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的社會教育最早應始於清代的書墊,這些教導孩童知書、識字的教育機構,具有類似臺灣本島社學的性質,其主要功能乃是代替書院將知識與義理普及。
日治時期的社教部分,早期屬於臺灣總督府內務局負責,
大正15年(1926)總督府文教局成立後,改由該局社會課「社會教育係」(社會教育股)負責,其業務包含成人教育、國語普及、生活改善、民眾娛樂等方面,及圖書館、博物館、青年團、少年團、婦女會及其他教化團體,和其他有關社會教育之事項。1
日治時期的社會教育以思想教育為主,統治當局期望藉由思想上的認同,來減低人民對日本的反抗,而同化的初步即是語言的培養,藉由學習日文的過程中,將皇國的精神與文化灌輸給予本地人使其認同。故除普及公學校教育外,針對年長而沒受過學校教育者,各街庄也利用農閒時期舉辦國語普及夜學會與國語演習會,這些活動是由庄役所主辦,並聘請學校教師、警察官吏、街庄吏員等為講師。
昭和6年(1931)改設國語普及會(20所),翌年再改設國語講習所(2所)與簡易國語講習所(13所),至此組織大致底定。之後,兩者的所數逐年增加,至
昭和12年(1937)時分別為17所與43所;翌年,廢除簡易國語講習所,並將國語講習所分為公立(29所)與私立(80所),6
昭和17年將國語講習所全部改為公立(65所),並設有6所特設國語講習所。
-
另外,日本政府針對青少年方面,為使其成為效忠日本的優良國民,而設有修養機關青年會,
昭和3年(1928)時僅
馬公與
湖西設置,當時
湖西青年會有45名會員。另外,於各街庄成立男女青年團,
湖西青年團成立於
昭和6年,之後青年團的團數激增,至
昭和12年(1937)時已有23團,10
昭和15年(1940)更達到31團。其他還有青年訓練所、青年學校、青年教習所等機構,來輔助青少年使其成為「皇民」。
-
澎湖縣政府成立後的戰後初期,本縣的社會教育仍以思想教育為主要目的,其首要任務就是要消除臺灣人民的日本精神與思想,因此廢除國語(日語)講習所及青年團等
日治時期相關的社教機構,轉而設置以宣揚中華文化及三民主義思想為主的社會教育機構。
民國38年(1949)政府遷臺後,為凝聚反共抗俄的共識,因此民族意識、國家觀念、軍民合作等因應局勢的國家政策,自然成為社會教育宣傳的重點,同時為控制教學品質,因而整頓各地
書房,舉辦書墊教師檢定。
民國40年代開始,消除文盲與提高國民國語能力,進而推動國語運動和復興中華文化運動,成為此一時期的目標,而利用各國民學校資源所成立之失學民眾教育班,即是在此背景下的產物。
-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環境的穩定,社會教育逐漸從政治層面的操作轉為文化、生活層面的關懷,因此從
民國70年代開始,本縣各鄉市紛紛成立圖書館。同時,針對因環境導致無法升學的成年人,開辦國小與國中的夜補校,近年來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與知識的普及,社會教育逐漸轉向照顧弱勢族群發展,因此各中小學紛紛開辦針對外籍新娘與單親家庭子女的課程。本章基於上述脈絡下,擬以進修補習教育與民眾成人教育兩大主軸,來敘述從清代、日治與戰後本鄉的社會教育概況。
-
文字引用|
湖西鄉志
知識建檔|2025-01-26。知識更新|2025-01-27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