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跨海大橋紀錄

影像分類:橋樑  2023跨海大橋紀錄|拍攝日期:2023-07-31(星期一)

跨海大橋

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同義詞彙|澎湖跨海大橋、遠東第一大橋
-
澎湖縣島嶼星佈,所屬一市五鄉,除了馬公市湖西鄉位於澎湖大山本島外,其餘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早期皆需以舟船為主要交通工具。至民國42年(1953)始由政府撥款補助各鄉公所各自建造交通船,由鄉公所經營各鄉至馬公本島的海上交通運輸。當時航行於西嶼馬公的是21噸木造交通船「西基號」,至民國46年(1957)因客貨運載有限和經費短少,船隻保養不易,致鄉公所無法延續經營,但幸有澎防部軍差船定期行駛馬公西嶼航線,來維持西嶼馬公的海上交通。迨至民國55年(1966)澎湖縣政府為徹底改善離島交通,於民國58年(1969)建造50噸鐵殼船「光武號」,重新負起馬公西嶼的海上交通運輸。
-
民國50年代初,先總統蔣中正抵澎巡視,經地方建議得知西嶼鄉民往來馬公本島交通上的不便,特諭台灣省政府籌建澎湖跨海大橋,以利民行。台灣省政府交通處公路局即承辦此項工程後,成立澎湖跨海大橋工程處,規劃設計澎湖跨海大橋各項事宜。
-
澎湖跨海大橋橫跨於白沙島西嶼島,兩島之間的「吼門」海道上。「吼門」為澎湖六大急流的「二吼」。(一磽二吼、三西流、四鵝豆頭五潭門、六東吉)。此海域海流湍急,平時的海流流速高達每秒3公尺以上,尤其東北季風季節時海流更是險急,於此處構建跨海大橋實屬艱險萬分。民國54年(1965)5月16日起,由國軍工兵部隊以拋石式路堤工法,先行施工橋樑路堤部份,路堤全長319公尺,橋樑部份於民國55年(1966)8月動工,至民國59年(1970)12月25日竣工。橋長設計2,159公尺,橋面寬5.1公尺,有7處8公尺寬會車道,橋墩74座,大小橋孔76個,並新開闢大橋兩端新路3,061公尺,大橋兩端建有彩虹型式拱形門樓,門樓上書寫「民國59年12月 澎湖跨海大橋 蔣中正題」,建造總經費為新台幣壹億肆佰伍拾萬元,當時允稱為遠東第一跨海大橋。大橋竣工後,建有紀念碑四座。
-
資訊來源|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
-
民國59年(1970)12月25日完工通車的舊澎湖跨大橋,總長5,514公尺,包括陸上引道3,061公尺,陸上路堤320公尺(寬8公尺),橋樑2,160公尺(74座橋墩,76個橋孔),另外為配合觀光需要,加建通梁大榕樹前支線345公尺。橋面寬度僅5.1公尺,單向通車,為會車計,另在橋上設有7處8公尺寬的避車道。
-
大橋通車之後,常年受潮風及海水波浪沖擊,加上大型客貨車及軍用車輛往往超載通行,使得大部分以預力混凝土結構為主的橋樑發生嚴重撓曲,造成預力混凝土樑產生細龜裂,海水濕氣侵入之後導致鋼筋腐蝕,因鋼筋腐蝕造成混凝土裂損脫落,最後是高拉力鋼線套管及高拉力鋼線本身相繼腐蝕。為了延長大橋壽命,省公路局自民國66年(1977)起持續進行重大維修工作,如民國66年之防護塗料油漆工程,民國67年(1978)將第16橋孔打除重建,民國69年(1980)新建支承座油槽,民國71年(1982)修復第25橋墩墩帽,民國73年(1984)與國內6家廠商訂約,分6個工區用不同工法實施防蝕處理,之後連續5年每年檢測其效果,證明收效有限。
-
其實自民國73年起跨海大橋已決定改建,軍方基於安全的理由,主張將全橋改建為路堤式,不過如此一來勢必對澎湖灣的水位、水流、生態、漁業造成巨大衝擊。經委託中華顧問工程公司與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成功大學水利研究所進行研究,並參酌澎湖當地漁民的建議,起初定案的大橋設計是兩端施作封閉式塊石混凝土路堤,中間施作拋石式透水路堤,以及在東北端靠通梁的大吼門及西南端靠西嶼的南吼門各留1孔50公尺長之通航鋼橋及3孔30公尺長之通水預力混凝土橋,也就是主要靠這340公尺寬的水道讓水流互通及船隻進出。另外,在靠白沙端的路堤留有兩孔各40公尺寬的拱橋。民國80年(1991)開始施作中間段時,因應地方要求,拋水式路堤609公尺改為每30公尺設1橋孔,共計20孔,換句話說,通水流路段共940公尺。
-
民國73年7月12日跨海大橋改建第1期工程動工,由昌志營造公司得標,先施作低潮位地段包括原第1至31橋孔,以及第72至76橋孔,改建為封閉式的塊石混凝土路堤,全長1,259公尺(通梁端966公尺,西嶼端293公尺),寬12公尺,至民國76年(1987)8月31日第1期工程完工,工程費共2億1,700萬元。第2期工程分兩階段施作,第1階段自民國76年9月1日開工,延續第1期工程,由大橋兩端向中央填築,包括將白沙鄉端第32至35橋孔、西嶼段第73至65橋孔,填成拋石式透水路堤,但兩方前端則各另築1座50公尺長鋼橋,3座30公尺長預力混凝土橋。針對舊橋防腐蝕不足的缺點,第2期工程中所有的鋼筋混凝土均採用2號抗硫水泥,並摻加防鏽劑,鋼筋混凝土所用之細骨材則由臺灣運送河沙備用,鋼筋使用環氧樹脂敷層防蝕鋼筋,混凝土之水灰比不得大於0.4,並加大鋼筋混凝土之保護層,最後,鋼橋之鋼材採用高抗力低合金結構鋼及高拉力螺栓,並噴加防鏽塗料。
-
第2期第1階段施作拋石路堤及橋樑部分工程共長732公尺,至民國82年(1993)2月10日完工。第2期第2階段工程從民國80年(1991)3月11日即已開工,但施工半途因漁民及地方要求,變更設計,增加20孔(每孔30公尺)流水,加上石料來源發生問題,預定工程一再落後。民國82年5月4日下午,新橋尚在建築時,舊橋第59橋孔與橋墩發生下陷現象,橋樑亦出現裂痕,經緊急封閉,並請工兵支援完成倍力橋架設,於5月13日上午8時重新通車,限重15噸。
-
民國82年5月5日至12日大橋緊急封閉期間,民眾、官兵、學生、教師等人員進出西嶼馬公間交通,由車船處調派七美輪航行馬公第三漁港)與西嶼赤馬漁港),每天來回5個班次,西嶼島內交通由車船處提供3部公車來往赤馬漁港定點定時發車輸送,不敷則租用民間遊覽車支援。七美輪、民間遊艇公司協助輸運所需費用,由縣府動支預備金支應。
-
在5月上旬的緊急搶修期間,同時也對大橋全面進行安全檢查,發現第40、45、54、58、62號孔橋樑腐蝕嚴重,為顧及行車安全決定進行保固整修工作,民國82年10月12日起,大橋為了進行維修保固工程,再度封閉,西嶼馬公間交通由恆安輪及民間船隻協助以船運方式輸運,至10月30日重新開放單車道管制通行。大橋封閉期間,縣府執行西嶼鄉海陸交通計畫,計費5,555,367元,由省交通處全數補助。
-
民國84年(1995)6月20日大橋中段120根樑柱安裝完成,西嶼段與通梁段正式連接,總計橋樑1,005公尺,路堤1,595公尺,全長2,600公尺。21民國84年10月,舊橋進行打除工程,至民國85年(1996)3月14日正式完工,李登輝總統親臨主持通車典禮。自民國73年(1984)7月興工改建,至民國85年3月完工,前後耗時近12年,投入經費10億2,800萬元。新橋建成後,橋面寬13公尺,扣除兩邊的人行道(合計)3.5公尺,車道淨寬9.5公尺,可供雙向通車。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六)|交通志》
知識建檔|2017-03-07。知識更新|2024-01-01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