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信仰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林業
07|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衛生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文化
族譜
洪姓
區:
白沙鄉
後寮村
族譜
時:
明代
崇禎
族譜
時:
清領時期
康熙
族譜
───
後寮洪姓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後寮社
始祖有兩位:
-
其一:(
路北
)始祖洪五郎(鐘亨)(1602-)係青岐洪氏16世祖;崇禎年間自后豐徙澎。
-
其二:(
尖山
仔、
路南
)始祖洪元亨(
1672
-
1730
)係青岐洪氏裔孫(世系不明);康熙中期自青岐徙澎。
-
洪錦川《洪氏宗譜‧
後寮
五郎公派》載:五郎公,係金門、后豐洪元善5世裔孫;元善公與
大山嶼
、
紅羅社
(東寮)金門、后豐祖洪元懷,係同胞兄弟。洪五郎,生於
萬曆40年
(1612)
,傳子洪外,洪外傳三子:洪梓、洪忠、洪天分三房。
-
按洪五郎,係元善次子洪應信曾孫(后豐15世),南明、永曆初期徙澎;
下鼎灣社
(今
鼎灣村
)始祖洪鐘奇,係洪弘哲胞兄洪弘喧之子(后豐16世),康熙中期徙澎。
-
故
後寮
五郎公派洪氏,與
林投社
、
下鼎灣社洪氏
,系出同源,同為金門、后豐11世祖元善公裔孫。惟今此洪姓支系,參加
後寮
另一洪姓支系(元享派)之祭祖,稱為「四房」(因元享派,傳三房裔孫)。現仍居於社內的漁夫洪孟寮,係洪五郎裔孫。
-
洪錦川《洪氏宗譜‧
後寮
尖山
派》又載:「元享公派,昭穆與17郎相符,為17郎苗裔。公入澎邑,卜居
通樑
,厥後其子洪妞,遷入
後寮尖山仔
。」按洪妞傳三子,洪輝、洪范、洪全。其中大房洪輝裔孫,居
尖山
仔;二房洪范裔孫,居
路南
;三房洪全裔孫,居
路北
。依祖牌內文所載,先主與東
長岸
、
通樑社
(西寮)洪氏一族,同自浯江烈嶼、青岐遷來,惟遷來時間最晚,約在康熙中期。現仍居於社內
尖山
仔的鐵工洪進爆,係洪元享11世裔孫。
-
後寮社
另一(
長岸
派)洪姓始遷祖為洪明。洪明三子洪武常口述,其父原居
長岸社
;
日本時代
、
昭和時期
入贅
母
許氏
。洪明傳三子,長子許文聰,承母姓;次子洪文興、三子洪武常,皆承父姓。洪氏今傳4世,三子洪武常,仍居社內,從事栽種加寶瓜、紅龍果、楊梅等瓜果。
-
文章來源、作者|蔡光庭老師
知識建檔|2017-10-20。知識更新|2018-01-11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台灣區漁業廣播電台
|
講美村
|
通訊
白沙基督長老教會
|
戒嚴期
|
赤崁村
|
基督教
講美基督教堂
|
戒嚴期
|
講美村
|
基督教
澎湖縣立游泳館
|
城北村
|
運動設施
至善社學禮堂:大案山鸞堂的創始
|
案山里
|
鸞堂
戰後初期之林業
|
戒嚴期
|
造林政策
湖西鄉日治時期之林業
|
日治時期
|
湖西鄉
|
造林政策
湖西漁業發展
|
湖西鄉
|
漁業發展
蘆薈
|
農作物
黍類
|
農作物
鎮海國中
|
戒嚴期
|
鎮海村
|
國中
永安橋
|
清領時期
|
中屯村
|
橋樑
台灣區漁業廣播電台
|
講美村
|
通訊
中屯國小
|
日治時期
|
中屯村
|
國小
中正橋
|
同治
|
中屯村
|
橋樑
白沙基督長老教會
|
戒嚴期
|
赤崁村
|
基督教
講美基督教堂
|
戒嚴期
|
講美村
|
基督教
白矽
|
朝陽里
|
顏色地名
澎湖縣立游泳館
|
城北村
|
運動設施
中西漁港
|
中西村
|
漁港碼頭
平台知識總數
7,758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