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衛生
醫療院所
公衛醫療
環境衛生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警政
財稅
基建
軍事
遊憩
09|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影像分類:
寺廟廟宇
2023懋靈殿記錄|
拍攝日期:2023-10-25(星期三)
知識分類|
類:
宗教
寺廟
道廟
區:
馬公市
興仁里
興仁里寺廟
時:
1733
(雍正11年)
時:
清領時期
雍正
雍正寺廟
───
懋靈殿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聯絡資訊|
▲隱藏資訊
地址|
880馬公市興仁里13號
興仁里
的公廟懋靈殿位於今
興仁里
13號,創建於清
雍正11年
(1733)
,坐北朝南,原名朱王廟,曾在
光緒11年
(1885)
重修。
民國37年
(1948)
廟中的普善堂
扶鸞
由玉皇大帝賜封「懋靈殿」新名,主祀朱府王爺、副祀關聖帝、二恩主、玄天上帝、神農大帝、孚佑帝君、封府元帥、註生娘娘、福德正神等。
民國38年
(1949)
曾升高改建過一次,
民國57年
(1968)
再次重修,
民國76年
(1987)
又重建為二樓建築,於
民國80年
(1991)
入火安座。
-
民國36年
(1947)
懋靈殿(當時仍然稱為朱王廟)曾開設「肇新社普善堂」,翌年著造《啟化珠璣》善書1部,
民國47年
(1958)
再著造1部《普化真經》(許玉河2004:124)
-
興仁
懋靈殿所設的5個
營頭
之中,東營位在
興仁國小
操場西南角約20公尺處,北營在
興仁里
1-4號民宅東南約2公尺處,西營在
興仁里
54-2號西側15公尺處,南營在
興仁里
114-9號「陶兵民宿」西南約350公尺處,中營在
興仁里
55-3號東北約30公尺處。5個
營頭
從設置以來都沒有變遷過位置,但是由於聚落範圍不斷向外擴展,大約在
民國40年
(1951)
曾經在目前的中營東北方增設一個小北營;
營頭
的形式起初只以竹符插在地面做為象徵,
民國75年
(1986)
才改成小廟的型式。今第七岸巡總隊(
興仁
1-30號)東邊興建了四排住宅之後,
民國90年
(2001)
又應居民的要求,在原來中營的東北邊(
興仁里
1-50號東方約15公尺處)增建一個小中營;小北營則因為位在小中營東邊,方位上已經不對而改成小東營。據說
興仁
本來還有一個
營頭
,位在
興仁里
45-5號圍牆大門的南邊,因為佔用到45-5號的土地,在房屋重建時已被拆除。
-
資訊來源|
馬公市
各里叢書(寺廟篇)
知識建檔|2017-03-14。知識更新|2024-11-26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九輯興仁里烏崁里
|
第42頁
區內知識|
▲隱藏連結
懋靈殿重建落成碑記
|
解嚴後
|
興仁里
|
文物
知識相簿|
2018懋靈殿記錄
67
張影像
2019懋靈殿記錄
3
張影像
2023懋靈殿記錄
5
張影像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隘門辨務署
|
明治
|
隘門村
|
行政機關
大山澳務署
|
明治
|
興仁里
|
行政機關
湖西庄役場
|
日治時期
|
湖西村
|
行政機關
日治時期的戶政
|
日治時期
|
戶籍
白沙郵局
|
戒嚴期
|
赤崁村
|
郵政
西嶼郵局
|
戒嚴期
|
池東村
|
郵政
東石垃圾掩埋場
|
解嚴後
|
東石村
|
掩埋場
紅羅垃圾掩埋場
|
解嚴後
|
紅羅村
|
掩埋場
第六公墓納骨堂
|
解嚴後
|
中西村
|
公墓
手拋網
|
傳統漁法
望安鄉姓氏分布
|
望安鄉
|
祖籍與姓氏
二戰後移民潮及姓氏分布
|
戒嚴期
|
祖籍與姓氏
日治時期日人移民及姓氏分布
|
日治時期
|
祖籍與姓氏
清代移民及姓氏分布
|
清領時期
|
祖籍與姓氏
清領前移民及姓氏分布
|
明代
|
祖籍與姓氏
16世紀末澎湖最早的氏族
|
萬曆
|
祖籍與姓氏
東衛石雕公園
|
解嚴後
|
東衛里
|
公園
白沙郵局
|
戒嚴期
|
赤崁村
|
郵政
西嶼郵局
|
戒嚴期
|
池東村
|
郵政
郵政大樓
|
戒嚴期
|
長安里
|
郵政
平台知識總數
7,366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