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尖山村紀錄

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2017尖山村紀錄|拍攝日期:2017-04-05(星期三)

尖山村

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尖山村位於林投村的東方,聚落名稱由來與當地地貌有關。據耆老表示:因為聚落西南側海邊有一座名為「尖仔腳頂山」的小山丘而得名。此小山丘只有18公尺的高度,由海上望之,但覺山小而尖,故此聚落取名為「尖山」。
-
澎湖紀略》記載本村稱做「尖山社」,屬大山嶼林投澳」管轄。本村先民洪氏20名於萬曆9年(1581),由金門遷移至本村定居,以漁業及農業為生。日治時期明治30年(1897)則改稱為「尖山鄉」,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併入湖西鄉龍門村;後為地方自治方便實施,乃獨立為「尖山村」,並且涵蓋了尖山林投之間,有10餘戶人家,名叫「烏泥」的小聚落。尖山村南側海域離岸不遠處有鼓架礁,退潮時形成一片岩礁淺坪,是從事潮間帶漁作的場所。農田周邊則以防風牆為擋,成為一「菜宅」的特殊景觀。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尖山村位處湖西鄉東南側,東連龍門村,西接林投村,南臨廣大海域,西北與湖東村接壤,北毗南寮村,東北則與菓葉村相鄰。據耆老相傳因為聚落西南側海邊有一座名為「尖仔腳頂山」的小山丘而得名,此小山丘只有十八公尺的高度,由海上望之,但覺山小而尖,故此聚落取名為「尖山」。尖山聚落在清季地方自治隸屬於林投澳內,稱為「尖山社」,也有寫成「夾山仔」,消末晚期亦稱尖山鄉,日治初期稱為尖山鄉,大正9年(1920)街庄改正之後,成為湖西庄內的大字單位「尖山」。戰後,澎湖縣政府民國35年(1946)成立,將其納入湖西鄉的管轄區,並與原本的龍門聚落合併,成為「龍門村」。民國40年(1951)6月,因實施地方自治而與獨立為「尖山村」,並且涵蓋了尖山林投之間,只有十餘戶人家,名叫「烏泥」的小聚落。
-
尖山村行政面積為168.7908公頃,民國98年(2009)8月時編有10鄰,全村計有246戶,以洪(93戶)、王(61戶)、宋(21戶)、蔡(18戶)、李(15戶)為戶長主要姓氏,另有陳(9戶)、許(7戶)、黃(3戶)、鄭(3戶)、施(2戶)、郭(2戶)、楊(2戶)、朱、吳、呂、辛、林、孫、高、葉、劉、鍾(以上皆1戶)等姓的戶長;村內有男性346名、女性318名,共計664人。
-
204號縣道穿越聚落而過,另在聚落西側有澎17號鄉道,除與204號縣道連接外,北通湖東202號縣道銜接。南側海域除了砂質海岸外,離岸不遠處有鼓架礁,退潮時形成一片岩礁淺坪,是從事潮間帶漁作的場所。旱田則沿著聚落向西延伸,在聚落周邊則圍以防風牆,成為一畦畦的「菜宅」。
-
文字來源|湖西鄉志(上冊|2010出版)
-
尖山社」由洪、宋、王、蔡、許、李6姓組成,以洪、宋、王、蔡4姓為主姓。
-
洪、宋2姓,永曆初期遷徙入社;王姓在康熙中期遷入;蔡姓推判在乾隆初期遷入。
-
許姓2戶、李姓2戶,許姓菓葉許姓支系,乾隆中期入贅宋姓李姓以地緣關係推判應係龍門港隘門李氏支系;頂寮洪姓,係隘門下窟仔洪姓支系;烏泥洪氏,則係龍門港洪氏支系。
-
聚落區分為「頂寮」、「下寮」、「東寮」、「西埔」、「烏泥」5個區域。
-
洪姓下寮東寮西埔頂寮宋姓頂寮下寮西埔王姓東寮頂寮許姓隘門下窟仔洪姓頂寮蔡姓西埔龍門港洪姓烏泥李姓分居東寮頂寮
-
昭和時期全社共有三合院88間,其中頂寮28間、下寮24間、東寮21間、西埔7間、烏泥8間。
-
以姓氏別之:洪姓29間(下寮23間、東寮3間、頂寮2間、西埔1間),王姓21間(東寮18間、頂寮3間),宋姓11間(頂寮10間、西埔1間),蔡姓5間皆居西埔隘門社下窟仔洪姓11間皆居頂寮許姓1間皆居頂寮李姓2間頂寮下寮各1間,龍門港社西南甲洪姓8間居烏泥
-
作者|蔡光庭老師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又各嶼之中各澳在焉【澳者,就可泊船之處而言】...一曰尖山仔澳

臺灣志略 / 尹士俍|中卷(山川景物)|


尖山仔嶼〈距林頭嶼四里。〉

重修台灣縣志 / 魯鼎梅、王必昌|


尖山仔澳:在廳治東北二十二里。

續修臺灣府志《余志》 / 余文儀|


林投澳:尖山社(距廳治陸路一十九里)


林投澳:尖山社(陸路十六里)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