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石泉里

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早期稱為「石井」,據耆老表示,是因為聚落西南社口之低窪處,有個自然的石孔,雖只有一尺餘的深度,卻能不斷湧出甘泉,猶如一口小型的水井,因而得名。然而此口水井其實只是一股豐沛的水泉自石縫中流出,故後來又稱為「石泉」。由此可知命名的原則,與自然環境的關係甚為密切。
-
稱為石井社,據《澎湖紀略》記載可知此時「石井社」歸屬於「嵵裡澳」管轄。《澎湖廳志》將本地稱作「石泉社」,亦屬嵵裡澳管轄。另外,本地拓墾的先民以陳姓為主,稱為石泉陳氏日治時期稱為嵵裡澳石泉鄉,隸屬隘門辦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初期稱作「三合里」,為實施地方自治方便,本里由三合里分出稱「石泉里」迄今。本里傳統的石泉居民主要分為頂厝下厝兩個聚落群,因本里水源充沛,部分農地得以種植蔬果。聚落南側海邊一帶又稱為海墘,是居民從事潮間帶漁作的地區。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石泉里最早稱為「石井」,據說是因為聚落西南的低窪處有一個只有一尺餘深,卻不斷湧出甘泉的天然石坑而得名(照片2-2)。《澎湖紀略》稱為「石井社」屬於「嵵裏澳」(胡建偉 1771:33);到《澎湖廳志》才稱為「石泉社」(林豪1893:79)。明治以後稱為「石泉鄉」,由文澳警察官吏派出所管轄;戰後初期和前寮菜園合併為「三合里」;民國40年(1951)獨立為「石泉里」,面積0.842平方公里,人口約624人。
-
石泉的居民主要有陳姓莊姓許姓3個姓氏,以最早入墾的陳姓為最大姓,莊姓次之,許姓的人口比較少(林文鎮 1998:23)。陳姓開澎始祖陳紀和,約在明末崇禎3年(1630)由泉州遷居澎湖石泉(詳見陳氏宗祠碑記);許姓則來自同安,開澎始祖許元台約於康熙年間到石泉定居,傳到第二代時分為3房(詳見石泉許氏建祠堂記)。
-
傳統民居多分佈在現在的205號縣道南側及縣道和澎23號道路交叉口的東北角,分為「頂厝」、「下厝」兩個群落,以朱王廟為信仰中心。頂厝位於205號縣道北側又稱為東甲,居民大多是陳姓205號縣道南側的下厝則分為兩個甲,朱王廟西側稱為西甲,居民以莊姓居多;廟前的西南側一帶稱為南甲,居民以許姓為主。戰後石泉的民宅逐漸北移,民國七Ο年代以後也漸漸有外來人口在204號縣道以北(中正國中西邊)及澎28號道路兩側興建透天樓房,因此又增加了一個北甲(林文鎮 1998:23)。
-
澎湖從民國75年(1986)2月15日實施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後,鄉間的自有土地就不能再隨意興建房屋,編定為農業用的土地更是只能興建農舍(建蔽率只有10%)。後來在民意強烈反映下,政府才訂頒俗稱為「農變建」的澎湖專屬法令,在民國84年(1995)開始受理無住宅民眾申請農牧用地變更編定,允許興建住宅(建蔽率60%,90年12月改為50%),以致鄉間地價一夕爆漲,近年來石泉里週邊的農地已陸續興建大批的連棟住宅,外來人口所佔的比例持續升高。
-
人口變遷
-
石泉里剛獨立設里時(1951年)的人口有624人,之後的7年之間(1952年1958年)也都在600人以上。民國48年可能是有軍人眷屬遷入的關係而增加為734人(比前一年多了60人),51年更增加到808人;此後的6年,石泉里的人口大致都在持續的增加(1967年曾經有912人),到民國58年更因為軍人納入戶政管理,及中正國中離島學生借住在石泉國小的舊宿舍(位在石泉國小大門西側)的影響,而增加為1,014人。民國59年起石泉里的人口逐漸減少,前5年(1971年1974年)都還維持在900人以上,1975年1979年才減少為800多人,民國69年到71年更減少為700多人。
-
民國72年(1983)因為有馬公市區的居民及其他鄉村的人口移入購屋定居(主要在204號縣道北側及澎28號道路兩側),石泉里的人口增加為888人(比前一年多了91人),此後前3年更以每年100多人的幅度增加,到民國75年已經有1,268人;之後的9年(1987年1995年)增加幅度雖然比之前縮小(多在50人以上),在民國84年增加為1,643人。之後的兩年石泉里的人口曾分別有不同幅度的減少,民國87年又增加到1,696人(比1997年多了153人),88更增加到1,925人(增加了229人),而在89年增加為2,001人。民國90年以後,石泉里的人口都維持在2,000人以上,到94年有2,158人。
-
位置及空間變化
-
石泉里位於馬公東郊約6公里處,東連光華里菜園里,西接東文里前寮里,北鄰東衛里西文里,南臨馬公南灣;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北方是丘陵台地,西南側有一處低窪地,南側傾斜入海。聚落位在丘陵台地的南端,和海岸有一段相當的距離,今205號縣道從中間穿越,204號縣道則經過聚落的北緣(和聚落也有一些距離)。聚落東、西兩端各有一條小水溝蜿蜒向南入海,因為地處在拱北山西南,享有少許拱北山水泉的餘脈,水源尚稱豐沛;西南側的低窪地區(俗稱為「西窩」),不但有溝水可用,避風效果也比較好,菜宅相當密集。
-
聚落北側,今澎204號縣道南側的旱地,在日治大正9年(1920)設立「馬公公學校石泉分離教室」,後來幾經變革而成為現在的石泉國小石泉國小北側,包括中正國中及國中西側、北側一帶都是種植雜糧的旱地,旱地的西部(今電視轉播站東北)則是傳統的墓葬區。國小東側的水溝附近有一口大井,水量相當豐沛,曾經是早期居民主要的生活用水水源。
-
民國62年(1973)政府公佈的「擴大暨修訂馬公都市計畫」並沒有把石泉里列入都市計畫的範圍之中,民國65年(1976)以後石泉國小西側的澎23號澎28號道路兩側,就開始出現一些新式的樓房住宅;之後又有人在204號縣道北側興建「販厝」準備出售,也因為發展的腳步太快而少人問津。到民國70年(1981)政府在204號縣道北側,興建國內第一座電視轉播站(石泉里1-14號)之後,情況才稍微好轉。
-
同年軍方在石泉里東南方和菜園里交界處,徵收民地(每坪100元)設置陸軍營區(有部份地屬於菜園段)。之後營區的北側到205號縣道之間(石泉、菜園兩里交界處)的產業道路兩側,也陸續出現了一些樓房住宅。建商則看中了中正國中西邊,澎23號道路204號縣道交叉口西北側的大片土地上著手興建販厝。到民國84年(1995)政府開放農牧用地申請變更編定興建住宅之後,這一帶的連棟式住宅更是叢集林立,目前澎23號道路西側已有300餘戶住戶(門牌1號至1-372號)204號縣道以南和石泉國小以西有100餘户(門牌2號至2-108號),更南邊的澎28號道路兩側也興建了100餘户(門牌11號至11-66號,門牌6號至6-52號),使得石泉里總户數快速的增加到665户。
-
早年石泉里南方雖然瀕海,卻沒有任何的碼頭設施,到民國70年(1981)左右才有簡易的防波堤兼碼頭270公尺,民國80年(1991)以後又陸續擴充、增建,民國91年(2002)福德祠前方的海濱也進行填海造陸,目前已闢設為公園。
-
文字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嵵裡澳(此澳於雍正五年從東西衛澳分設,北風時可泊船隻):⋯、石井社(距廳治陸路四里)、⋯。

可知此時石井社歸屬於嵵裡澳管轄。


東出廳治東門,四里至石泉社,十三里至井仔垵社,三里至嵵里社,即距大海。....嵵裡澳:石泉社(陸路四里)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