中寮社」與「西寮社」,清末晚期亦稱中寮郷與西寮鄉。日治初期仍稱為「中寮郷」與「西寮鄉」,大正9年(1920)街庄改正之後,成為湖西庄內的大字單位「中寮」、「西寮」。戰後,澎湖縣政府民國35年(1946)成立,將其納入湖西鄉的管轄區,並與原本的鼎灣聚落合併,成為「鼎灣村」。民國40年(1951)6月,因實施地方自治而將中寮西寮兩聚落合併為「中西村」。
-
中西村行政面積為68.5191公頃,民國98年(2009)8月時編有7鄰,全村計有87戶,以翁(15戶)、張(10戶)、戴(9戶)、薛(9戶)、馬(8戶)為戶長主要姓氏,另有玉(6戶)、許(6戶)、陳(5戶)、莊(3戶)、林(2戶)、黃(2戶)、文、史、周、俞、洪、唐、高、項、歐陽、蔡、蕭、顏(以上皆1戶)等姓的戶長;村內有男性119名、女性110名,共計229人。三號縣道穿過村落,北接中正橋通往白沙鄉中屯村。居民散處在三號縣道東側。
-
文字來源|湖西鄉志(上冊|2010出版)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上鼎灣社(距廳治陸路一十一里)⋯鼎灣頭社(距廳治陸路十三里)


鼎灣澳:西寮社(陸路十里)、中寮社(陸路十里)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