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至元年間(1335年─1340年)於澎湖設巡檢司,汪大淵的《島夷誌略》對澎湖自然環境的描述為「有草無木,土瘠不宜禾稻」。當時的居民煮海為鹽,釀秫為酒,採魚、蝦、螺、蛤以佐食。既然有草無木,薪材的來源則是「爇牛糞以爨」,澎湖牛屎餅由來已久。而山羊之孳生,數萬為群,在某個程度上已對澎湖的原生植被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
-
明末清初,漢人一波接著一波的移民澎湖,立地生根,人口的滋長,對薪材的需求更加孔亟。《
澎湖紀略》記載,澎湖無薪木,以牛糞乾炊爨,名曰牛柴。澎湖群島四周以海洋為介質,漂流木必然提供了薪材的另一個來源。
日治時期,在何處檢時到的竹子、木材等漂流物,尚須刊登在《澎湖廳報》公告。澎湖的諸多的名中常有柴仔灣、
林投灣之稱,顧名思義即為漂流木堆積的海岸。因此
竹篙灣地名的由來,可能經常漂來很多的竹篙,所以被叫做
竹篙灣。
-
然而,供不應求,人民尚須挖掘草根為燃料,此舉更加速地表的破壞。因此,禁掘草根成為清代澎湖澳社的鄉規之一。例如,
雍正5年(1727)瓦硐港社之公約:「禁犁掘社北界內荒埔草根,犯者罰銀一兩五錢。如他鄉之人,犯者罰銀五錢」。掘草根作為燃料的習俗,直到二次戰後的澎湖依舊盛行。
-
日治時期,日人有計畫的在澎湖展開造林,從
大正4年(1915)出版的《澎湖島之造林》一書中,位於
湖西苗圃湖西鄉北山崎頭於
明治41年3月植栽銀合歡,此為銀合歡在澎湖引種於文獻可稽者之蒿始。銀合歡當時的栽植除了作為欖仁、刺桐等主要樹種的保護林之外,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做為薪材。
-
白沙鄉小赤村後山有一塊石碑:「
御即位大典紀念保甲林大正四年十月十日建設」。御即位大典指大正天皇於
大正4年(1915)11月10日於京都御所進行加冕禮,11月14日舉行登基大典,此片保甲林為當時臺澎慶祝大正天皇登基大典下的時代產物。
1912年日本嘉仁皇太子即天皇位年號大正,服喪三年後於
大正4年(1915)11月正式舉行御即位大典,臺澎各地皆有「御大典紀念事業」。而當時澎湖廳廣泛的在澎湖造林,公學校造林方面,包含
媽宮、
湖西、
隘門分校、
白沙島公學校、
通梁分校、
港尾分校、
小池角公學校等七所,樹種以銀合歡、草扉(草海桐)、
綠珊瑚、黃槿、ビルマネム(緬甸合歡)等,栽植面積6,450坪,31,420株。銀合歡的栽植,改善了澎湖居民薪材的需求。包括
小赤崁的後山,
港底的後落山,在這些荒野山頭栽種銀合歡,往往成為屬廟或村莊的公產,再由居民投標承包,砍伐薪材買賣。
後寮瞭望山(煙墩山)於
日治時期即由宋文繡先生任監工栽種銀合歡,蔚為成林後,每三年標售砍伐一次。
-
二次戰後初期,澎湖各地持續的造林,軍方與澎湖造林工作隊爭相投入,銀合歡仍是樹種首選,作為薪材的目的為便。而居民盜伐保安林地也時有所聞,
民國42年2月
(1953)東石村孩童盜伐保安林為
沙港派出所查獲轉成
馬公分局偵辦。而為了維護造林的成果,澎湖防衛司令部尚且編寫了「放羊歌」呼籲民眾管理羊群,維護造林成果。每一年尚有獎勵造林有成之民眾,統一頒獎鼓勵。
-
銀合歡,澎湖人多稱青枝仔或樹仔枝,曾經是澎湖人人喜愛的明星樹種,也解決了澎湖三百年來的薪材問題。可是,曾幾何時,昔日的銀合歡由荒野入侵良田,從鄉村入侵城鎮。銀合歡,真正應驗了林寶安老師所採集的俗諺「澎湖銀合歡眾人剉(tshò)」,從人人刀斧爭相砍伐,變為人人口誅筆伐,罵聲不斷。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4-08-21。知識更新|2024-08-24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