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寮村紀錄

影像分類:村里地標  2024北寮村紀錄|

北寮村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同義詞彙|奎璧港、北藔、北寮鄉
-
本村之村名原本與南寮合稱,清中葉始分開為南、北兩個聚落,《澎湖紀略》的載記可為明證,南方聚落仍稱「奎璧港(社)」。北方聚落則開始獨立成為「北寮(社)」,此乃北寮村地名之始。地名名稱由來請參見南寮村聚落地名由來部分。
-
本村居民姓氏以許姓蔡姓洪姓為主,祖先來自金門及泉州。南、北寮在分開為獨立的兩個社區之前,居民大部分集中在南方聚落。日治時期稱為南寮澳北寮鄉,隸屬澎湖廳湖西出張所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與南寮村合併,稱為「南寮村」,民國54年(1965)本村乃自南寮村獨立出,稱為「北寮村」迄今。民國65年(1976)開始從事社區發展,在政府及當地居民通力合作下,使聚落朝向現代化社區的目標邁進。本村因為三面環海,漁業發達,旱田較少,農業以栽種花生蕃薯為主,皆以自用為主,蔬菜多已不種植,以購買為主。東南方有一沙灘延伸到南寮村北方,闢為公墓區。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
北寮村位處湖西鄉東北側,東、西、北三面濱海,南面接鄰南寮村。本村之村名原本與南寮村合稱,始見於明末清初《靖海紀事》,曰「龜壁港」(施琅,1683:58)。後來因音同,出現多種寫法,如「奎璧澳」(這個寫法最多,故以此稱為代表)、「奎璧港」、「圭璧港」、「奎璧澳」、「龜璧港」……等,將近百年後的清中期,因分開為南、北兩個聚落,專指南方聚落,北方聚落則稱為「北寮(社)」(胡建偉,1771:34),此乃北寮村地名之始。南、北寮在分開為獨立的兩個社區之前,居民應大部分集中在南方聚落。
-
北寮聚落在清季地方自治隸屬於奎璧澳內,稱為「北寮社」,清末晚期亦稱北寮鄉,日治初期則稱為「北鄉」,大正9年(1920)街庄改正之後,成為湖西庄內的大字單位「北寮」。戰後,澎湖縣政府民國35年(1946)成立,將其納入湖西鄉的管轄區,並與原本的南寮聚落合併,成為「南寮村」。民國54年(1965)5月,從南寮聚落獨立為「北寮村」迄今。
-
北寮村行政面積為64.3073公頃,民國98年(2009)8月時編有7鄰,全村計有118戶,以許(34戶)、蔡(34戶)、陳(20戶)、洪(17戶)為戶長主要姓氏,另有王(5戶)、李(2戶)、趙(2戶)、辛、周、柯、曾(以上皆1戶)等姓的戶長;村內有男性197名、女性167名,共計364人。26十四號鄉道縱貫此二村(到北寮是終點)。居民分佈在奎璧山西南山腳,西側緊鄰漁港。因為三面環海,漁業發逹,旱田較少,東南方有-沙灘延仲到南寮村北方,闢為公墓區。
-
文字來源|湖西鄉志(上冊|2010出版)
-
「北寮社」由洪、許、蔡、王、陳5姓組成,其中洪、許、蔡、陳4姓由金門遷來,王姓原籍不詳。
-
社內區分為「東寮」、「西寮」、「下寮」3個小區域。
-
昭和時期全社共有三合院45間,包括東寮7間、西寮31間、下寮7間。
-
以姓氏別之:田後洪5間、紅羅罩洪1間、許氏15間、蔡氏10間、王氏3間、陳氏11間。其中洪、蔡2姓居西寮王姓居下寮,陳姓則分居東寮西寮、下寮,許姓西寮、下寮。
-
資訊引用|湖西鄉志(社會篇)、蔡光庭老師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資訊

龜壁港澳;在湖東澳東北,相距三里許。不時有龜O進港字卵。故名。

臺灣府志《蔣志》 / 蔣毓英、季麒光、楊芳聲|


一曰龜壁港澳在大山嶼之東北龜壁山前。自龜壁港至風櫃仔尾,有三十里。

臺灣府志《高志》 / 高拱乾|


一曰龜壁港澳在大山嶼之東北龜壁山前。自龜壁港至風櫃仔尾,有三十里。

重修臺灣府志《周志》 / 周元文、宋永清|


奎壁港腳至媽宮旱路二十六里


圭璧港〈在果葉仔北二里。又北三里即圭璧山。臨海多生句黽鼊。距媽宮東北二十五里。〉

重修台灣縣志 / 魯鼎梅、王必昌|


奎璧港澳:在廳治東北二十五里。

續修臺灣府志《余志》 / 余文儀|


奎壁澳:北寮社(距廳治陸路二十三里)


奎壁澳:北寮社(陸路二十三里)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