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甲園碑

影像分類:石碑  南甲園碑|拍攝日期:2019-04-24(星期三)

南甲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同義詞彙|海上計程車
-
早期航行於台灣、大陸間之帆船,有時到澎湖避風、給水、或到澎湖海域附近捕魚、經商做小生意,皆是由海頭泊岸登陸,由於大船無法泊岸(當時無碼頭),只能落碇停靠於海口,然後仰賴舢舨接駁運送上岸。所以這一地區的人由於濱靠海邊依靠搖櫓(划槳)舢舨謀生的人非常多,而且泰半從事漁船捕魚等粗活工作,如釣魚、海上接駁等,故從小養成人人皆會搖櫓,因此有「南甲好櫓尾」之稱,又有「海上計程車」之稱。是當時出入澎湖必經之地,也是最繁華熱鬧的地區。
-
文獻引用|《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
-
媽宮社之三甲頭:媽宮社自雍正時代因人口增加聚落擴大即已成為東、南、北三甲。並為信仰及團結,即有「角頭廟」。如於康熙二十九年(公元一六九〇年)所建之北極殿即為東甲之角頭廟。於道光十七年(公元一八三七年)建成之海靈殿即為南甲之角頭廟。光緒廿一年(公元一八九五年)建立之北辰宮即為北甲之角頭廟如此媽宮社自然形成三個聚落。據余光弘著「馬公寺廟與市鎮的發展」云「馬公俗諺:『東甲好筆尾南甲好櫓尾北甲好龜粿。』此乃稱東甲附近居民文風盛,南甲居民,多郊商船戶澳民,北甲是餅餌店集中處,紅龜、發粿等等做得最好」。
-
文字引用|馬公市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