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白坑村紀錄

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2018白坑村紀錄|拍攝日期:2018-09-22(星期六)

白坑村

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白猿坑名稱由來,相關文獻上皆未加以解釋。今人據推測,認為其中牽涉到白猿精的傳說,有可能是地名由來的答案。根據日人中野美代子教授的研究,猴精的傳說自唐宋以來就流行在閩南一帶,至明清仍甚流行。若說福建上千年猴精傳說推動了孫悟空故事的發展,從而造成了明代吳承恩《西遊記》的寫成,又因其廣布東南一帶而隨著明清移民傳入澎湖,澎湖早期移民大部分來自福建,使馬公提標館有齊天大聖、桶盤里有大聖爺的配祀。湖西鄉有「白猿坑」地名的出現(及其宮廟玉聖殿是猿穴的傳說),這是大有可能的。另有一說,主張因聚落東北面的海岸,平坦彎曲,內有深坑,昔名「北灣坑」,故名。
-
白坑村早期從事開墾的許姓謝姓蔡姓先民,大部分皆由福建金門遷來。聚落的發展在明末清初時已形成小規模的聚落。日治時期稱為南寮澳白猿坑鄉,隸屬澎湖廳湖西出張所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本村灰窯業的發展始於日治時期,村民在白坑村外的「砱仔尾」設窯生產。由於燒石灰的「砱仔尾」原料極為充足,奠定早期白坑灰窯業的基礎。戰後初期一度併入青螺村,實施地方自治後獨立為一村,改稱為「白坑村」迄今。民國四、五十年間,更多家灰窯陸續設立,大量生產石灰外銷到臺灣本島,使得白坑村被稱為「灰窯業的重鎮」。之後水泥逐漸成為大眾建材,石灰的銷路大為萎縮,加上居民環保意識的抬頭,使得灰窯業逐漸成為澎湖的夕陽工業。社區發展始於民國69年(1980),使得聚落的發展逐漸形成現代化的社區。本村居民大多以農為業,亦有兼及漁業者。農產品以甘藷、花生高粱為主,以近海的漁撈為輔,但卻以沿海為限。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白坑村位處湖西鄉東北側,東以湖西內灣與南寮村相望,北接青螺村,西南鄰紅羅村,傳說因現在玉聖殿原是一個白猿穴而得名。白坑聚落在清季地方自治隸屬於奎璧澳內,稱為「白猿坑社」,清末晚期亦稱白猿坑鄉。日治初期仍稱為「白猿坑鄉」,大正9年(1920)街庄改正之後,成為湖西庄內的大字單位「白猿坑」。戰後,澎湖縣政府民國35年(1946)成立,將其納入湖西鄉的管轄區,並與原本的青螺聚落合併,成為「青螺村」。民國40年(1951)6月,因實施地方自治而與獨立為「白坑村」。
-
白坑北村行政面積為55.4958公頃,民國98年(2009)8月時編有5鄰,全村計有101戶,以許(44戶)、謝(19戶)、蔡(14戶)為戶長主要姓氏,另有莊(3戶)、辛、胡、陳、解、蔣(皆2戶)、王、吳、李、林、張、郭、楊、褚、鄭、顏、蘇(以上皆1戶)等姓的戶長;村內有男性179名、女性149名,共計328人。白坑村現今以種植風茹草而聞名,有專門的農業區。
-
文字來源|湖西鄉志(上冊|2010出版)
-
白猿坑社由許、蔡、謝、王、辛、陳6姓組成。以許、蔡、謝3姓為主姓,辛姓4戶,王、陳2姓各僅1戶,皆係他社入贅者所傳。按許、蔡、謝3主姓,皆係由金門遷徙而來。
-
許姓分「東厝房」、「大前廳」二支系,永曆初期遷烏崁,後移居湖西苗圃,約康熙晚期遷入白坑;蔡姓約在永曆晚期初遷今湖西村苗圃一帶,康熙晚期再徙白猿坑;謝姓約在雍正時期遷入;陳姓祖牌世系記載較不明朗,惟在乾隆初期已入住社內。
-
王姓西溪社王姓支系,咸豐年間入贅謝氏辛姓湖西社辛姓支系,光緒年間入贅許氏;另一陳姓始遷祖係嘉義布袋蔡姓入贅白猿坑陳氏,子孫皆承陳姓
-
聚落區分為「溝南」、「溝北」。東厝房許居溝南前和溝北,號「前許」;大前廳許居溝南後和溝北,號「後許」;蔡姓聚居溝北;謝姓聚居溝南;另王姓陳姓居溝南;辛姓居溝北。
-
昭和時期全社共有三合院40間。其中前許11間、後許11間;蔡姓6間;謝姓6間;辛姓4間;王姓僅1間,陳姓1間。
-
作者|蔡光庭老師
知識建檔|2017-02-27。知識更新|2024-05-04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白猿坑至媽宮旱路二十五里


一曰白猿坑澳...

臺灣志略 / 尹士俍|中卷(山川景物)|


白猿坑澳〈距湖東二里,白猿坑東三里,即「圭璧山」。〉

重修台灣縣志 / 魯鼎梅、王必昌|


白猿坑澳:在廳治北二十五里。

續修臺灣府志《余志》 / 余文儀|


奎壁澳:白猿坑社(距廳治陸路二十里)


奎壁澳:白猴坑社(陸路二十一里)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