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嵵裡里

閱讀時間 ── 約 13 分鐘

同義詞彙|嵵內、嵵裏、蒔裡
-
據耆老口述,地名由來因聚落北邊有一座山,形似清朝官員所戴的紗帽,因而取名紗帽山,而聚落正位於紗帽所延伸出來似「匙」的冠耳(帽沿)山形又似匙(即紗帽嵵),所以又稱為「匙(嵵)山」。聚落在山內,即名「嵵內」或「嵵裡」。由此可知本地名稱之由來,與自然環境之地形外貌有密切關係。
-
本地以陳姓為大族,陳姓家廟內有「陳姓祠堂重建誌文」,記載陳姓祖先:「由大陸遷居金門,前水頭鄉定居。開澎始祖霸良公,遷移本里定居分為三房,歷代十三世,三百餘年。祠堂首創年間,據傳說在清嘉慶以前。」其次為吳姓家族,吳姓家廟誌文有記載:「清康熙年間由小金門遷移至此,本無家廟,經吳德明發起興建,於民國78年落成。」清朝文獻與本地聚落之相關記載,據《澎湖紀略》記載故可知本地在清領時期以「嵵裏」為社名,屬嵵裏澳所管轄。早期居民的生活,主要以石滬捕魚為主,如陳姓家族在後壁滬地區的石滬,面積就相當廣闊。日治時期稱為嵵裡澳嵵裡鄉,隸屬隘門辦務署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與井垵里合稱「嵵垵里」,後改稱「嵵裡里」。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嵵裡里東臨井垵,西接風櫃,南邊與虎井桶盤兩嶼隔海相望,面積為1.1000平方公里,現有人囗1,342人,總計354戶。清朝至日據時期稱之為「嵵裡社」,屬「嵵裡澳」管轄。根據耆老口述,地名由來是聚落北邊有一座山,形似清朝為官者所戴的紗帽,因而取名紗帽山,而聚落正位於紗帽所延伸出來形似「匙」狀的冠耳(帽沿),台語稱為「匙(si)」,音似「嵵,便命名為「內」,與嵵裡讀音接近。
-
光復初期曾與井垵里合稱「嵵垵里」,民國四十年又改回「嵵裡里」。民居大都集中在澎廿五號縣道西側;西邊緊鄰青灣的軍營區;農地甚少,僅於住家旁闢一些小園地,耕種自用蔬菜。墳地則分佈在紗帽山側路旁的裡第一示範公墓內,也有少數火葬後安置於普德寺的靈骨塔內。聚落北邊臨馬公內海,屬岩岸地形;南邊濱台灣海峽,有一片美麗的白色貝殼沙灘,是本縣的重要觀光景點之一。
-
文字來源|澎南區文化資源集錦
-
嵵裡里在清康熙時期稱為「禪垵澳」或「峙內」(高拱乾 1696:18),當時禪垵澳的範圍可能還包括現在的井垵里;乾隆以後稱為「嵵裡澳」或「嵵裡社」(范咸 1747:37;胡建偉 1771:33)。來源相傳是因為聚落北邊有一座形似古代官帽的紗帽山,聚落的位置正好被紗帽所延伸出來的「帽匙」(冠耳)所遮蔽而得名;又因為台語「匙」和「嵵」同音而被稱為「嵵內」或「嵵裡」,但是「嵵」字並不見於《康熙字典》,可能是地方性的用字(蔡平立 1984:204)。
-
嵵裡社明治初期稱為嵵裡鄉,明治31年(1898)劃歸井仔垵派出所(翌年改名為「嵵裡澳派出所」)管轄,大正6年(1917)以後改為雞母塢警察官吏派出所的管轄區。10戰後初期和井仔垵(今井垵里)合稱為「嵵垵里」(面積約2.4平方公里),到民國40年(1951)獨立設為「嵵裡里」,面積約1.11平方公里(郭金龍等 2002:153-154)。
-
嵵裡的居民主要有陳、吳、許、林、黃、歐陽等姓氏,其中以陳姓的人口為最多,吳姓次之。陳姓的開基祖陳顯大約在清康熙晚期由金門遷到嵵裡開墾;吳姓的開基祖吳酉也在同一時期由小金門遷居嵵裡,後來又分枝到雞母塢(今五德里);其他各姓的來歷不詳,只知道歐陽姓來自雞母塢。早期的民居大多集中在今201號縣道南側(北側只有幾戶散居),大致以公廟水仙宮為界,水仙宮以北稱為頂寮,水仙宮以西稱西寮,水仙宮周圍一帶稱為中寮,中寮以東則稱為下寮;又分為3大甲(東、西、中)、2小甲(南、北)輪流負責水仙宮的常年祭祀。
-
下寮包括東甲和南甲,現在聚落東側的公共汽車車站附近稱為東甲水產種苗繁殖場附近則稱為南甲,居民都以陳姓居多,吳姓次之。西寮包括西甲和北甲位,今嵵裡海水浴場附近稱為西甲,水仙宮東北角稱為北甲(又稱為崁仔甲),居民主要是許姓陳姓次之。中甲就是中寮,又分為宮東、宮後、宮西3個小區塊,居民以陳姓為主,吳、許兩姓次之(上引書:154)。
-
人口變遷
-
民國35年(1946)嵵裡和井仔垵(今井垵里)合併為一里時,人口有1,310人(其中嵵裡約佔2/3強),39年增加為1,448人。民國40年井垵獨立設里之後嵵裡的居民人數減少為1,043人,到民國42年才增加為1,102人,47年增加為1,222人,51年又增加為1,301人,54年再增加為1,412人,翌年更增加到1,516人(增加了102人)。此後嵵裡里的人口大多在1,500人到1,600人之間增減,民國56年減少為1,499人,翌年又增加到1,501人;第三年(1969年)可能是受到軍人納入戶政管理的影響,嵵裡里的人口再增加為1,560人,民國59年又減少為1,531人,翌年再回升為1,574人,第三年又減少為1,560人。
-
民國64年(1975)嵵裡的人口略增為1,561人,次年稍減為1,558人,第三年又有小幅增加,67年已增加到1,600人。民國68年到70年嵵裡里的人口都呈些微的下滑;民國71年到73年則不但連續3年都有成長,還在73年寫下1,617人的最高紀錄。民國74年以後嵵裡的人口逐漸減少,當年還有1,592人,79年減少為1,495人,85年再減少為1,391人,到民國94年有1,352人(表2-1)。
-
位置與空間變化
-
嵵裡里東鄰井垵里,西接風櫃里,南與虎井桶盤兩嶼隔海相望,北方瀕臨馬公南灣測天島前寮里相對。地形東西長、南北窄,地勢由西北向東南緩緩傾斜。聚落位於今201號縣道南側的海邊,前面(南面)有一片白色的貝殼沙灘;早期居民都在沙灘上從事牽罟漁業,民國55年(1966)鎮公所在沙灘西端闢設的「嵵裡海水浴場」,民國60年(1971)之後逐漸成了一個重要觀光景點。
-
聚落西方有一處海拔32公尺的丘地(俗稱為「大山」),丘地的的東坡有一座風積的小沙丘地形,俗稱為「牛母山嶺」;西側的山谷(青灣)在日治時期被劃為軍事用地,戰後稱為「青灣營區」,由砲兵部隊駐紮(照片2-1)。大山最東端頂部的台地坡下早期也有一處海軍基地(近年已撤離),西北側的潮間帶則有一片可以牽網捕魚的沙灘,在民國60年(1971)左右成了居民丟棄大型廢棄物的垃圾場。
-
201號縣道北側(大山北側)海域戰後曾被劃為海軍陸戰隊的訓練基地(民國八○年代撤防),目前海岸邊還留有一座約有兩層樓高的跳水訓練平台(照片2-2);今國家水產生物種原庫澎湖支庫入口處則有一座方便日軍運補用的小碼頭(居民稱為「南灣橋」),青灣西北方是一處寬約100公尺左右的地峽,日治晚期曾修築一條通往風櫃的車道;民國48年(1959)政府將車道拓寬並舖設柏油路面(洪文源、葉茂生 2005:159),到民國65年(1976)又斥資118,000元加寬以維護行車的安全。13今水產生物種原支庫東側的淺水海域有澎湖珍貴的特有珊瑚分佈,已在民國93年(2004)被政府公告為漁業保護區。
-
嵵裡聚落西北方的紗帽山海拔約45公尺,是澎南地區的最高點。紗帽山東側以前是一處低窪地(俗稱「後井」),後來因為興建嵵裡漁港後港)逐漸被填平。聚落東南方(和井垵里交界處)也有一處地峽,附近原本有許多墳墓民國55年(1966)被劃設為海產加工區之後,才把墳墓遷走闢為「漁工新村」。
-
嵵裡西側的軍事用地佔了全里面積的1/3,為數不多的耕地多位在聚落北方的紗帽山西側一帶(大多建為菜宅),紗帽山南側則是「馬公鎮第一示範公墓」。早期的聚落範圍大約西到姑婆宮東側,北到201號縣道南側(現在的里辦公處附近只有幾戶人家);東到今漁工新村北側,南方瀕海。民國55年(1966)設立漁工新村之後,民宅陸續往東南邊發展;民國70年(1981)左右姑婆宮北邊及後港附近也逐漸出現一些住屋,近幾年已擴展到嵵裡國小東側。
-
早期嵵裡南邊的海岸線大約在水仙宮前面,每逢颱風季節常會發生海水倒灌;民國55年建設嵵裡示範社區時將海岸墊高,闢設成馬路。民國61年(1972)水產種苗繁殖場嵵裡國小東側的201號縣道北岸也興建了海堤(全長約791公尺)。民國68年(1979)聚落南側的海邊道路鋪設水泥路面,民國71年(1982)又陸續在海邊道路外緣(由水產種苗繁殖場到海水浴場門口),修建一條寬90公分,長約687公尺的海堤,到民國76年(1987)8月完工時內側的道路也加舖柏油。14民國80年(1991)10月在水仙宮前修建突堤及廣場(1,687平方公尺),於翌年5月完工,總工程費為6,657,000元(照片2-3)。民國85年(1996)又由省水利局補助5,000,000元,將海堤加寬為42公尺,並在堤防外拋置消波塊。
-
農漁業的發展
-
嵵裡的耕地很少,但是嵵裡到虎井桶盤一帶的海域卻是澎湖最好的鰮魚漁場之一,聚落南岸又有適合發展地曳網的沙灘,所以先民多以漁業維生,婦女則從事零星的耕作和水產製造、補網等工作。根據大正6年(1917)的調查,當時嵵裡的居民有102戶、572人,其中專業及兼業的漁民有204人;全聚落共有26艘漁船(其中有6艘經營到馬公的雜貨搬運),大多從事船曳網(16組)及一支釣,另外還有11組地曳網,年漁獲總值約2,051圓。全聚落的畑地約有18.38公頃,平均每戶只有0.18公頃(約6,545栽),共養24頭牛、199頭豬,平均4.3戶有1頭牛,每一戶養1.9頭豬(古閑義康 1917:70-71)。
-
昭和5年(1930)嵵裡有98戶、628人,其中從事漁撈的有391人,另外還有12人從事水產製造業。全聚落共有34艘漁船,大多從事鰮魚船曳網(11組)漁業,地曳網則增加為13組,全年的漁獲總值約為6,560圓。農業狀況則和大正年間差不多,全聚落的牛增加為34頭,平均2.9戶擁有1頭;豬增加為215頭,平均每戶養2.2頭(澎湖廳水產會 1932:205-206)。
-
戰後初期嵵裡原本有限的農業更加式微,農耕活動只局限在「麵桃礁」到「紗帽嵵」附近的菜宅裡,民國65年(1976)之後這些菜宅也幾乎都廢耕。漁業方面則從民國41年(1952)起逐漸蓬勃發展,到民國65年(1976)左右已經擁有50多艘以捕捉臭肉鰮、小管為主的動力漁船。民國80年(1991)以後漁船的馬力更逐漸加大,有20多艘160匹馬力以上(最大有500匹馬力)的漁港,專門在近海從事拖網、延繩釣流刺網漁業,40餘艘在沿海從事焚寄網的也都有100匹馬力左右。
-
文字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知識建檔|2017-02-21。知識更新|2024-03-17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峙內澳:此澳在鎖管仔澳南,相據五里,可拋北風船十餘艘。

臺灣府志《蔣志》 / 蔣毓英、季麒光、楊芳聲|


嵵裡至媽宮旱路二十里.....


嵵裡汛,砲臺一、煙墩一


又各嶼之中各澳在焉【澳者,就可泊船之處而言】。...一曰嵵裡澳...

臺灣志略 / 尹士俍|


時里澳〈距風櫃尾五里。北風可泊船。至媽宮旱程二十里。〉

重修台灣縣志 / 魯鼎梅、王必昌|


嵵里澳:在廳治南二十里。

續修臺灣府志《余志》 / 余文儀|


嵵里澳(此澳於雍正五年從東西衛分設,北風時可泊船隻))...嵵里社(距廳治陸路一十九里).....凡廈船來台,必以澎湖為關津。從西嶼入,或寄泊嵵里,或媽宮、或八罩,然後渡東吉洋,凡五更至台灣....販賣咸魚往台換雜糧鋪(嵵里社一家、緝馬灣社一家).....

可知本地在清領時期以嵵裏為社名,屬嵵裏澳所管轄。


十三澳詩:四邊無樹浪為花,豬母云趨落水涯(豬母落水,社名)。看褊魚龍思結網,蕩搖星斗快乘槎。石泉(社名)日麗眠黃犢,鐵線(社名)風勁卷白沙。傍島倚垵爰作室,晨星三五是鄰家。


嵵裡汛:系外洋最衝要口。營房三間。煙墩一座。炮台一座。汛兵一十五名。按季派撥千把總一員、戰船一隻,配兵六十名駐防,統轄文良港、風櫃尾二汛。東至陰、陽諸嶼,西至雞籠、桶盤諸嶼,南至虎井嶼,北則陸路距媽宮汛二十五里。


嵵里澳(雍正五年,從東西衛分設。北風時可泊船隻):嵵里社(距廳治陸路一十九里、風櫃尾社(陸路二十二里)、井仔垵社(陸路一十八里)、豬母落水社(北風時可泊船,陸路一十六里)、雞母塢社(陸路十三里)、鎖管港社(陸路十三里半)、鐵線尾社(陸路十二里、菜園社(陸路五里)、石泉社(陸路四里)、前寮社(陸路四里)、虎井社(水程二十里)、桶盤社(水程十六里)


東出廳治東門,四里至石泉社,十三里至井仔垵社,三里至嵵里社,即距大海。


嵵里澳:正額地種十石二斗、溢額地種七斗、首報地種三石五斗、新收地種六石二斗四升。又新收地種一百三十九畝三分六厘九毫四絲四忽(正額大網十二口、首報大網四口、新收大網二口、正額小滬二口、溢額小滬七口、新收小滬一口、正額小網十口、新收小網二口、溢額小繒二口、首報小繒一口、新收小繒五口、正額杉板八隻、溢額杉板二十九只、首報杉扳三十五只、新收杉板五只、正額尖艚一只、新收尖艚一只)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