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衛生
醫療院所
公衛醫療
環境衛生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09|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歷史
人物
商賈
區:
白沙鄉
赤崁村
人物
時:
1608
(萬曆36年)
─
1666
(永曆20年)
顯示更多....
時:
明代
萬曆
人物
時:
明代
天啟
人物
時:
明代
崇禎
人物
時:
明代
隆武
人物
時:
明鄭時期
永曆
人物
───
張百萬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同義詞彙|懷遠將軍、張隱
-
張百萬(
1608年
-
1666年
),原名
張隱
,字莘庵,號引治,澎湖人稱張百萬,又稱江鳥隱,福建漳州府漳浦縣灶山埭頭(今漳浦縣深土鎮埭頭村)人,明清之交時的澎湖
白沙鄉
商人,發富過程具有民間傳說色彩。
-
《
澎湖廳志
》、《
澎湖紀略
》等書皆未有張百萬的生前任何活動事蹟,目前唯一較完整的文獻,為張百萬第十九世孫張新芳整理的一些資料。依其資料,張百萬生於明
萬曆三十六年
,歲次戊申九月四日未時,約於
崇禎十年
間來到澎湖,定居於
白沙鄉
,初期以捕魚為生,後經營航運,擁有龜仔船的龐大船隊,來回台閩兩地,死於清
康熙五年
歲次丙午五月初五日。
-
有八房子孫,因遷居廈門的孫子
張啟琫
在朱一貴起事獲有軍功,故
雍正二年
雍正皇帝誥贈他的父祖暨夫人三代為懷遠將軍及淑人。此一誥封金匣現存於
白沙鄉
瓦硐村
張家故宅,為澎湖民間至今所僅見的一塊誥封匾額。
-
張百萬葬於
赤崁
湖底古井。舊居仍在
瓦硐村
四十一號,內供奉張百萬牌位,上刻有「懷遠將軍張莘庵諱引治之神位」。
-
香爐、木主
-
傳說某年
清明節
張百萬想去掃墓,打算培墓,設置十二道菜飯作祭品,路上發現只帶了十道菜,少了兩道齋菜,於是命一名家丁到
媽宮
(今
馬公
)買十三兩木耳、十三兩香菇。家丁不識字怕忘記,一路唸:「香菇、木耳、香菇、木耳」,唸到最後竟然變成「香爐、木主」,於是買了各十三個香爐和木主(神主牌)。張百萬一家十二口和一隻狗就坐著船從
白沙鄉
到
湖西
掃墓,中途沉船,人員全部淹死,剛好符合事前買的十三個香爐、十三個木主,恰好是死亡的預言。另說則是家丁識字,在手上寫了香(香菇),木(木耳)作為代號,到了市場卻忘了代號的意義,就買了十三個香爐和十三個木主(神主牌)。
-
在歷史上,張百萬家族是有發生船難,但為後代,死者為第四子後代六人、第五子後代五人,共十一人,祖譜中記載:「某年
清明節
日,往離島祭掃祖塋,忽遭大風,船沉人沒。」
-
文字來源|維基百科
知識建檔|2018-01-01。知識更新|2024-11-22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延伸知識|
▲隱藏連結
東石寬,陳萬記,張百萬
|
商賈
張百萬故居
|
赤崁村
|
宅第
赤崁張家與紫菜採集
|
赤崁村
|
海藻採集
烏金疊圍牆
|
瓦硐村
|
人物故事
龍鳳粥珠螺醬
|
瓦硐村
|
人物故事
九犬分屍
|
瓦硐村
|
風水故事
蛇吃雞
|
瓦硐村
|
風水故事
比賽丟銀元
|
通梁村
|
人物故事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海上貨運
|
海運發展
勸戒賭博歌:鸞書中的臺語文學
|
鸞堂
魚市場
|
市場
青青草園
|
公園
離島的交通設施
|
海運發展
陸上交通設施
|
陸運發展
石油公司
|
戒嚴期
|
重慶里
|
待分類建築
本願寺派光玄寺
|
明治
|
長安里
|
佛廟
臺灣神社遙拜所
|
明治
|
中央里
|
待分類建築
五德自來水設施
|
五德里
|
水源
澎湖神社
|
昭和
|
西文里
|
待分類建築
鳳鳴廣播電台轉播站
|
鐵線里
|
通訊
南寮前海宮
|
南寮村
|
土地公廟
五德自來水設施
|
五德里
|
水源
山水里自來水設施
|
山水里
|
水源
山水許姓宗祠
|
山水里
|
家廟宗祠
泊船垵
|
五德里
|
交通地名
五德西碼頭
|
五德里
|
漁港碼頭
井垵畜牧發展
|
井垵里
|
畜牧發展
井垵里自來水設施
|
井垵里
|
水源
平台知識總數
7,532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