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740
乾隆5年
西元1740年距離今日約285年,天干地支為:庚申,此頁面主要放置西元1740年時間軸之相關內容。
- 澎湖志略
並一時所採擇俱為編入集中」,於乾隆5年(1740)完成《澎湖志略》。
《澎湖志略》涵括輿圖、海道、沿革、疆域、城垣、 ....
- 草把脫脫地瓜戲
百年來地名的演變何嘗不是如此!1740年代《澎湖志略》名為䗩仔灣的地方,顯而易見的就是當時澎湖人的說法,所代表的是一種海 ....
- 蔡姓
2世處士,生於永曆14年,卒於乾隆5年(1660-1740)。
按以上《蔡氏家廟重建碑記》、《祭祀公業鐵線尾蔡氏家廟 ....
- 西文里
有土城,今圮,巡檢司署在此。」乾隆5年(1740)時又稱為「文澳」,更名原因不詳。乾隆初可能是文官衙署所在或文風漸盛, ....
- 鐵線尾蔡姓
士,生於南明、永曆14年,卒於乾隆5年(1660-1740)。
按以上《蔡氏家廟重建碑記》、《祭祀公業鐵線尾蔡氏家廟 ....
- 虎井陳姓
子之中可能有6個在乾隆初年(約1740年以後)移居虎井。在陳姓6兄弟到虎井開創基業不久,蔡姓和劉姓也先後遷入虎井。
文 ....
- 虎井里
子之中可能有6個在乾隆初年(約1740年以後)移居虎井,而成為虎井嶼最早的住民;主要居住在「虎仔頭」及「下社」等地,以今 ....
- 赤馬村
海紀遊》、《澎湖志略》(胡格,1740)等,《澎湖志略》:「西嶼頭有山稍高,度可十六丈,可泊兵船四十餘。其險阨,曰內塹、 ....
- 內垵才姓
內塹社始祖施元崇(1673-1740),康熙中期自晉江、南潯徙澎。另一始祖施法生於康熙27年(1688),康熙晚期亦自 ....
- 內垵施姓
始祖施元崇生於永曆27年,卒於乾隆5年(1673-1740),係晉江潯海施氏17世。」推判施元崇約於康熙中期徙澎。叧一 ....
- 講美蕭姓
792-1852);蕭元享生於乾隆5年,卒於乾隆32年(1740-1767)。而據港尾社6世蕭榮彬《港尾鄉河南家譜.附 ....
- 講美黃姓
郭氏開基祖牌內文載:黃改,生於乾隆5年,卒於嘉慶21年(1740-1816)。推算黃改,約於乾隆中期徙澎。
按郭公約 ....
- 港子洪姓
港仔社始祖洪弘迫(1645-1740)係青岐洪氏15世祖;南明、永曆晚期自后豐徙澎。
港仔社洪氏開基祖牌內文載:洪弘 ....
- 通梁薛姓
銀捌拾柒兩三錢。
按此契約在乾隆5年(1740),契約立賣杜契人為薛榮觀,故推判康熙晚期薛姓已徙入通梁社。
文章來 ....
- 通梁林家古宅
鎮經商成功後所建,興建時間約在乾隆5年(1740)至乾隆36年(1771)之間。
2.3.通梁林家古宅興建年代的判定 ....
- 中西村陳姓
始祖陳三,生於永曆19年,卒於乾隆5年(1665-1740)。」推判陳三在康熙中期來澎。
昭和時期陳氏有三合院4間, ....
- 青螺黃姓
開基祖牌內文載:「始祖黃桓生於乾隆5年,卒於乾隆49年(1740-1784)。」
推判黃桓於乾隆中期徙澎,惟裔孫皆不 ....
- 林投夏姓
《大嶼夏家族譜》載:「先祖夏晌(1740-1822)、夏巡(1741-1786)、夏宿(1749-1777)兄弟三人,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