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鸞堂的組織

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扶鸞是善堂最重要的活動,因此善堂的組織也是以分擔扶鸞的任務為主。扶鸞的工具昔稱「木筆沙盤」,即是以一呈Y字形的桃枝,在其尾端加綴一小截柳枝為筆頭,扶鸞時意識進入恍惚狀態的正鸞手以右手扶桃枝之左杈,意識清醒的副鸞手則以左手扶右杈,助正鸞手穩定木筆;神靈降壇時木筆即能在神案上之沙盤寫字,以傳神意。惟近年大多數鸞堂都改用帆布為乩盤,以免除須不斷拂去沙上文字之勞。
-
正鸞為鸞壇的靈魂,心須選擇品德端正,體格強壯者,教育程度之高低則未限制,為取信信徒,在可能的狀況下,甚至故意選擇不識字者充任。獲選之人必須具有堅定的信心,強烈的學習興趣,才能學成。但有人雖具有上述條件仍不能學成,信徒咸認為這是與神無緣之故,但大多認為「元靈」比較弱,八字較輕者易訓練成功,而元靈強、八字硬,或命中帶魁罡者不易訓練成功。正鸞手人選通常由堂主推荐,立誓受訓成功後,願終身為神效勞。正鸞手須經過前輩鸞手的訓練,訓練過程須歷七七四十九天,由本廟主神「上稟金闕」,頒發開訓日期,並指定「教鸞童子」(傳說「南天」有一「教鸞團」)。隨即安置教鸞童子神位,開始訓練,受訓期間要持齋吃素,但並不閉關,白天照常工作,晚間不得回家,必須前往寺廟內學習靜坐、唸咒、讀經,務必清心寡慾,清除濁氣,上天的神靈才會降臨,快者一週,神靈就會投其身,慢者半年才會投身。訓練時先教導其他堂生誦唸降神咒,受訓者在咒語聲中慢慢有所感應,最初階段身體及手持之乩筆僅有微弱的晃動,以後依訓練的進展,乩筆之動作逐漸加大,又進步至乩筆開始在乩盤上繞圈,再逐漸能夠書寫完整的字、句;期間訓練者依狀況密授其修練心法,以至於成。原則上訓練半年不成功,則予放棄。否則會神經失常。正鸞若不守堂規(例如破戒飲酒),會遭神罰,在扶鸞時以桃枝柳筆自擊頭部。
-
新鸞手訓練成功後,從此可以脫離「師父」,自行在乩壇中宣示神諭。擁有鸞手的善堂,可以透過鸞手乩筆著造善書,宣揚其宗教理念及推展其信仰。同時亦可開壇接受信徒的求問,為信徒解決疑難雜症。鸞手在臨壇時亦是由其他堂生在旁誦唸降神咒,神明才能附身,使其進入恍惚狀態,開始透過乩筆的書寫,傳達神明的旨意。
-
澎湖的信徒對於正鸞生之要求較嚴,咸認正鸞必須進入無意識狀態,神靈才會投入其身,傳達神明的旨意。如正鸞意識維持清醒,在出乩文時難免加入己意,假傳神旨,偽言惑眾。故以信徒在正鸞背後,口中默念請示事項,而正鸞能飛鸞正確示覆信徒所請示之迷津者,視為真正的神明替身。加入善堂的婦女一律都稱信女,僅能參加聚會,並無特別的職務負擔;加入善堂的男性稱為堂生,僅有男性的成員能在扶鸞時有專司的職務。堂生的職務分配除正鸞手之外,大都配合其人之專長,通常識字者可充唱鸞、錄鸞等職,不識字者可充副鸞、請鸞等,口才良好者可充宣講,依適才適性原則擬派適當職務,然後「稟報」神明核派,據說神明所指示的也大都能符合個人之興趣專長。
-
善堂的組織隨著時代的不同而有若干變更,例如澎湖成立最早的一新社樂善堂,創堂時因司全廳性的宣講工作,故組織甚為龐大,設董事兼堂主、知客生、正鸞生、幫鸞生、副鸞生、唱鸞生、錄鸞生、迎禮生、行禮生、謄錄生、請鸞生、效用生、督講生、司講生、宣講生、助講生等十六個職位。現今該堂已不再做全縣性的宣講工作,組織縮小,僅設堂主、副堂主、正鸞生、副鸞生、唱鸞生、錄鸞生、請鸞生、司香進茶生、效勞生、宣講生等十個職位而已。
-
民國58年(1969)成立之三官殿自新社三善堂則設正堂主、副堂主、總理堂務、督理堂務、監理堂務、副監理堂務、副總董事、協理堂務、佐理堂務、正鸞生、副鸞生、總校正生、督唱錄生、唱鸞生、錄鸞生、謄錄生、司香進茶生、司香迎送生、效勞生、宣講生等二十種職位。
-
基本上除領導全堂的堂主及正鸞手與副鸞手外,扶鸞時必須有唱鸞生在鸞手之側,高聲唸出鸞手所書之乩字,錄鸞生則聞聲下筆,將神意逐字錄下,其餘的職位則可依各堂之善信人數自由增減。全澎湖最興旺的善堂馬公南甲海靈殿兼善堂目前已經摒棄傳統的善堂組織型態,而另立新規。該堂的組織是以「七子」為核心,及堂主、副堂主,以及內堂、外堂、普善、總務、企畫主務各一人,七子再指定十二部、三團、三會之召集人;十二部是鸞務部、濟世部、司禮部、祭典部、宏道部、慈善部、堂籍部、庶務部、出納部、會計部、編審部、交誼部;三團是文康團、誦經團、服務團;三會是堂務研究會、集鸞聯盟會、訪道勵善會。
-
從上列組織可得知兩種現象:其一,澎湖善堂的組織,舊有者由於機能縮小,由繁而簡,而新設者由簡而繁,其原因可能係入堂者日眾,而且參與意願較前為高,為了堂務發展及滿足成員的參與意願,乃盡量分派適當職務,以維繫其向心力。其二,組織隨實際需要而適當調整,一新社樂善堂成立時,必須派人到澎湖各地宣講,乃有督講生、宣講生、助講生等之設置,其後不再做是項工作,已裁去督講生、助講生等。自新社僅在堂內對信徒宣講,所以自始即僅設宣講生。
-
文字來源|續修澎湖縣志(宗教志)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