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牽罟

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同義詞彙|牽網、地曳網
-
地曳網俗稱為「牽網」或「牽罟」,也是一種很古老的漁法。民國46年(1957),全縣共有64組地曳網,以澎湖本島(南岸)及白沙西嶼望安等島嶼沿岸約1浬的範圍之內,底質都是沙質,水深約10公尺以下的海域為漁場,作業的漁具除了1張曳網之外,還要用1艘舢舨船。
-
地曳網的網具主要由兩段袖網和一個囊網組合而成,網口上、下綱設有浮子及沉子,以便網具能垂掛在海中,同時又能挨著海底拖行。囊網長約12公尺,兩端各接一段袖網,袖網的長度視漁場環境及作業範圍而定,通常都在100到120公尺之間,高度則由囊網口起向外逐漸降低,到最前端大約只有1公尺高,末梢再附結一段約100公尺長的曳網繩,以供拉曳之用。
-
一組地曳網的作業中人數多在10幾人到30人之間,最多的則有50到60個人。作業時除了搭舢舨船出海去下網的人之外,還要有一個在陸上高地觀察魚?的看魚人,其他的人手則平均分成兩組,留在沙灘上準備拉網上岸。當看魚人發現魚蹤,做出指揮的手勢時,漁船先將一端的曳網繩交給岸上的一組人員,然後把船划向外海,一面以半弧形方向前進,一面把網具投入海中。等舢舨船再回到岸邊時,再將另一端的曳網繩交給岸上的另一組人員,然後兩組岸上的人員一面合力把網具拉上沙灘,一面向兩組的中線靠近。等到囊網全部脫離水面時再解開囊網,取出漁獲,一次作業大約要2小時。在白天大約可以重覆作業3到5次,夜間則只能作業2到3次,漁獲以鳁魚、鰹魚、鮪魚及其他雜魚為主。
-
資訊來源|續修澎湖縣志(物產志)
-
牽罟就是使用地曳網來捕魚的漁撈方式,在澎湖又稱「牽網」,只要一張輕型的地曳網及小舢舨即可作業。漁民利用舢舨到海上佈網,當網沉到海底時,岸上的村民齊力將網拉回海邊,便能將底棲的魚類及蝦蟹網起。隨著魚網的慢慢收回,期盼魚蝦入網的心情真的十分有趣。牽罟必須選擇海底平坦、無礁石分布及潮水緩和的地點,如西嶼赤馬小池角村,湖西鄉龍門林投村等,澎南區山水望安鄉東安村等,都是理想的作業地點。
-
數十年前,由於時勢造英雄,牽罟漁法確實盛行一時,為昔日的漁民立下了汗馬功勞,「網腳魚影,網袋飼母子」此流傳一時的民諺可為有力的佐證。可是今日已非昔比,漁撈技術的進步,長年毒魚、炸魚的人為破壞造成漁源枯竭,使牽罟喪失了天時;築港、築堤、填海造陸等破壞了漁場,使牽罟喪失了地利;收穫不穩定,年青人口大量外流,漁村勞動力不足,使牽罟喪失了人和。牽罟也在今日漸漸的落寞,已成回憶空留絕響。
-
文字來源|澎湖縣文化局終身學習網站
-
牽罟倒退行,大肚仔分雙份
-
嵵裡里是澎湖傳統漁業牽罟的良好海域之一,也因此流傳著與牽罟相關的俗諺,「網腳魚影,網袋飼母子。」嵵裡里林山忠於2018年12月9日的舢舨漁業文化口述歷史發表會也提及:「牽罟倒退行,大肚仔分雙份」。
-
牽罟,其漁法是利用漲潮時由舢舨把網具放入海中,圍網兩端繫以繩索由岸上兩端的人群合力將網具以倒退拉行的方式往岸上移動,網中的漁獲,則由參與牽罟的人一份數分配。「大肚仔分雙份」,懷孕的婦女連同腹中胎兒可向管帳之人登記分配兩份漁獲。
-
傳統社會裡,婦女參與社會或經濟活動常受到限制與壓抑。例如,《大清律例》:凡私家告天拜斗,焚燒夜香,燃點天燈七燈,褻瀆神明者,杖八十。婦女有犯罪,坐家長。若僧道修齋識醮而拜奏青詞表文及祈禳火災者,同罪,還俗。若有官及軍民之家縱令妻女於寺觀神廟燒香者,笞四十,罪坐夫男。無夫男者,罪坐本婦。其寺觀神廟住持及守門之人,不為禁止者,與同罪。
-
從《大清律例》律法可知:婦女不可入廟燒香,違者,不僅婦女受罰,男性家屬也必須受到連坐法的處分。《澎湖廳志》即記載清代澎湖瓦硐的士紳方景雲不許婦女入廟焚香,而成為地方美談。流傳於民間的善書同樣支持著這種觀念與思想。《文昌帝君功過格》:「縱婦女出門遊戲燒香十過」、「縱婦女入廟五過」。禁止婦女參與宗教活動,不僅是父權社會對女性的歧視,也是基於女性「身體不潔」所作的限制。早期也有澎湖漁村的漁民對於婦女搭乘其船隻多所顧忌,深怕婦女身體的「不潔」造成漁船的污染,以致魚群不敢靠近。因此,有婦女欲搭乘船隻,該婦必須在船頭燃放鞭炮去除不潔後,始能搭乘。
-
牽罟,凡是參加拉網的人,無分男、女、老、少都可以參與分得漁獲,懷孕的「大肚仔」 更可分得雙份,母子均霑。早期臺北三芝、石門、金山之牽罟組織,當罟內會員有人不幸逝世,所有罟內也都會岀一份豐厚奠儀,並派人至喪家幫忙。
-
老吾老以及人之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牽罟」,有仁愛心與社會關懷的傳統漁業。
-
作者|許玉河老師
-
牽罟的故事
-
臺灣澎湖各地皆有牽罟的漁法,以澎湖為例,西嶼鄉外垵內垵望安鄉東安湖西鄉林投龍門馬公市山水嵵裡等。澎湖有垵的地名,大抵都可以進行牽罟。牽罟的由來,卻有個頗傳奇難信的故事。此故事刊載於1990年6月號之《臺灣風物》,作者陳登風,<傳統的漁撈業─牽罟>,陳登風所採錄的故事位於台南港仔西,其大意如下:
-
很早以前有一名「兌船」(即在船上工作)的人,有一天在船上得病。由於船上缺乏療病藥物,以致病況逐漸加重。當船行經一座兌船人均稱作無人島的孤島時,他向船頭家懇求讓他至島上尋找藥草治病。獲船家應允讓他上岸,並給他一些器具及一塊絲綢布,囑他要妥慎保管此布,日後該船會回到此地找尋他,到時候要他豎起這塊綢布作為聯絡的旗號。他上岸後,便開始找到幾樣藥草搗碎服下。
-
不久,他感到非常疲憊昏昏欲睡,便躺在地上睡起覺來。待醒過來時,發現自己躺在一處山洞裡,旁邊放置著許多野果。再仔細往周邊一瞧,發現離自己不遠處有一隻體形與他一般高大的母猿,他非常驚駭,但見這隻母猿並無傷害他的舉動後,才漸漸放心下來。經過判斷後他大致知道,一定是他昏睡過去時,被這隻母猿經過發現,把他救回山洞裡。而他的病也在吃了母猿所摘取回來的野果後逐漸痊癒,於是他就同該隻母猿居住在這個山洞裡,不久竟與該母猿產生情感,後來這隻母猿竟產下一個孩子。與母猿生有一個小孩的兌船人,一直沒有忘記船頭家向他說的話,每天均不時留意著昔日上岸處的海上。有一天,他發現有一隻船停在他昔年上岸處不遠的海面,他立刻拿出該塊絲綢布繫在一根長樹枝上,抱著小孩跑到海岸邊擺動旗號,只一會兒便見這隻船一直朝岸邊靠過來,他清楚的看到船頭家和昔日伙伴,便很快上船,船掉頭開始離開。
-
這時候那隻去摘採野果的母猿回來,剛好看到這情形,立刻追到海灘躍入海中要追趕船隻,惟只追趕了一段距離後,這隻猿母在一陣掙扎後沉入海底。
-
被父親從無人島上帶回家的這名小孩,童年時代在和鄰居小孩讀書、玩耍時,人家都嘲笑他「無母仔子」。因此,他屢屢向他父親問起母親情形,每次父親總是編造一些謊話來搪塞。到了他長大成人後,他仍舊不時向父親詢及其母是誰的事情,有一天父親在他長時期的追問之下,終於告訴他事實的真象。他聽後非常傷心,向父親表示,要到無人島處撈尋其母親的骨骸加以安葬。惟事隔這麼多年,是否可以達成心願,未必可以期待。但他執意一試,以報其生育之恩。父親在一份內疚及感動之下,應允要與他共同完成此事。
-
於是,父子倆開始想要用什麼方法來撈獲在海底的這些骨骸。在不斷的思考下,終於想出一個方法。他們先是請人編織了一張很長的網,及一大堆繩索。然後,再雇用一批人乘船到無人島其母溺沉處海域,把繩索與網繫接佈放入海中,然後回到岸上指揮受雇的人牽拉繩索收網上岸,冀望依此方法能夠「罟」到其母骨骸。可是,接連幾天的工作,牽罟上岸的網內並未發現有其母骨骸。倒是「罟」起了許許多多的魚類,此現象觸發了受雇人學習的興緻,回來後即開始沿用此種方法來捕魚的方式,稱為「牽罟」。
-
我們應該傳述屬於澎湖牽罟的故事─地方記憶的共筆。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17-11-02。知識更新|2024-01-23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

影像分類:漁業  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影像分類:漁業  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影像分類:漁業  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影像分類:漁業  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影像分類:漁業  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影像分類:漁業  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