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網站首頁
02|關於平台
03|知識搜索
04|聯絡我們
880|馬公市
881|西嶼鄉
882|望安鄉
883|七美鄉
884|白沙鄉
885|湖西鄉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朝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空中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商業
商店
查詢
文化
族譜
吳姓
───
大赤崁吳姓
白沙鄉
赤崁村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大赤嵌社
吳姓分兩支系:其一(廟後派)始祖吳鄭大;其二(
山寮
派)始祖吳愈。
-
其一:(廟後派)始祖妣吳鄭大。(廟後派)吳氏開基祖牌內文載:始祖妣吳鄭大生於南明、
永曆4年
,卒於
乾隆6年
(
1650
-
1741
)。推判此派吳氏應在南明、永曆晚期徙
大赤嵌
。
-
其二:(
山寮
派)始祖吳愈。(
山寮
派)吳氏開基祖牌內文載:吳愈生於
康熙56年
,卒於
乾隆42年
(
1717
-
1777
)。
-
日本時代
、昭和時期,(
山寮
派)吳氏有三合院3間,聚居社內(
山寮
)。曾任
白沙鄉
鄉長吳明朗係吳愈8世裔孫。
-
日本時代
、昭和時期,(廟後派)吳氏有三合院4間。曾任行政院體委員全民運動處處長吳龍山係(廟後吳)9世裔孫。
-
按
大赤嵌社
另有兩戶吳姓,係
鳥嶼社吳氏
分別
入贅
鄭氏
、
黃氏
所傳。
-
其一:始遷祖
入贅
者為吳命。吳命3世裔孫吳民心口述,祖父吳命約生於
日本時代
、明治時期,大正時期
入贅
鄭氏
桃。吳氏今傳4世,裔孫皆承吳姓。其宅在今
赤崁村
236、237號(原三合院拆建成兩戶)。吳民心(魚販)和兄吳泰山(業商),仍居於社內。
-
其二:始遷祖
入贅
者為吳天降。吳天降3世裔孫吳有儉口述,其祖父吳天降約生於
日本時代
、明治時期,昭和時期
入贅
黃
涂氏
藍。吳氏今傳5世,其宅在今
赤崁村
240號黃西埔宅;吳有儉現任職澎湖
鼎灣
監獄。
-
考
鳥嶼社吳氏
始祖吳煥成,雍正年間徙澎,惟原籍不詳。吳天降、吳命皆係吳煥成裔孫。
-
通樑社吳姓
始遷祖有兩位:分別為吳庸和吳丁支。吳丁支原籍
大赤崁社
,
同治元年
(1862)
入贅
通梁社
;吳庸,生於
通梁
,或其先祖,亦係由
大赤嵌社
徙入。
-
其一:始祖吳庸。
日本時代
、
明治39年
(1906)
,
通梁澳
、
通梁鄉
戶口調查簿載:1147番地戶長吳會,吳會父吳恭,吳恭父吳庸。吳庸,生於
道光14年
,卒於
日本時代
、
大正3年
(
1834
-
1914
);故知道光年間,此一戶吳氏已居
通梁社
,其故居在今
通梁村
140號。
-
其二:始祖吳丁支。
日本時代
、
明治39年
(1906)
,
通梁澳
、
通梁鄉
戶口調查簿載:1037番地戶長吳萬,吳萬父吳每,吳每父吳丁支。吳丁支,生於
道光4年
,卒於
日本時代
,
大正2年
(
1824
-
1913
),原籍
大赤嵌社
;
同治元年
(1862)
,吳丁支取妻
通梁社
陳氏
旭,遂居焉,其故居在今
通梁村
153號。
-
文章來源、作者|蔡光庭老師
知識錯誤回報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烏崁洪家宗祠
|
烏崁里
|
建築
講美德馨家
|
講美村
|
建築
烏崁葉氏家廟
|
烏崁里
|
建築
興仁里玩思堂
|
興仁里
|
建築
安宅謝家祖廟
|
安宅里
|
建築
鳳凰殿老榕樹
|
林投村
|
地名
澎湖䳡鳩,食飽透東飛
|
諺語
內垵叶會社濟化堂
|
內垵村
|
法師乩童
二十世紀前期澎湖人在東沙
|
故事
後寮許氏家廟
|
後寮村
|
建築
四眼井
|
中央里
|
建築
烏崁葉姓
|
烏崁里
|
族譜
東寮
|
興仁里
|
地名
雙頭掛張姓
|
興仁里
|
族譜
沙港陳姓
|
沙港村
|
族譜
三月雷陳龍教子
|
諺語
四月芒種雨,五月無乾土,六月火燒埔
|
諺語
媽宮城
|
馬公市
|
建築
安宅謝家祖廟
|
安宅里
|
建築
安宅謝姓
|
安宅里
|
族譜
目前為止|資訊總數
5,513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