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赤崁村紀錄

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2018赤崁村紀錄|拍攝日期:2018-09-20(星期四)

赤崁村

閱讀時間 ── 約 13 分鐘

同義詞彙|大赤崁、大赤崁社、大赤嵌
-
赤崁之解釋,除為紅毛城舊址的解釋外,另有一說認為:「赤崁村位於白沙島東北端之高地,從海上仰望崖壁,先民稱它為「崁」。附近露出的玄武岩呈紅色岩質,遠望像紅色崖壁,因而名為「赤崁」。
-
本村先民大部分由福建泉州、漳州及金門等地遷入居住。清代名稱澎湖首富的張百萬,早年即在赤崁發跡。另據《澎湖紀略》記載可知,即本村於清領時期屬赤崁澳管轄,稱為大赤崁社,社內並有開設雜貨小舖一家,販賣日常用品。日治時期稱為赤崁澳大赤崁鄉,隸屬頂山澳辦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併小赤崁合稱赤崁村,實施地區自治後,小赤村小赤崁)脫離,本村亦改名為赤崁村迄今。為鄉公所的所在地,是白沙鄉的政治中心。本村於民國62年(1973)實施社區建設,由政府、該村旅外人士及村民共同出資建設,並當地居民通力合作,使村容煥然一新。本村位於白沙島的東北方,村民為半農半漁,北方海域分布許多的無人島,為本村最寶貴的觀光資源,其中姑婆嶼更是全國唯一天然紫菜保護區,經濟價值極高,此外並盛產丁香魚,為澎湖最具代表性的海產品。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大赤嵌社由黃姓宋姓張姓謝姓鄭姓邱姓藍姓林姓王姓涂姓陳姓李姓楊姓曾姓何姓吳姓魏姓康姓石姓許姓湯姓葉姓顏姓諸姓組成,以鄭、涂、楊、黃、張、陳、吳、林、宋繁衍較多,為主姓。其中,宋姓李姓楊姓許姓由浯江徙來;鄭姓張姓由漳州、漳浦徙來;其餘黃、謝、邱、藍、林、王、涂、陳、曾、何、吳、魏、康、石、湯諸姓僅知由閩地徙來,惟原籍不詳;另葉姓顏姓係由後寮社入贅者所傳。
-
社內區分為山寮、廟後、廟南、廟北、崁仔頂、古井邊、崁仔後、下寮八區域。日本時代昭和時期,全社共有三合院古厝181戶;分別為:鄭氏34間、涂氏20間,楊氏19間,黃氏17間,張氏14間,陳氏林氏各10間、邱氏9間、吳氏宋氏各8間,石氏謝氏各5間,曾氏許氏魏氏各4間,藍氏3間,王氏李氏各2間,葉氏顏氏湯氏各1間;康氏或係早已徙台,或係借租他人屋舍,故無房舍登記。
-
作者|蔡光庭老師
-
地理區位
-
赤崁村位於澎湖縣白沙鄉白沙島東北端,面積約一百二十五公頃。村落最北端是俗稱龍頭的海岬,最南端到港路(埔),最東端是一個稱為牛踏尾的小半島,最西到金尪山。聚落就建在一個稱為崁仔頂的丘阜南側低窪處,東、北兩面臨海,西、南兩面是緩生的坡地位居白沙鄉的中心點,西南兩面是陸地,其鄰近的村落,西有後寮,西南有瓦硐,南面有小赤崁港子,東南有岐頭,東、北兩面臨海,依序有員貝鳥嶼、和吉貝環列,是白沙鄉的海陸交通樞紐,也是鄉政所在地。陸地交通有澎湖三號公路由村落南側蜿蜒而過,西接跨海大橋聯絡西嶼鄉,東接中正橋通達馬公湖西等地,在海上交通上更是白沙北部吉貝鳥嶼村,和吉貝村等離島村落漁獲和旅客的轉運中心。而白沙島的一些無人島如烏公(土地公嶼)、白公(大白沙嶼)、金嶼姑婆嶼鐵砧嶼險礁嶼屈爪嶼等則由西向東羅列在赤崁村的北方海域。
-
生活領域
-
赤崁村聚落初成時,居民大多聚集於海濱附近,隨著人口的大量移入,居住範圍才逐漸擴大,由於各姓氏到來時間不一,所以各有不同的發展據點。雖然由於多風少雨的限制及土壤多由玄武岩風化而成的影響,以致土地的生產力很弱,但是聚落東南的「園杆仔尾」、「垵山邊」、「湖仔」、「港仔埔」,南側的「赤崁仔後」、「坪頂」、「崁仔」、西側的「井仔上」、「金尪」,及「紅崎仔」,甚至北側的「西北高」一帶都有農田或「菜宅」。只是近年來農作收成偏低人口大量外流,廢耕農地處處可見,只有在低窪背風的地方,以石砌建防風牆的菜宅還能看到少數的蔬果。其他的荒田多成了天然的牧場,時常有三五成群的牛羊,在風中低頭啃草,為這片寧靜的大地,憑增了幾分的動感。
-
赤崁東面及北面有寬大的海蝕平台,退潮時的潮間帶孕育有豐冨的海產生物,是村民主要的漁業活動間。港口東側向北延伸的溺谷,兩側珊瑚礁層發育良好,棲息魚種繁多,是垂釣的理想場所。礁層及溺谷附近的石滬,也曾是先民運用智慧捕魚的設施,赤崁沿海從西北海灣起瞭望山腳有「下溝汕滬」、後灣北側有「左掛仔滬」,由溺谷西側向北有「狗母仔滬」、「新滬」、「礁仔溝滬」,沿溺谷折西有「大溝滬」、「鎮龍滬」、「半楊滬」,金嶼西側有「西橋滬」;溺谷東側向北則有「半流滬」、「新滬」、「三十人空滬」(僅有滬目)、「左凸滬」、「陳金萬滬」等,石滬分佈極廣。
-
赤崁附近海域,北到吉貝,西出姑婆嶼土地公嶼,東接鳥嶼,東南到員貝,是澎湖著名的丁香魚產區,以前在聚落內及周圍,設有多處魚灶,以處理捕獲的魚貨,丁香魚作幾乎就是赤崁村的經濟命脈所在。海域中的姑婆嶼鐵砧嶼屈爪嶼金嶼、印仔嶼等無人小島所產的紫菜,也是赤崁村的另一項重要的漁業資源。
-
地名由來
-
位於澎湖群島北方的白沙島,早期稱為「北山嶼」或「頂山」。赤崁位於北山嶼東北角的灣底,海灣北側有一片高高的海崖屏障著東北季風,這樣的陡直海崖,先民稱為「崁」。海崖的岩壁,除了上面覆蓋的柱狀玄武岩外,大都是多孔狀玄武岩及亞多孔狀玄武岩所構成的,歷經千百萬年的風化作用,由於鐵質的入侵及氧化作用,產生紅土化,因而使海崖呈現一片赤紅顏色,在藍天碧海的襯托下,赤紅色的海崖特別醒目,「赤崁」的名稱就是由此而得來的。
-
明末天啟二年(一六二二)陳仁錫的「皇明世法錄」可能是國史上「赤崁」一名最早記載,可見赤崁村在明末應該已出現了漢人的聚落了。入清以後在文獻中出現的赤崁,則有赤嵌、大赤坎、赤瞰等多種寫法。乾隆卅六年胡建偉的《澎湖紀略》和光緒十九年林豪的《澎湖廳志》都以為是「舊有紅毛城(紅口城),故名赤崁」。但是,紅毛城之說已被荷蘭學者包樂詩所糾正,不足以採信。近代方家多數認為赤崁一名應該以早期的移民依地形地物而命名的說法,較為可靠。
-
聚落沿革
-
赤崁村的居民大多來自福建泉州、漳州及金門。在宋末元初時代(距今約六百多年)就有部份閩南漢人為了逃避蒙古南侵,而渡海居澎湖,其中有少數人可能就在赤崁東南方的牛踏尾,掘井搭寮而居。到了明朝末年,為了逃避清兵骚擾的第二批閩南人陸續移居澎湖後,才搬移到今天的赤崁村而形成聚落(有少數遷居小赤村)。
-
雖然赤崁可能在明末就已出現了漢人的聚落,但是卻要到凊朝才有有關赤崁的比較詳細的記載。根據《澎湖紀略》的記載,赤崁村在雍正時期叫做大赤崁社,是當時澎湖十三澳之中的「赤崁澳」(轄大赤崁、鳥嶼兩社)澳署所在地,據說當時曾築有「紅口城」一口,並派兵駐守。日據以後先後隸屬於「頂山澳務署」、「大赤崁辦務署」、「大赤崁出張所」。「大赤崁支廳」及「白沙庄」等行政區之下,光復後改屬白沙鄉。從日據到現在,白沙地區的行政機關都設在赤崁。再加上附近海域漁產豐冨漁業發達。及從民國前十二年,日本人就在赤崁設立大赤崁公學校白沙島公學校的前身)的影響更使得赤崁逐漸發展成為白沙鄉的政治、經濟、交通、及文化中心
-
根據乾隆三十二年首次辦理的澎湖人口普查,當時赤崁澳的居民有一四六户,一千三百九十二人(含鳥嶼社,但是鳥嶼鄭姓鳥嶼魏姓居民也是來自於赤崁村)。但是由於土地貧瘠,不能養活日漸增加的人口,所以此後居民雖人口年年增加,卻也同時有不斷外移,到凊光緒十九年第三次人口統計時,就發現有居民數不增反減的現象了。
-
早期,赤崁村民的生活多以農業為主業,每天三餐吃的多是旱田所生產的甘薯或高粱(很少有餘錢購買糧食)。當時如果風調雨順,雜糧收穫正常的話,每公頃的農獲約可供七口人勉強餬口,萬一發生旱災,就有很多人家每天只能吃兩餐了。因此赤崁村一百一十公頃的耕地理想的養活人口大約是七、八百人,如果人口超太多的話就會發生飢荒,年輕人必須出外另謀生計,所以在地人口始終維持在千人左右。
-
赤崁村聚落的發展受到漁業的影響最深。民國二十七、八年左右,赤崁人學會了使用「埋罾」(一種四方形的焚寄網)來捕丁香,漁貨量較前增加不少,漁業在村民的經濟生活上的比重雖然逐漸增加,但是人口並沒有顯著的增加。光復後焚寄網技術改進為「畚箕罾」,漁獲量激增,再加上戰後經濟蕭條,部份出外村民返鄉重操農漁業,人口才增加到一千五百人。此後漁船動力逐漸由人力改為機器,漁場隨之向外擴張,到民國五十年以後,丁香漁作漸入佳境,人口數也跟著大幅增長,而逐漸攀升到兩千大關。
-
民國六十二年左右,赤崁漁民引進「扒網」來捕丁香,再加上探魚機等現代工技的協助,漁撈所需的人力減少很多,而漁獲卻倍增,丁香漁作進入全盛時期,直接、間接從事丁香漁作的人數約佔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農耕卻更見衰微,荒地日漸增多。到民國七十年,除了民家附近的菜圃之外,耕地更幾乎是完全廢棄不用了。隨著漁業的發展,漁港不斷的擴建影響到水文,以致礁棚區的螺貝減產,魚苗匱乏。民國七十六年以來出海捕丁香魚的漁獲大幅降低,許多多餘的漁業人口,必須出外兼任模版工維持生計。尤其是最近這三年,人口外移的現象愈加明顯,村中幾乎已見不到幾個年輕人的蹤影了。
-
甲頭組織:社群組織與互動行為
-
赤崁村,原名「大赤崁」,在清初時屬於赤崁澳、赤崁社。日據時期,先後經過「頂山澳務署」、「白沙庄役場」等幾次行政改革。光復後白沙鄉的鄉治也設在這裡,而成為白沙鄉的政治中心。
-
赤崁村不但是白沙的行政中心,也是白沙離島海上的交通中心。產業比較發達,是白沙鄉人口最多的村落。依據村中耆老張春長的說法,早期的赤崁村分為頂甲和下甲,以赤崁龍德宮為中心。廟後南面道路以北稱為頂甲(鄉北甲),路以南稱為下甲(即南甲),兩甲的男丁輪流採集姑婆嶼屈爪嶼的紫菜。日據時期,赤崁的兩保就是依據原來的頂甲、下甲而畫分的。(光復前,北甲保正是鄭良清,南甲是林坐)。光復後兩保合併為一村,因人口增加,原來的兩甲改為三甲(北、中、南甲),一直沿用到現在。
-
澎湖地區的村落組織都是以廟宇為中心的地緣組織,赤崁村也不例外。赤崁全村以龍德宮為中心,為了配合迎神賽會的需要才產生甲頭。全村三甲,以廟後的兩條東西向道路為界線。北面道路以北為北甲,南面道路以南為南甲,兩條道路中間為中甲。近期廟宇東面到漁港間的新生地,增建了許多房子,又有商店、攤販,人口增加很多,一度醞釀要增設東甲。
-
根據村中耆老的說法,自赤崁龍德宮建立以來,各甲頭就分配有鄉老。在赤崁龍德宮的「公產管理委員會」未成立之前,村廟的祭祀工作都由鄉老(會)來處理。當時要到六十歲的男丁,才有資格來參與擲筊擔任鄉老。每甲兩人,三甲共六人,每二年一換。到了民國七十八年,各甲頭鄉老增加到十一人(北、中甲各三人,南甲五人)公推一位擔任鄉老、甲頭。建醮時,再不分甲頭,以擲筊決定「爐主」和爐主頭。
-
另外,龍德宮還有一些神職人員,包括小法十四人,乩童三人,及受雇的廟祝二人。其中的三位乩童,分屬於三甲主神(北甲:三太子,中甲:二太子,南甲:岳府王爺)。
-
文字來源|赤崁漁業文化掠影
知識建檔|2017-02-27。知識更新|2024-10-13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大赤嵌澳:在鎮海港西三里許。

臺灣府志《蔣志》 / 蔣毓英、季麒光、楊芳聲|


一曰赤嵌澳在鎮海嶼之西三里許,與小赤嵌相迎。南風泊船地。

臺灣府志《高志》 / 高拱乾|


一曰赤嵌澳在鎮海嶼之西三里許,與小赤嵌相迎。南風泊船地。

重修臺灣府志《周志》 / 周元文、宋永清|


北山大赤崁,煙墩一


赤崁至媽宮水程二十五里....


又各嶼之中各澳在焉【澳者,就可泊船之處而言】...一曰大赤嵌澳

臺灣志略 / 尹士俍|中卷(山川景物)|


大、小赤嵌澳〈在瓦硐港北四里許。距媽宮澳二十六里。〉

重修台灣縣志 / 魯鼎梅、王必昌|


大赤嵌澳:在廳治北六十里。

續修臺灣府志《余志》 / 余文儀|


赤嵌澳:大赤嵌社(舊有紅毛城,名赤嵌;今基址無存。台灣亦有赤嵌城。距廳治陸路二十九里).....大赤嵌:雜貨小鋪一家.....十三澳詩:赤嵌紅毛舊日城(台郡亦有赤嵌城),文身陋俗久全更。十洲海外逢清晏,百忍堂前好弟兄(澳內張姓,最稱敦睦)。羨有多魚頻入夢,漫勞春鳥喚催耕。官閒到處詢民隱,巷舞衢歌詠太平。

本村於清領時期屬赤崁澳管轄,稱為大赤崁社。


安平有赤嵌城,而澎亦有大、小赤嵌也....北出廳治北門,五里至大赤嵌社,即界大海。


赤嵌澳:大赤崁社(距廳治陸路二十九里,舊有紅口城,故名赤嵌)。今基址無存、鳥嶼社(水、陸四十五里)。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