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後寮村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後寮村地名由來,為先民初來本地時,於山後海邊搭寮定居,形成聚落後即以後寮稱之。除後寮村的聚落外,還包括東長岸與西長岸兩聚落。
-
本村先民許世朝、許世聘兄弟二人於崇禎末年由金門遷入定居;另顏昌等叔侄三人亦於永曆15年(1660)由金門後浦遷至本村定居。清領時期本村分為兩個聚落群,分別為長岸社及後寮社。據《澎湖紀略》記載可知,即本村於清領初期屬瓦硐澳雍正5年(1727)由於人口增加,由瓦硐澳析出通梁澳,故至清領中期時,本村分別為瓦硐澳通梁澳所管轄,兩個聚落分別以後寮社及長岸社名之。至清領晚期,長岸廢社,僅存後寮社名。日治時期長岸併入後寮,成為本鄉最大的村落。稱為瓦硐澳後寮鄉,隸屬頂山澳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延續日治時期合併長岸,稱為白沙鄉後寮村迄今。民國59年(1970)實施社區建設,使坎坷的道路修整為寬闊平坦。本村居民大部分半農半漁,由於人口逐漸增加,及農漁業不振,為謀求生活,均紛紛遷出,往臺灣本島尋求發展。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後寮社由葉姓方姓盧姓洪姓顏姓宋姓許姓陳姓柯姓黃姓王姓、蔡姓、康姓鄭姓、莊姓、林姓吳姓諸姓組成,以葉、方、盧、洪、顏、宋、許、陳、柯諸繁衍較多,為主姓;黃、王、蔡、康、莊、鄭、林、吳,係由他社入贅或徙入者所傳。
-
社內區分為路南路北尖山仔三個區域。其中,葉、方、盧、洪、顏、宋、許、陳、柯、莊諸幸分居(路南)、(路北);黃、王、蔡、康、鄭諸姓居(路南);林、吳二姓居(路北);(尖山仔)僅洪氏三戶。
-
日本時代、昭和時期,全社有三合院217間。其中,許氏68間,方氏37間,宋氏26間,洪氏20間,顏氏17間,陳氏葉氏各13間,柯氏7間,盧氏6間、王、莊、鄭各2間,蔡(康)、黃、林、吳各1間。
-
按後寮社諸姓除柯姓由同安、古浪嶼徙來,其餘葉、方、盧、洪、顏、宋、許、陳諸姓皆由浯江徙來。
-
作者|蔡光庭老師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又各嶼之中各澳在焉【澳者,就可泊船之處而言】...一曰後藔澳...

臺灣志略 / 尹士俍|中卷(山川景物)|


後寮澳〈距通梁東三里。〉

重修台灣縣志 / 魯鼎梅、王必昌|


後寮澳:在廳治北二十五里以上七澳,名為大北山。

續修臺灣府志《余志》 / 余文儀|


瓦硐澳:⋯後寮社(距縣治陸路三十里)⋯通梁澳:⋯、長岸社(距縣治陸路三十一里)

清領時期本村分為兩個聚落群,分別為長岸社及後寮社。本村於清領初期屬瓦硐澳,雍正5年由於人口增加,由瓦硐澳析出通梁澳。


瓦硐澳:後寮社(陸路二十七里)......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