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前寮里

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同義詞彙|煙墩仔、煙墩仔社、前寮社
-
本里在清領初期稱為「煙墩仔」,當時居民居住此地者有限,僅有班兵駐防海邊高地的煙墩砲臺,即「煙墩仔」名稱之由來。後有少數漁民在煙墩砲臺山下東側搭蓋草寮定居,由於前面是海,無人居住,守兵即稱該部落為「前寮」。
-
本地在清領時期最初稱為「煙墩仔社」。據《澎湖紀略》記載,可知在乾隆年間本地屬嵵裡澳管轄,稱為煙墩仔社。然至清領晚期,據《澎湖廳志》記載已改名「前寮」。日治時期稱為嵵裡澳前寮鄉,隸屬隘門辦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明治38年(1905)年由石泉朱王廟分靈,創建前寮里朱王廟,本里開始有自己的角頭廟。戰後民國35年(1946) 澎湖設縣,初期由於本里人口稀少,則與石泉里菜園里合稱為「三合里」。為實施地方自治方便,三個聚落分別分開單獨成立一里,本里則稱為「前寮里」迄今。本里近年來由於農漁收穫遽減,人口外流嚴重。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前寮里在清朝初期稱為「煙墩仔」,只有少數的清兵在海邊的高地(煙墩砲台)駐防;後來才有一些漁民在煙墩山東側的海邊搭蓋草寮定居,守兵稱之為「前寮」。清乾隆36 年(1771)的《澎湖紀略》稱為「煙墩仔社」,屬於「嵵裏澳」;到光緒19 年(1893)的《澎湖廳志》才稱為「前寮社」。日治初期稱為「前寮鄉」,明治31 年(1898)文澳巡查派出處(1903 年改稱為「文澳警察官吏派出所」)管轄;戰後在民國35年(1946)石泉里菜園里合併為一里,稱為「三合里」,合計面積約2.396 平方公里,人口有1,715 人。民國40 年(1951)2 月為了實施地方自治才獨立設為「前寮里」,面積約0.762 平方公里。
-
資訊引用|《馬公市各里小地名》
-
前寮里在清朝初期稱為「煙墩仔」,只有少數的清兵在海邊的高地(煙墩砲台)駐防;後來才有一些漁民在煙墩山東側的海邊搭蓋草寮定居(照片2-1),守兵稱之為「前寮」。清乾隆36年(1771)的《澎湖紀略》稱為「煙墩仔社」,屬於「嵵裏澳」(胡建偉 1771:33);到光緒19年(1893)的《澎湖廳志》才稱為「前寮社」(林豪 1893:79)。日治初期稱為「前寮鄉」,明治31年(1898)文澳巡查派出處(1903年改稱為「文澳警察官吏派出所」)管轄;10戰後在民國35年(1946)石泉菜園合併為一里,稱為「三合里」,合計面積約2.396平方公里,人口有1,715人。民國40年(1951)2月為了實施地方自治才獨立設為「前寮里」,面積約0.762平方公里,人口有617人。
-
前寮里的居民主要有黃姓高姓張姓和陳姓等4個姓氏,以黃姓的人口最多(建有宗祠),高姓張姓次之,陳姓的人數比較少。前寮黃姓祖先大約在清康熙26年(1687)由泉州輾轉來澎湖,擇居前寮;後來分為4房,分別住在前寮的東甲和北甲。高姓主要來自湖西鄉西溪村,先祖在清康熙7年(1668)間由金門遷居澎湖西溪,之後再遷到前寮,傳有3房。12明治34年(1901)日軍徵收小案山時,有部份小案山高姓居民也遷到前寮西甲和陳姓同住,張姓則遷到前寮的南甲定居。
-
傳統民居多分佈在今205號縣道南北兩側,分為「頂社」、「下社」及「下厝」3個群落,以朱王廟為信仰中心。公廟東南側的下厝又稱為東甲,人口不多,以陳姓和黃姓為主。位在205號縣道北側的頂社又稱為北甲,居民主要是黃姓。公廟西側的下社又分為西、南兩甲,鄰近公廟一帶稱為西甲,居民以張姓和陳姓為主,也有少數高姓;南甲則位在聚落的最西端,居民以高姓居多。
-
人口變遷
-
前寮里在民國40年(1951)有617人,44年增加為718人,49年已增加到826人,到民國58年更締造了894人的最高紀錄。之後的10年之間(1970年1979年)前寮里的人口雖然大致上都在緩慢的下降,但是都還維持在800人以上,到民國69年才減少為773人。此後的17年之間(1981年1997年)前寮里的人口持續下降,不過在民國82年以前,大致都還在700人以上(只有兩年是699人),翌年才減少到700人以下。民國87年前寮里的人口又出現微幅的增加(有679人),89年回升為700人,到民國94年有772人。
-
位置及空間邊化
-
前寮里位於案山里石泉里之間,東、北兩面都和石泉里相連,西接案山里,西北和東文里相鄰,南臨馬公南灣。地勢西、北兩面比較高,東、南兩面低斜入海。聚落就位在海邊,西、北兩側的丘陵地大多是傳統的旱田,中間有205號縣道東西穿越。
-
205號縣道以北、頂社西側的旱地以前有許多菜宅,居民挖掘了好幾條「圳仔」來引水灌溉。聚落西南方的土丘前端有一個地勢比較高的岬角(俗稱為「煙墩山」),清朝初期曾設有煙墩,並派兵駐防;日治時期也曾在煙墩山的東北側高地設置一座砲台,砲台東側的坡地則是傳統的墓葬區。
-
現在的205號縣道朱王廟之間,以前有一處小山丘,小丘的東北方,橫跨縣道兩側的坡地俗稱為「東邊埔」。今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中山國小附近的旱地本來大多屬於文澳,在日治時期被徵收為練兵場,昭和8年(1933)日軍動用民工興建澎湖第一座機場,有一條長約500公尺、寬約200公尺的跑道,做為日本海軍的航空兵機場;昭和12年(1937)以後也開放供民航班機(馬公至臺南)起降。戰後把機場的東半部劃歸前寮里(仍然屬於軍方),西半部則劃入案山里民國63年(1974)海軍在這片土地上設置「海軍基地醫院」,後來醫院房舍逐漸擴增,名稱也經過多次變更,在民國95年(2006)改為「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而205號縣道北側的民宅也陸續向北、向西擴展到醫院東側。
-
前寮里聚落東南方地勢低斜入海,海岸線很短,日治時期曾在岸邊砌有簡單的石堤以防止海水入侵,還設有一個約100平方公尺的小漁港。戰後漁港雖然經過多次的增建和改善,但是船筏仍然必須候潮進出;民國86至90年(1997至2001)之間又在漁港西南端海邊填造新生地,而位在漁港西側、南甲南側海濱原野地上的墳墓,也陸續遷移進塔,逐漸改變前寮里的空間景觀。
-
文字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知識建檔|2017-02-21。知識更新|2023-04-24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烟墩仔澳:在東衛澳南,相去五里許。

臺灣府志《蔣志》 / 蔣毓英、季麒光、楊芳聲|


煙墩腳至媽宮旱路八里


嵵裡澳(此澳於雍正五年從東西衛澳分設,北風時可泊船隻):⋯、煙墩仔社(距廳治陸路四里)、⋯。

可知在乾隆年間本地屬嵵裡澳管轄,稱為煙墩仔社。


嵵裡澳:⋯、前寮社(陸路四里)⋯。

至清領晚期已改名為前寮。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