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興仁里

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同義詞彙|雙頭跨、雙頭掛
-
本地舊地名稱為「雙頭跨」或「雙頭掛」,清代文獻資料對雙頭掛地名並未有任何解釋。今人謂橫跨在二山、二區或二丘之間,如「雙頭掛蔡氏開澎祖於明崇禎17年(1644)由金門遷澎時,擇拱北山獅山中間之低窪地耕作,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不但地理上占優勢,兩邊都有山跨,就將社命名為雙頭跨。」故初期命名的原則與自然環境的地形有密切關係。戰後本地改稱為「興仁里」,仍有紀念蔡進士「興仁」之意。可將其歸為佳言吉字的命名類型,然已看不出原來地名的原意。
-
本地蔡姓先祖蔡鳴震於明崇禎年間由福建金門遷徙至本地開墾,其後裔繁衍後分別往東文里案山里井仔垵湖西村鼎灣村西嶼鄉赤馬村等地發展,稱為雙頭掛蔡氏。另張姓先祖張尾涼於永曆年間由廈門遷入本地開墾。另外,據《澎湖紀略》記載與《澎湖廳志》則記載為「雙頭掛」社可知,皆為林投澳的管轄範圍。日治時期稱為林投澳雙頭掛鄉,隸屬大山澳辦務署管轄,屬現在湖西部分的行政區,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本里改名為「興仁里」迄今,本里部分地方被規劃為興仁水庫,部分地方被規劃為軍事用地。由於聚落用地大量被徵收,使得居民靠山無法生活,興建水庫後又無海可專靠,外出謀生者居多,人口外流嚴重。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興仁里東接烏崁里,西臨菜園里,南接鐵線里,面積為2.6720平方公里,現有人囗709人,總計195戶。在清康熙年間稱為「雙頭跨社」,與烏崁同屬林投澳所管轄。日據初期歸「大山澳務署」,後改屬「隘門辦務署」,直到民國九年,才劃歸為「馬公街」。
-
取名「雙頭跨社」,根據馬公市志所載是因為「明崇禎十七年,蔡氏開澎祖由金門遷居澎湖時,擇拱北山獅山中間的低窪地耕作,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不但地理上佔優勢,兩邊又有山跨,則將社命名『雙頭跨』。」現在的當地居民則說:「咱社本在二山之間,北邊是「城頂」(拱北山),南邊是「山頂屋」(已被剷平),南北都懸著一座山,也就是跨雙頭山」。「地呈奎壁拱雙山之麗,太極含二氣之華」。光緒年間改為「雙頭掛社」,日據時期,由於拱北山獅山都是軍事要地,南邊為海軍用地,北邊為陸軍用地,居民才遷移到現在的里址。目前四周的山麓,因為軍事用地及興建水庫而遭剷平或破壞,已無山可跨,民國三十七年,本地漢文老師一蔡元榮先生,將社名改為「興仁里」,興仁也就是興人的意思。
-
興仁里為一盆地地形,日據以前,聚落的西南及東南臨海,通往澎南的四號縣道的西側為農地,但光復後陸續興建了水庫及火藥庫,土地均歸國有,目前僅有少數居民在自家的宅內田耕種蔬菜自食。全村唯一靠海處已在十幾年前規劃為水庫,山麓也成為軍用地,是澎南區唯一不臨海的聚落。沒有山海之利,討生活極為不便,村民外流情況較為嚴重。
-
文字來源|澎南區文化資源集錦
-
現在的興仁里本來稱為「雙頭跨」(蔣毓英 1685:64),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則寫成「雙頭掛」(1694:6);《澎湖紀略》稱為「雙頭跨社」(胡建偉 1771:34),屬於林投澳。可能是因為聚落位居週圍都有高地,兩(雙)端(頭)都有山丘可跨(掛)而得名;至於所跨的是那兩個山丘則莫衷一是,有人說是拱北山犀山菜園里北側),有人說是城頂(即拱北山)和「山頂厝」(已被剷平),有人說是指聚落東側及西南方坡丘;也有人認為是以蔡氏先人定居於拱北山南麓的低窪地,東西兩邊都有比較高的坡丘10(蔡平立 1984:201;楊金燕 1998:11;不著撰人 1998:38)。
-
日治以後稱為「雙頭掛鄉」,明治29年(1896)隸屬於大山澳務署(今湖西鄉),明治31年(1898)隘門出張所的管區,明治36年(1903)隘門警察官吏派出所管轄。到大正9年(1920)9月正式脫離湖西庄,併入馬公街,由東衛警察官吏派出所管轄。11戰後在民國35年(1946)稱為「雙頭掛里」,面積約2.67平方公里,人口有991人;民國37年(1948)本地的漢文先生蔡元榮鑑於四周丘地多已遭剷平,社里已無山可跨,而建議改名為「興仁里」(楊金燕 1998:11)。
-
據說最早到雙頭掛開墾的居民是盧姓和黃姓,盧姓到明鄭時期因為沒有子嗣而中斷,後來黃姓也完全遷出。明崇禎17年(1644)金門的蔡鳴震又率領瓊林蔡氏新倉二房及新倉三房族人渡海,到原稱「窩裡」(今興仁水庫南端一帶)的「前寮下」搭寮捕魚(起先是暑來寒返,後來才定居下來),大約同一時期厦門的張尾涼也從石井遷到「雙港仔」(今興仁水庫西南側海邊)開墾。後來蔡氏因為不堪海盜侵擾,而內遷到今澎22號道路以西,俗稱為「破厝桶」一帶,張姓則遷到現在的興仁聚落東側居住。接著又有洪姓王姓及少數的李姓和林姓遷入蔡、張兩姓的住地之間,稍後蔡姓第四代有一位嫁到湖西紀家的女兒,也因為生活困苦而遷回來分耕娘家的旱地過活(江柏瑋 1994:53-54、67)。
-
明治35年(1903)以後日軍先後在小案山闢設「要港部」,在拱北山擴建砲台,同時把今澎22號道路兩側及201號縣道西側到海岸一帶的土地徵收為軍事用地,蔡姓族人又遷到懋靈殿附近定居;昭和2年(1927)興修馬公湖西的道路時,道路北邊的民宅被拆,聚落範圍更退縮到204號縣道以南(上引書:133)。
-
人口的變遷
-
興仁里在民國35年(1946)有居民911人,翌年減為835人,民國38年減少到781人,到40年才回升為804人。此後興仁里的人口緩緩增加,民國47年增加為944人,49年再增加到1,025人,民國52年更增加為1,119人。民國54年到56年興仁里的人口曾出現小幅的下降,到民國57年又增加為1,171人,而在58年寫下了1,207人的最高紀錄。
-
民國59年(1970)到87年(1998)之間,興仁里的人口大多呈下降的趨勢。民國59年還有1,113人,到62年已減為1,040人,65年又減少為995人,民國75年減少到879人,80年再減少到781人,到民國87年更創下了696人的最低紀錄。民國88年204號縣道北側的旱地上出現一些新建的樓房住宅之後,興仁里的人口才逐漸回升,當年有726人,到民國91年增加為802人,94年有844人。
-
位置及空間變化
-
興仁里位在馬公市區東側,從清朝時期就是馬公左翼的要衝之地。東鄰烏崁里、西接菜園里光華里,南連鐵線里,北臨烏崁里湖西鄉城北村,西北遙接東衛里。北部有204號縣道橫越,201號縣道則由聚落西緣經過,是馬公市區和湖西鄉澎南地區之間的陸路交通要地;聚落北側還有澎22號道路拱北山南麓西通東衛里,東側有澎25號道路可以南連鎖港里,北通烏崁里
-
興仁里地勢東、北、南三面比較高,西側低斜入海。北有拱北山湖西鄉大城北境內),南有犀山(現在屬於光華里)和山仔頭等高地,東側則是拱北山的餘脈。聚落西端有兩條由大城山石隙中涓滴而下的細小溝水,一條流到今201號縣道西側注入興仁水庫,一條由興仁和菜園之間(今雙湖園一帶)入海,水源不虞匱乏(李紹章 1960:28);由大城山南麓(俗稱為「田仔」)到今興仁水庫一帶的旱地自古就是很適於耕作的良田。聚落南側的高地也都被開闢成旱田,高地和聚落之間有一條東西向的水溝,雨季時常有雨水滙流到今興仁水庫一帶入海(照片2-1)。
-
日治以後位在大城山南麓的「田仔」一帶因為水源特別豐沛,被徵收做為軍方的水源地蔡氏族人被迫遷到今201號縣道東側。日軍不但在今204號縣道北側開鑿了一口俗稱為「蕃井」(蕃仔井)的深水井,還設有一處軍營,附近的窪地則放租給蔡姓居民耕種(照片2-2)。
-
興仁里雖然東南和西側都瀕海,卻是馬公市郊區各里唯一沒有漁港的一里。東南海岸離聚落比較遠,來往相當費時;西岸有兩個小海灣(俗稱為「雙港仔」),避風性尚佳,但是海岸沿線包括南側的「南埔、中埔、北埔」這一大片旱地都在日治時期被徵收,設為彈藥庫及水源地昭和2年(1927)為了修造馬公湖西的「軍路」(今204號縣道的前身),又拆除聚落北側大部份的民宅,因而造成興仁的東營、中營和北營等3個營頭都和大部分住家相距比較遠的現象。民國70年(1991)以後聚落南側今201號縣道澎25號道路之間的一大片旱地逐漸荒廢;民國八○年代今204號縣道兩側的旱田及菜宅,逐漸變成了居民新建住宅的建地(照片2-3);民國85年(1996)以後,204號縣道北側的產業道路(出口在興仁的7-11便利商店北側)西側也出現了一排排的連棟式透天樓房。
-
文字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雙頭跨澳:媽宮對面有山,名曰案山,後有港,入到盡處即是此澳,潮退時,盡是爛泥。凡遇颶風,官、商船皆收入此澳避風。

臺灣府志《蔣志》 / 蔣毓英、季麒光、楊芳聲|


一曰雙頭跨澳在暗澳之東。中可泊船,以避北風。潮退時,皆污泥。

臺灣府志《高志》 / 高拱乾|


一曰雙頭跨澳在暗澳之東。中可泊船,以避北風。潮退時,皆污泥。

重修臺灣府志《周志》 / 周元文、宋永清|


澎湖在臺灣西,阻隔海洋,非舟莫達。舊六十二澳,曰南天嶼、草嶼、西嶼坪、貓嶼、布袋嶼、.....、雙頭挂


又各嶼之中各澳在焉【澳者,就可泊船之處而言】。...,一曰雙頭掛澳【亦名「雙頭跨」,可避北風】...

臺灣志略 / 尹士俍|中卷(山川景物)|


雙頭跨澳〈在新城澳東南,即「北澳」。潮退時皆泥淖。凡遇颶風,官、商船入避於此。〉

重修台灣縣志 / 魯鼎梅、王必昌|


雙頭挂澳:在廳治東十三里。亦名雙頭跨。可避北風。

續修臺灣府志《余志》 / 余文儀|


林投澳:⋯雙頭跨社(距廳治陸路十一里)....染布鋪(東衛社一家、港底社一家、雙頭跨社一家)

可知當時隸屬林投澳的管轄範圍。


東出廳治大東門,十里至雙頭掛社,一里至烏嵌社,即界大海。林投澳:...雙頭掛社(陸路八里)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