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赤馬村紀錄

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2018赤馬村紀錄|拍攝日期:2018-10-21(星期日)

赤馬村

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同義詞彙|緝馬灣、䗩仔灣
-
緝馬灣與赤馬
-
西嶼鄉赤馬村舊稱「緝馬灣」,有關「緝馬灣」一詞之由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以蒙古人在澎湖設巡檢司在澎湖養馬,待明朝派到澎湖來接管的武官吳禎,一邊派兵驅逐倭寇,一邊到處尋找蒙古馬,來到西嶼鄉南部,發現馬群,就將這個小村落取名叫做「緝馬灣」,因此一直沿襲到現在。此種說法蓋出自《澎湖地名之旅》一書,此種無稽之談、杜撰史實說法早經蔡丁進老師駁斥。陳憲明教授則從漁法的角度切入:原地名緝馬灣應該是指該地先民曾在海灣使用緝仔網捉魚的意思,所以「馬」字只是口語「緝仔」尾音的借用字而已。而緝馬灣之轉稱為赤馬村,是村名結合了住民的生活變化,取村廟之「赤」字與古地名之「馬」字,合而為赤馬村。《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則以臺語發音推敲「緝仔」或「戚仔」諧音,為沿海地區之牡蠣或岩生貝類之殼的閩南語發音,「緝馬」發音與之相似,故其名稱來由,應與此亦有相關。
-
17世紀末,杜臻《澎湖臺灣紀略》、18世紀初郁永河《稗海紀遊》,或是1740年代《澎湖志略》都是名為䗩仔灣,例如:「西嶼頭有山稍高,度可十六丈,可泊兵船四十餘。其險阨,曰內塹外塹。稍北十里曰䗩仔澳,可泊南北風船十餘,各有漁寮……」。1736年的《臺海使槎錄》則稱為緝馬灣:…經內塹外塹,復收泊西嶼頭大菓葉登岸。大菓葉二里,左為緝馬灣…。完成於1769年的《澎湖紀略》則有:緝馬灣社有一家販賣鹹魚往臺換雜糧舖以及小藥舖一家,顯見緝馬灣社商業機能在西嶼地區尚稱活躍。19世紀末《澎湖廳志》尚稱緝馬灣等社可種稻。
-
赤馬最早的書寫是䗩仔灣,後來演變為緝馬灣,再轉變為赤馬。「虫戚」是何物?「虫戚」:軟體動物腹足類,殼扁平、長寸許,鈍圓錐形,表面平滑,色淡碧,有褐色小點,具放色狀脈。肉體具肥厚之板狀腳,頭部有觸角一對,其基部外面有單眼一,呼吸器為板狀,圍繞於體旁,生海濱岩石上。簡而言之,「䗩仔」就是澎湖海邊的藤壺,常與野生牡蠣雜生礁岩上,「䗩仔」即是藤壺的臺語發音。其次,「䗩仔」也接近「蟹仔」的臺語發音。「䗩戚仔」若非「藤壺」就是「蟹仔」兩種海洋生物之一,與先民曾在海灣使用緝仔網應無關,更遑論元代在澎湖牧馬的荒謬之論。
-
然而從䗩仔灣,後來演變為緝馬灣,再轉變為今日的赤馬。赤馬二字又與宮廟的信仰有所關聯。從周舜瑾小姐所紀錄的民國66年赤樊桃殿重建落成碑記>:本村原稱緝馬灣,二次戰後才改為赤馬村。而本殿原名赤樊桃宮,在本村南北縱貫道路上,於康熙48年(1709)己丑創建,迄今已歷二百六十八年。道光、光緒年間各重修一次,主神奉祀朱、柳、李三位王爺。蓋近朱者赤,柳可為樊,李與桃耦,因此稱為「赤樊桃宮」。而開廟者仍以李三王為主宰,故前又稱李三王廟是也。赤馬二字概取其村廟赤樊桃殿的「赤」和緝馬灣的「馬」而成。
-
然而,赤樊桃殿並非自清代創廟之初即沿用至今。依據《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31年9月(1898)的<社寺廟宇調>:緝馬灣鄉的寺廟為李王廟,土地有158坪,建築面積28坪,係創建於嘉慶15年(1810)。碑記的記載雖與調查的年代不一,然並無損於寺廟本身的價值。昭和12年(1937) 南瀛佛教會所做的寺廟宗祠調查,緝馬灣鄉的李王廟已經稱為「赤樊桃宮」。又從該碑記所載民國10年(1921)年有重修記錄,我們可以推測在1921改建後,「李王廟」正式改稱「赤樊桃宮」,並沿用至今。
-
從事地名研究,其最大通病即在於以辭害意,因此有元代在此牧馬之說,一旦積習則難以根除。連臺灣史研究學者於《民報》所刊載之<澎湖地名故事>亦不免如此:「......澎湖本島北邊外海的吉貝島,曾稱嘉貝嶼、佳簸嶼,都是近似的諧音。吉貝讓人聯想到台南東山有吉貝耍部落,在台南高屏一帶過去的平埔族西拉雅人稱木棉叫吉貝。澎湖島上也常見木綿,有人推測吉貝嶼也許是因島上有木棉樹,而延伸出此地名而來。」澎湖群島自17世紀以來,不論是漢文文獻或是荷蘭文獻都是「有草無木」的自然景觀,又何來「澎湖島上也常見木綿」之說呢?
-
作者|許玉河老師
-
赤馬村古名「緝馬灣」,其地名之由來,陳憲明教授認為:「原地名緝馬灣應該是指該地先民曾在海灣使用緝仔網捉魚的意思,所以「馬」字只是口語「緝仔」尾音的借用字而已。另《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的解釋,認為依當地人臺語發音推敲「緝仔」或「戚仔」諧音,為沿海地區之牡蠣或岩生貝類之殼的閩南語發音,「緝馬」發音與之相似,故其名稱來由,應與此亦有相關。而緝馬灣之轉稱為赤馬村,陳憲明在同篇文章中亦有其看法,認為是村名結合了住民的生活變化,取村廟之「赤」字與古地名之「馬」字,合而為赤馬村。
-
本村先民之蔡姓鄭姓顏姓,據李紹章撰述之《澎湖縣誌》記載,竹灣赤馬蔡氏其祖先於明末清初之際,自金門遷來。鄭姓祖先鄭彩,於康熙初年由金門遷徙至白沙通梁,後再遷至西嶼緝馬灣顏姓祖先叔侄三人則由金門遷入白沙定居,其侄後分居至西嶼,子孫傳布繁衍,故赤馬地區亦有其裔居住。另據《澎湖紀略》記載可知,即本村於清領時期西嶼,以緝馬灣社為名。村中曾設有小藥舖一家,經營藥草生意。日治時期稱為西嶼澳緝馬灣鄉,隸屬西嶼澳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本村稱西嶼鄉赤馬村迄今。本村位於西嶼南端內垵村之北,居民農漁業並行,其中耕種面積占全村土地的三分之二。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有關赤馬的古地圖心得分享。1684年前後,美國會圖書館所藏的〈臺灣地里圖〉中,已標明「緝馬澳」。
-
赤馬舊名「䗩仔灣」,見於杜《澎湖臺灣紀略》(杜臻,1699)、郁永河《稗海紀遊》、《澎湖志略》(胡格,1740)等,《澎湖志略》:「西嶼頭有山稍高,度可十六丈,可泊兵船四十餘。其險阨,曰內塹外塹。稍北十里曰(虫戚)仔澳,可泊南北風船十餘,各有漁寮……」。
-
不過在被認定完成於1684年前後,美國會圖書館所藏的〈臺灣地里圖〉中,已標明為「緝馬澳」。美國會圖書館所藏另幅認為完成於1697-1722間的〈臺灣地圖〉,則在小池角旁旁記錄了「虫咠仔嶼」及「虫間仔湾」。不過18世紀中後的地圖,以及《澎湖紀略》之後的志書,都已統一稱之為「緝馬灣」。
-
「䗩仔」、「緝馬」據許玉河老師從語音考證,應與海邊礁岩上的藤壺或蟹仔等生物有關,這類生物的說法都類似於「緝仔」,而就早期文獻與地圖紀錄也確實都以虫部為邊,因此該說之可能性最高。
-
作者|陳英豪
-
緝馬灣」社由蔡姓趙姓顏姓楊姓薛姓彭姓李姓林姓洪姓鄭姓丁姓等11姓組成。其中蔡、趙、顔3姓在永暦初期最早徙入,楊、薛、彭、李、林、洪、鄭、丁8姓在清領早期(康熙~乾隆年間)亦接踵遷入;惟蔡、趙、顏、楊、彭、洪、鄭7姓,繁衍較多,為聚落主姓;薛、李、林、丁4姓人丁較少,各僅3、4戶。諸姓中蔡、趙、顏、薛、洪、鄭6姓皆從金門徙來;楊、丁2姓從泉州同安徙來;彭、李、林3姓原籍不詳。
-
聚落區分為「菓葉仔」、「東窩仔」、「頂寮」、「下寮」四個區域:最早遷入社中的蔡、趙、顏三姓,取捕漁地利之便,分居靠海的菓葉仔蔡姓趙姓),和下寮趙姓顏姓);稍晚遷入的楊、彭、薛、李、林、洪,則分居於社中頂寮薛姓李姓林姓)和東窩仔彭姓洪姓)兩山凹處;楊姓住處較分散,分居下寮頂寮東窩仔菓葉仔;最慢遷入的鄭姓,大多居於下寮的陡坡上;丁姓則居於菓葉仔的偏隅處;另有一「內塹支派」薛姓,居下寮(僅1戶),係內塹社薛氏入贅緝馬灣楊氏所傳。
-
昭和時期緝馬灣全社共有三合院159間,其中菓葉仔55間、東窩仔31間、頂寮22間、下寮51間;以姓氏別之:蔡姓46間,趙姓27間,顔姓22間,楊姓彭姓各14間,洪姓11間,鄭姓10間,李姓林姓各4間,薛姓丁姓各3間,內塹薛姓1間。
-
作者|蔡光庭老師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輯馬澳:去竹篙澳僅有五里許,此澳盡處,對過通梁山,有一門曰吼門,流水湍急,船罕出入。

臺灣府志《蔣志》 / 蔣毓英、季麒光、楊芳聲|


一曰輯馬灣澳在西嶼之南。北風寄泊之地。

臺灣府志《高志》 / 高拱乾|


一曰輯馬灣澳在西嶼之南。北風寄泊之地。

重修臺灣府志《周志》 / 周元文、宋永清|


澎湖出洋巡哨........復收泊西嶼頭內大果葉登岸。大果葉二里,左為緝馬灣,右為小果葉,南四里至內塹;接季輪撥千........西山頂烽臺三。再北經緝馬灣........

臺海使槎錄 / 黃叔璥|


緝馬灣至媽宮水程十五里


又各嶼之中各澳在焉【澳者,就可泊船之處而言】...一曰緝馬灣澳【在西嶼之南,北風可寄泊】

臺灣志略 / 尹士俍|中卷(山川景物)|


緝馬灣澳〈距大果葉北旱程二里。澳內北風時可寄泊。〉

重修台灣縣志 / 魯鼎梅、王必昌|


緝馬灣澳:在廳治西水程十在裏;西嶼之南。北風可寄泊。

續修臺灣府志《余志》 / 余文儀|


西嶼澳:⋯緝馬灣社(距廳治水程三十二里)....西嶼緝馬灣社:小藥鋪一家....販賣咸魚往台換雜糧鋪(嵵裡社一家、緝馬灣社一家)

本村於清領時期屬西嶼,以緝馬灣社為名。


酉嶼澳:.....、緝馬灣社(水程十五里)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