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恆安輪交通船

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一、七零年代的離島交通船
-
「恆安輪」為澎湖縣車船處於1970年代末期購置,用以專航南海馬公望安離島航線的交通船。本輪耗資新台幣1429萬元,由日本的造船廠承造,屬於鋼質船身、客貨兩用船型,全長33.6公尺,寬6.6公尺,排水量181噸,可載客140名、載貨20噸,並配置船員7名。動力方面,主機馬力750匹,最大航速則為12節。
-
1977(民國66)年11月「恆安輪」竣工下水,1977年12月3日舉行首航剪綵典禮,隔年(1978,即民國66年)元月開始營運,每日航行馬公望安往返1航次,例假日則往返2航次。據首任船長郭清周回憶,以恆安輪的航速,從馬公望安約需1小時,望安七美則約需50分鐘。
-
二、長年慘澹的經營主旋律
-
備受矚目的「恆安輪」於1977年投入澎湖南海離島航線營運後,經營狀況卻始終慘淡。除了受到漁船兼營載客、民間交通船的強力競爭之外,票價與同期的民營交通船相比也明顯居於劣勢(例如1979年航行馬公望安間的「光華號」票價為50元,「恆安輪」的普通票卻為99元、觀光票價119元),導致客運狀況欠佳,平均載客量僅達艙位客量的1/3,加上車船處的各項固定支出(人事、油料、歲修、折舊、業務費等等)居高不下,致使「恆安輪」營運未久即出現嚴重虧損。1978上半年,「恆安輪」只營運半年便虧損近36萬元;1978下半年至1979上半年度,整年虧損60萬餘元。累計營運1年半,虧損96萬餘元!
-
因應「恆安輪」低迷的營運狀況,車船處曾考量過將其出租民營,後來因故作罷。1984(民國73)9月至10月,為了提高「恆安輪」載客量,車船處又祭出「夜遊澎湖灣」馬公內海夜間遊覽船活動,時間為晚間7時30分到9時30分,行程則為巡航大倉通梁大菓葉外垵桶盤虎井風櫃馬公等沿岸海域,滿48人即開船,票價觀光座110元,普通座90元。此活動於當年9月7日夜晚舉辦開幕式後,9月間為車船處增加營收新台幣7.79萬、10月增收新台幣2.34萬。四年後,車船處再度於1988民國77年)5月開辦「夜遊澎湖灣」活動,票價調整為每人150元,外加保險費18元,合計168元,滿60人即開船,團體包船則按100人標準計算租金。
-
然而,「夜遊澎湖灣」增加的營收並不多,比起車船處與「恆安輪」連年負債的虧損額度,更連零頭都不到,稱不上有效的獲利策略。尤其在1980年代,馬公望安之間離島航線,民營「光正遊覽交通公司」銳意革新,先後推出「光華號」(木殼船,排水量47.93噸,180匹馬力,營運時間自1975年1980年)、「光正號」(鐵殼客貨輪,排水量91.94噸、365匹馬力,營運時間自1980年1986年),又於1986年民國75年)9月推出排水量100.28噸、可載客148人的新船「光正十二號」客貨輪,每日準時開航望安將軍馬公航線,更讓車船處與「恆安輪」幾無招架之力,赤字比起營運初期更大,自1980到1990間的每年虧損額度竟可從200萬到接近600萬不等,成了沉重的財政包袱。
-
眼見客運市場不見改善,車船處遂將目標轉向貨運市場,想為「恆安輪」增加貨運收入。1989(民國78)年4月,「恆安輪」將前貨艙改裝為油艙,承接起中油公司運送油料至望安七美的任務,每月運送3至4次。為了安全起見,在運油的航次中,本輪便不載客。
-
儘管客運業務虧損至斯,「恆安輪」最初開航時訂立的普通票99元、觀光票119元票價,多年後也已無法反映成本。1990(民國79)年,「恆安輪」終於一口氣調漲票價,全票不分等級均一為140元。然而此時南海的馬公望安之間航線,已由「光正十二號」獨領風騷,實至名歸的成為「海上橋梁」矣。
-
三、營運期間的重大事故概覽
-
「恆安輪」在服役期間,遭遇的事故以觸礁擱淺、受風浪侵襲受損居多。
-
1984年11月11日,本輪曾在望安鄉潭門港擱淺,船上48名旅客度過了有驚無險的一天。1985年5月20日上午,「恆安輪」開往望安途中,又在馬公市風櫃西南方觸礁,船上90餘名乘名被另一艘公營交通船「明德輪」救回,「恆安輪」則由海軍拖駁船拖回馬公港待修。
-
到了1986年8月22日,「韋恩」颱風重創澎湖,車船處停泊碼頭的公營交通船「明德輪」不幸沉沒,「恆安輪」也受重創,一度造成澎湖當地南海離島航線停擺,當時縣政府只得緊急租用「東北航運股份有限公司」的「大東北」鋁合金客輪紓解客運任務。
-
1995年10月18日上午,船齡已達18年的「恆安輪」由馬公開往望安途中,在虎井嶼附近海域遭到大浪擊中,船身劇烈傾斜,本輪立即緊急聯絡保七澎湖中隊派遣PP-1007號警艇將船上30名旅客救出,並在另一艘警艇戒護之下,讓「恆安輪」返回馬公港整修,所幸船身並未進水,而30名旅客和7名船員也平安無事。但這起事件暴露「恆安輪」服役多年後老態明顯的現況,再度引發外界汰換「恆安輪」的聲浪。而本航次中,「恆安輪」載客人數僅有30人,連艙位客量的1/4都不到,再度顯示「恆安輪」對旅客與離島居民吸引力不佳,確實是常態。
-
四、從恆安輪到恆安壹號
-
1992(民國81)年,雖然車船處引入嶄新的鋁合金高速快艇「七美輪」航行馬公七美航線,航速高達27節,足足是「恆安輪」極速的2.25倍,航行馬公七美最快僅需80分鐘,但「恆安輪」比起「七美輪」仍有可以載貨的優勢,於是注定了她必須在新船接棒之前,持續拖著老邁的身軀在海上奔波運補,負起客貨兩用的責任。
-
這一蹉跎,又是數載光陰飛逝。到了1996(民國85)年,車船處總算提出新建客貨輪的改善計畫,透過當時的立委林炳坤爭取,終於獲得交通部支持,列入行政院「促進大眾運輸發展方案」編列新台幣8000萬預算,補助澎湖縣政府購置新船取代「恆安輪」,此即日後的「恆安壹號」。
-
1998(民國87)年9月23日,澎湖縣政府向臺機船舶廠訂購的新船「恆安壹號」舉行下水典禮;1999(民國88)年1月18日,「恆安壹號」完成交船儀式。馳騁海上22年、老態龍鍾的「恆安輪」終於得以走入歷史,報廢標售所得約為新台幣45萬元。同(1999)年2月9號,「恆安壹號」舉行首航剪綵典禮,從此接替「恆安輪」肩負南海航線公營交通船的重責大任,但那又是另一段搖晃顛簸、充滿故障停航爭議的故事了。
-
作者|吳令丞
知識建檔|2021-11-24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