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媽宮三甲與闔澎三大公廟

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清代媽宮社有三甲,分別為東甲南甲北甲。「東甲好筆尾南甲好櫓尾北甲好龜粿」的俗諺,也反應媽宮三甲社會經濟發展的特色。其次,天后宮觀音亭城隍廟號稱三大古廟,係闔澎所共同敬奉之三大公廟,過去由馬公三甲輪流管理各廟,各甲角頭廟之管理委員會,每年輪流兼管以上三廟。
-
媽宮三甲形成於何時?與上述媽宮三甲俗諺和闔澎三大公廟彼此之間有無關連,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幾方面來探討。
-
媽宮三甲之地名,乾隆朝的《澎湖紀略》與道光年間的《澎湖續編》均未記載。《澎湖廳志》始云:「澎湖各澳八十餘社,惟媽宮一社分為東、南、北三甲,人煙稠密」。同治13年(1874)臺灣爆發牡丹社事件,媽宮紳士黃步梯、郭朝熙等,捐募三甲、壯勇二百名,備置號甲送點。郊戶黃學周等,亦募勇七十名,在媽宮巿設局訓練。從上述兩則媽宮三甲的文獻紀載,媽宮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最遲於清代、咸豐同治年間已有三甲的分法。
-
其次,「東甲好筆尾」意指東甲文風鼎盛,指標人物為郭鶚翔鄭步蟾郭鶚翔媽宮東甲人,同治9年(1870)庚午科舉人,文石書院」第35任山長。鄭步蟾媽宮東甲人,13歲中秀才,22歲赴鄉試中舉,隨即被任為文石書院山長。兩人同樣活躍於同治年間南甲靠近媽宮港,居民大多有一身搖櫓的好功夫,故云「南甲好櫓尾」。北甲因此地早年清朝班兵所建的媽祖館、銅山館建在這一帶,因而吸引不少銅山籍的糕餅師傅前來定居,盛興餅店即創立於同治3年(1864)。綜而言之,「東甲好筆尾南甲好櫓尾北甲好龜粿」的俗諺,也應形成於同治年間以後。
-
第三,媽宮三甲各有一角頭廟,分別為東甲北極殿南甲海靈殿北甲北辰宮。此三座廟宇的發展歷史,也各不相同。東甲北極殿清代稱真武廟,《臺灣縣志》言建於康熙29年(1690),為三甲中最早興建的廟宇。南甲海靈殿根據廟中的碑記,蘇府王爺於道光17年(1837),從金門分香而來,初為神明會的形式,到同治3年(1864)才興建海靈殿北甲北辰宮最晚,肇建於明治32年(1899)日治時期
-
第四,就闔澎三大公廟的歷史而言,依序為明末稱為娘娘宮的天后宮1690年薛奎所倡的觀音亭乾隆42年(1777)謝維祺創建的城隍廟城隍廟創建之初,謝維祺即延聘僧侶住持管理城隍廟與執掌西嶼燈塔道光12年(1832)澎湖大饑,周凱時任興泉永道,奉旨查賑。在澎湖期間,周凱有詩<贈媽祖宮住持轉文>,天后宮內的石碑亦有法號信昭的住持僧管理。觀音亭的情況雖然不明,這三座官方色彩濃厚的廟宇,於清代大部分時期可能都是由官方聘請僧侶主持管理廟務,而非地方的保甲或澳甲。
-
綜合上述,闔澎三大公廟由媽宮三甲輪流掌管,應在清同治年間,甚至於日治初期1899年北辰宮成立以後。明治41年(1908)台灣日日新報報導:「澎島例年,媽宮城隍廟普度,原定陰曆七月三日,三町輪當董理」。三町及為媽宮東甲南甲北甲。該年由南甲值董,並於廟口搭劇檯一所,南甲甲內新選之梨園子弟,學成八美圖全齣,登檯演唱,檯下萬頭攢族。北甲東甲也不甘示弱,各學成一班,訂於九日與十三日,在各自甲內的廟口演出。從此則報導,三甲輪掌闔澎宮廟已行之有年。
-
三甲輪流掌三大公廟的情形,於二次戰後甚至引起政府的關注。民國59年3月3日蔣祖武縣長會同民政局及全體縣議員,各鄉鎮民代表會主席、副主席及三寺廟各代表五人,於縣府禮堂召開三寺廟管理人改選會議。因三寺廟屬于全縣性,且為無合法信徒之寺廟,大家意見紛歧。尤其對管理辦法、管理人之產生及其財產管理,意見分歧。在多方協調之下才由郭振家、許瑞慶、鄭能守,分任城隍廟觀音亭天后宮之管理人,任期為六年。
-
依據余光弘的研究,民國75年(1986)正月6日,三甲在城隍廟作例行性年度集會,本來應同時進行上接下流,三甲頭移交三廟之管理權,但會中有人提議年年交接之弊,遂有人提議即自該年起各甲固定管理一廟。在與會人士同意下,並經神前擲筊獲准,東甲負責城隍廟南甲負責天后宮北甲負責觀音亭
-
媽宮三甲從清代方志來看,最遲於清代、咸豐同治年間已有三甲的分法,也因此產生「東甲好筆尾南甲好櫓尾北甲好龜粿」的俗諺。伴隨著媽宮三甲社會經濟的發展,由三甲輪掌闔澎三大公廟─天后宮觀音亭城隍廟也可能創立於同治年間,或是日治初期1899年北辰宮成立以後。民國75年(1986),行之百年歷史的三甲輪掌闔澎三大公廟,也因時代社會變遷於焉化上句點。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19-03-26。知識更新|2019-04-06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