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懋靈殿記錄

影像分類:寺廟廟宇  2023懋靈殿記錄|拍攝日期:2023-10-25(星期三)

懋靈殿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隱藏資訊

興仁里的公廟懋靈殿位於今興仁里13號,創建於清雍正11年(1733),坐北朝南,原名朱王廟,曾在光緒11年(1885)重修。民國37年(1948)廟中的普善堂扶鸞由玉皇大帝賜封「懋靈殿」新名,主祀朱府王爺、副祀關聖帝、二恩主、玄天上帝、神農大帝、孚佑帝君、封府元帥、註生娘娘、福德正神等。民國38年(1949)曾升高改建過一次,民國57年(1968)再次重修,民國76年(1987)又重建為二樓建築,於民國80年(1991)入火安座。
-
民國36年(1947)懋靈殿(當時仍然稱為朱王廟)曾開設「肇新社普善堂」,翌年著造《啟化珠璣》善書1部,民國47年(1958)再著造1部《普化真經》(許玉河2004:124)
-
興仁懋靈殿所設的5個營頭之中,東營位在興仁國小操場西南角約20公尺處,北營在興仁里1-4號民宅東南約2公尺處,西營在興仁里54-2號西側15公尺處,南營在興仁里114-9號「陶兵民宿」西南約350公尺處,中營在興仁里55-3號東北約30公尺處。5個營頭從設置以來都沒有變遷過位置,但是由於聚落範圍不斷向外擴展,大約在民國40年(1951)曾經在目前的中營東北方增設一個小北營;營頭的形式起初只以竹符插在地面做為象徵,民國75年(1986)才改成小廟的型式。今第七岸巡總隊(興仁1-30號)東邊興建了四排住宅之後,民國90年(2001)又應居民的要求,在原來中營的東北邊(興仁里1-50號東方約15公尺處)增建一個小中營;小北營則因為位在小中營東邊,方位上已經不對而改成小東營。據說興仁本來還有一個營頭,位在興仁里45-5號圍牆大門的南邊,因為佔用到45-5號的土地,在房屋重建時已被拆除。
-
資訊來源|馬公市各里叢書(寺廟篇)
知識建檔|2017-03-14。知識更新|2024-11-26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