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山國小記錄

2023中山國小記錄|拍攝日期:2023-12-31(星期日)

中山國小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隱藏資訊

同義詞彙|中山國民小學、中山國民學校
-
中山國民小學前身是創設於民國37年(1948)3月1日的「海軍第二造船所員工子弟學校」,翌年9月成立小學部並附設幼稚園;民國39年(1950)7月,奉海軍總司令部核准為「海軍子弟學校第二分校」,翌年更名為「海軍總司令部附設澎湖小學」。民國44年(1955),學生有男生155人、女生164人,共319人;民國53年(1964),學生增加到434人;民國54年(1965)8月,奉令改制為「澎湖縣馬公鎮中山國民學校」,移交給地方政府管理。同年,接收原來石泉國校學區的案山里學童,學生數劇增近2倍,有856人;100次年,新校舍落成,遷入現址上課;民國57年(1968),更名為「澎湖縣馬公鎮中山國民小學」。
-
中山國民小學屬偏遠地區學校,學區原來涵蓋案山里全里,但是其中有三個鄰因為鄰近新成立的文澳國小,而和東文里的16至18鄰一起劃為該校和文澳國小的自由學區。該校規模在民國56年(1967)之後逐漸縮減,民國92學年度,編制6班,有學生119人、教師10人,每班平均學生人數為19.83人。
-
文字來源|續修澎湖縣志(教育志)
-
中山國民小學的前身是民國37年(1948)3月1日利用日治時期的兵曹官舍成立的「海軍第二造船所員工子弟學校」(位在海軍軍區內),翌年9月成立小學部並附設幼稚園。民國39年(1950)7月奉海軍總司令部核准為「海軍子弟學校第二分校」,翌年再更名為「海軍總司令部附設澎湖小學」,習稱為海軍子弟學校。民國44年(1955)11月曾接受縣政府補助校舍整建工程(澎湖縣政府 1955:133);當年有學生319人,到民國53年(1964)改制前又增加為434人。
-
案山里本來屬於石泉國民學校的學區(學生到該校上課),民國40年(1951)11月以後案山里的學童才改到石泉國校東文分班上課;民國42年(1953)3月石泉分校停辦,學童又回到石泉本校上課,後來經家長一再反應,才在民國49年(1960)設立石泉分校,供案山東文西文3里的學童就讀(林文鎮 2005b:91)。
-
民國54年(1965)海軍子弟學校奉令移交給地方政府管理,由海軍協助遷建到案山里海光五村101號(現在的棒球場處)改名為「馬公鎮中山國民學校」;並接收石泉國民學校案山里學童,住在軍區內的學童有軍方的交通車接送,共有學生856人、教師21人。28民國57年(1968)改制更名為「中山國民小學」;後來發現該校校舍有嚴重缺失,必須全面整修,幾經檢驗會勘後,縣政府決定後移重建;於民國73年(1984)遷建到東北端(原址改建為澎湖縣棒球場),校址才改為案山里25-6號。。
-
中山國民學校的學區只有案山一個里,學校規模從民國56年(1967)之後就逐漸縮減。民國57年(1968)改制更名為「中山國民小學」;後來發現該校舍有嚴重缺失,必須全面整修,幾經檢驗會勘後,縣政府決定後移重建;於民國73年(1984)遷建到東北端(原址改建為澎湖縣捧球場),校址才改為案山里25-6號。民國86年(1997)文澳國小成之後,案山里鄰近東文里的3個鄰已被劃為中山和文澳國小的自由學區,94學年度(2005年)編制有6班,教師10人、學生119人。
-
文字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知識建檔|2019-09-14。知識更新|2023-12-31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