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潭邊村記錄

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2018潭邊村記錄|拍攝日期:2018-09-20(星期四)

潭邊村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同義詞彙|港仔頭
-
本村村名由來,清朝文獻不曾闡釋。今人較可信的說法,乃依地形加以解說,較能為人接受:「因為聚落北方海域有一片被稱為『潭』的凹窟,而命名潭邊。」又本村西鄰澎湖內海,據傳以前可供二桅帆船停泊。故又有「港仔頭」之稱,與許家村又稱「港仔尾」對應。
-
潭邊村史料上最早見於清康熙中期的《裨海紀遊》,稱「潭邊」。此後終清,迄日治至今皆曰「潭邊(澳、社、鄉、村)」。日治時期稱為鼎灣澳潭邊鄉,隸屬澎湖廳湖西出張所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初期港仔尾與潭邊兩個聚落合併,稱為「潭港村」。民國40年(1951)港仔尾從潭邊村獨立,並改稱為「許家村」。港潭村則改稱為「潭邊村」迄今。本村於民國62年(1973)開始從事社區發展工作,在經過政府的補助及旅外同鄉的捐款後,才完成社區的現代化工作。本村雖為農業型社區,但因自然環境影響,收成不豐。但由於淺海遼闊,捕蟹捉蝦,從事淺海潮間帶石滬的漁業作業,也增加了些許收入。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潭邊村位處湖西鄉西北側,東鄰鼎灣村,北接中西村,南連許家村,西隔內海與馬公市相望。據傳以前可供二桅帆船停泊,故又有「港仔頭」之稱,與許家村又稱「港仔尾」對應(澎湖采風文化學會,1997:14)。潭邊聚落在清季地方自治隸屬於鼎灣澳內,稱為「潭邊社」,清末晚期亦稱潭邊鄉。日治初期仍稱為「潭邊鄉」,大正9年(1920)街庄改正之後,成為湖西庄內的大字單位「潭邊」。戰後,澎湖縣政府民國35年(1946)成立,將其納入湖西鄉的管轄區,並與原本的港子尾聚落合併,成為「潭港村」。民國40年(1951)6月,因實施地方自治而獨立為「潭邊村」。
-
潭邊村行政面積為66.3138公頃,民國98年(2009)8月時編有6鄰,全村計有93戶,以歐(39戶)、陳(18戶)、趙(8戶)、曾(6戶)為戶長主要姓氏,另有許(5戶)、李(3戶)、黃(3戶)、楊(2戶)、穆(2戶)、林、洪、桂、張、莊、蔡、蕭(以上皆1戶)等姓的戶長;村內有男性155名、女性126名,共計281人。43本村位於三號縣道西側,又本村西鄰澎湖內海,甲頭分四甲,歐、陳、趙、許各一甲。
-
文字來源|湖西鄉志(上冊|2010出版)
-
潭邊社由許、趙、陳、歐(原為歐陽)、侯、曾6姓組成,以許、趙、陳、歐4姓為主姓。
-
其中許姓在天啟年間最早遷入;趙、陳2姓在崇禎年間接踵徙入;歐陽姓在永曆初期遷入;侯姓係清水師班兵道光年間落籍澎湖;曾姓沙港頭社曾姓支系,明治時期入贅侯姓
-
聚落區分為「許甲」、「趙甲」、「陳甲」、「歐陽甲」。昭和時期全社共有三合院56間。其中許姓9間、趙姓11間、陳姓17間、歐姓17間、曾姓侯姓)2間。
-
作者|蔡光庭老師
知識建檔|2017-03-01。知識更新|2024-02-15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澎湖在臺灣西,阻隔海洋,非舟莫達。舊六十二澳,曰南天嶼、草嶼、西嶼坪、貓嶼、布袋嶼、...、潭邊、...


潭邊澳〈在蚱腳嶼北三里。〉

重修台灣縣志 / 魯鼎梅、王必昌|


後窟潭澳:在廳治西北三里。一名潭邊。

續修臺灣府志《余志》 / 余文儀|


鼎灣澳:潭邊社(距廳治陸路一十里。)


北出廳治北門.....二里至潭邊社。....鼎灣澳:潭邊社(陸路九里)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