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08|商業
商店
09|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交通
陸上交通
縣道
───
201號縣道
澎湖縣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同義詞彙|201號線
-
201號線起點在
興仁
(與
204號線
相交),向西南延伸,經
鐵線里
、
五德
、
井垵
、
嵵裡
、
青灣
,抵
風櫃
(
風櫃三官廟
北側)終點,全長10公里597公尺。
民國80年
(1991)
以前原路面寬6公尺至12.8公尺,
民國80年
代後期已拓寬為用地20公尺,路面15公尺。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六)|交通志》
-
201號縣道
-
馬公
經
五德
到
風櫃
的道路部分興修於日治
昭和12年
(1937)
左右,路幅寛約6公尺,是由
馬公
通到
雞母塢山
(在今
五德里
)和大山(在今
嵵裡里
)堡壘(砲台)的軍路。後來又繼續擴修延長到
風櫃
,成為戰後的13條縣道之一,到
民國44年
(1955)
以後陸續舖設3公尺寛的柏油路面;其中由
興仁
起經
鎖管港
、
五德
到
風櫃
段就是今天的201號縣道(謝國興2005a:1-2)。201號縣道在
1990年
代前後經過多次擴建成12.8公尺寛,
民國87年
(1998)
以後又繼續辦理
鐵線社區
出入口、
鎖港
至
嵵裡
路面、
興仁
至
鐵線
路面整修工程,把路面拓寛成15公尺的高級柏油路面(劉丁乾2005:272-273)。
-
資訊引用|
馬公市
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12輯|
2006年
)
知識錯誤回報
完整閱讀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張希文
|
赤崁村
|
人物
金泉泰造船廠
|
竹灣村
|
建築
共合造船廠
|
竹灣村
|
建築
竹灣養殖漁業
|
竹灣村
|
漁業
浮塭燈塔
|
風櫃里
|
建築
福德廟
|
大池村
|
寺廟
日式店屋
|
中央里
|
建築
軍方的電影
|
建築
望安發電廠
|
東安村
|
建築
虎井發電廠
|
虎井里
|
建築
洪就
|
講美村
|
人物
方景雲
|
瓦硐村
|
人物
鎮南廟
|
水垵村
|
寺廟
李王宮
|
水垵村
|
寺廟
西洞尾燈塔
|
水垵村
|
建築
風櫃畜牧發展
|
風櫃里
|
畜牧
中社村
|
中社村
|
聚落
西嶼坪
|
西坪村
|
島嶼
雞籠嶼
|
講美村
|
島嶼
吼門
|
通梁村
|
地名
知識平台|資訊總數
7,086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