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北鐵砧嶼
-
鐵砧嶼因外形似鐵砧而命名。位於煙墩山北方海域。島的四周均被海崖圍繞。島上造型奇特的蜂窩岩,岩石受流水侵蝕而形成美麗的節理溝最具特色。
-
資訊來源|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
-
外形似鐵砧而命名,其四周均被海崖圍繞。由於覆蓋在柱狀
玄武岩底層的火山角礫岩,岩性較脆弱,以致在島的北方岩層,被冬季的巨浪與海流侵蝕出一大海蝕洞,船隻皆可駛入,為島上最大地形特色。而造形奇特的蜂窩岩及受海水侵蝕而成的節理溝,更是絕無僅有
-
資料來源:重修
白沙鄉誌。
-
北鐵砧嶼位於
後寮西北方約4公里處,其島嶼形狀近似一三角形,地形單元亦較屬單純,主體由方山台地與陡峭海崖所構成,
潮間帶的濱台地形並不發達。然而,此島嶼北側有一巨大的海蝕洞,在近期
南方四島國家公園中的
西吉嶼「藍洞」,其觀光議題高漲的情況下,又北鐵砧嶼海蝕洞的規模更勝
西吉嶼的
灶籠,故此海蝕洞景觀應具有轉化為觀光資源的潛力。
-
此島嶼的所出露的
地質組成主要為上部的柱狀節理與下部的火山角礫岩,角礫岩的出露代表當時的熔岩噴發較為激烈,且接近當時噴發的爆裂口,而多有粗大的火山礫或火山塊,由於其岩性不似
玄武岩堅硬,又此火山角礫岩層接近海平面,在長年波浪侵蝕下而形成頗為巨大之海蝕洞。鐵砧嶼的海蝕洞相當巨大,其規模更勝
西吉嶼的
灶籠,此海蝕洞略呈長方形,成因為波浪長年侵蝕島嶼底部較為軟弱的火山碎屑岩,又上方的柱狀節理
玄武岩固結性佳,方而形成此特殊地景。
-
資訊來源|
後寮遊客手冊
知識錯誤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