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北甲宮
-
馬公北甲北辰宮的歷史
-
馬公北甲北辰宮肇建於
1899年,其前身為一神明會組織。庚子年
(1900)<北辰宮
落成碑記>言「……塑余像者僅只二十二家享爾,祀者不覺四十餘載。時未有廟堂,年年過家越宅……。」
1899年(己亥),在
北甲居民、
媽宮郊商等合力下,於
總鎮署西側卜地建廟,
1900年完工。同年8月20日,獲得澎湖廳長高津慎的<廟宇建設許可報告>,該報告明確記載北辰宮主神為朱府王爺。二次戰爭期間,北辰宮受盟軍砲火波及毀損,遂於
民國36年(
1947年)重建,
民國38年(
1949年)增建四棰停。
民國40年(1951)<北辰宮重修碑記>,說明此神明會為前清鄉紳
黃濟時所組成。
民國70年(1981)由
澎湖縣政府所編印之《澎湖》對北辰宮又有進一步的描述:「……而台澎係屬海島,所以歡迎千歲之舉,較其他為甚。就中最出名者,係南鯤鯓五府千歲。聞於前清時代曾出巡至澎,假天后宮為行台,故三甲(南、北、東)民丁俱皆竭誠辦理行台事項。回鑾以後因欲留念,並答謝神恩起見,有
黃濟時等廿餘名組成神明會,雕塑朱王金身輪流奉祀四十年之久。」
民國74年(1985)北辰宮再次改建完工,為現今所見之廟貌。
-
綜合上述北辰供相關的文獻與碑記,北辰宮的前身為
北甲鄉紳
黃濟時創立於
1860年左右之神明會,神明會奉朱府王爺為主神,朱府王爺則來自南鯤身代天府巡遊澎湖後,
黃濟時等人感念神恩而雕塑朱府王爺之金身。
-
澎湖許多寺廟與南鯤身代天府甚有淵源,自19世紀初,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即可能已有出巡澎湖的事蹟。
1922年6月27日《臺灣日日新報》便報導<南鯤鯓王爺>:「南鯤鯓廟代天府五王,其靈顯久已,普遍臺澎。舊清時代,例常出巡台之東西兩沿岸。以及澎島,則用
王船。其他中南北部,則用神輿、旗幟執事。」
1922年8月30日又有<
迎王狀況>:「臺南轄內南鯤鯓及青鯤鯓兩廟王爺,自月前駕船到澎,由北(鎖)管港鄉上陸,遂由該鄉及附近之
鐵線尾、
嵵裡等鄉請入巡游。嗣而
馬公、
文澳、
案山、
宅腳嶼、
烏崁(
烏崁里)、
隘門、
太武等亦皆請到巡迎一週。竝聞
白沙庄等鄉,亦恭請青鯤鯓王爺到廟祀筵,因而擇吉出迎,頗為熱鬧云。」
1922年11月6再以<
迎王近況>提及:「南鯤鯓五王,來澎湖本郡,已經數月。迎者相續不絕,始由
鎖管港鄉帆船紹介而來。起陸後,諸近鄉及
馬公街內迎入。繼則由
烏崁、
隘門兩鄉及
白沙庄、
望安庄全島。竝
南寮、
鼎灣兩澚,終則
文良港、
菓葉及
林投澚等。而以
西嶼庄為止點。幾於無村不有,舉郡若狂。」
1926年6月南鯤鯓廟大祭澎湖島更有以帆船五隻載銀砂石,一隻載建築石料到廟寄附。
-
從
1922年南鯤身代天府來澎湖巡遊,不難想像當時的盛況,並由此留下許多南鯤鯓五府千歲之事蹟。黃文博所著《南鯤鯓代天府與澎湖廟關係之研究》,澎湖諸多寺廟便在
1923年寄附石柱與對聯與南鯤鯓代天府感謝神恩。例如,
大正12年(1923)西嶼庄大池角、
小池角、
外垵村、
二崁村共同敬獻的楹聯:「
西嶼頭三迎法雨,南鯤身四布慈雲」。同年,亦有澎湖北辰宮眾弟子敬謝之楹聯:「島嶼瀠廻廟貌重新北郡,川流悠久神光普照東瀛」。從「
西嶼頭三迎法雨」之句,南鯤鯓代天府曾三次巡遊澎湖。而北辰宮眾弟子敬獻之楹聯,也增添北辰宮朱府王爺來自南鯤鯓代天府於清代巡遊澎湖後,
黃濟時等人雕塑金身的可信度。
-
然而,依據
1972年編撰之《澎湖縣誌人物志》,
黃濟時生於
道光28年(1848),
光緒6年(1880)為郡庠生,卒於宣統元年
(1909)。從上述北辰宮的歷史,
1860年前後成立的朱府王爺神明會,
黃濟時方才12歲之齡,此神明會由
黃濟時倡組而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1978年<澎湖
一新社聖真寶殿重建
落成碑記>云:
同治11年(1872)地方士紳
許棼、
黃濟時、高攀等為期堅固聖諭宣講基礎,特具文上憲獲准公告諭示,可以顯見
黃濟時當時已是青年領袖之一。因此,
黃濟時活躍於
媽宮地區,應當在20歲以後。
-
其次,
1900年<北辰宮
落成碑記>署名為「本藩朱題」,顯係此文源自
鸞堂扶鸞之際,朱府王爺降筆之作。
扶鸞所言之北辰宮歷史,所謂「祀者不覺四十餘載」,或有時間上的出入,不可盡信。第三,南鯤鯓五府千歲集體或個別出巡台澎各地,主要的時機有三歲時巡狩、不定期巡狩和癸亥巡狩等。癸亥巡狩為60年一個周期之巡狩,其時間點為
1683年、
1743年、
1863年與
1923年。職是之故,此神明會若為
黃濟時所創立,有可能是
1863年的癸亥澎湖巡狩,或不定期巡守後再成立。
-
第三,
馬公北辰宮與
菜園里東安宮素有交陪,兩廟主神皆為朱府王爺,而
媽宮北辰宮小法福官,即源自
東安宮。北辰宮朱府王爺是否源自
菜園里東安宮,或是來自南鯤身代天府朱府王爺之巡遊,又是一個問題。北辰宮朱府王爺聖誕為農曆元月十八日,
東安宮朱府王爺壽誕為農曆三月初三日,南鯤鯓代天府朱府千歲生日為農曆八月十五日,三者右各不同。
馬公北甲北辰宮朱府王爺之由來,有代進一步的研究。
-
2008戊子年,南鯤鯓代天府「鯤鯓王」於4月11-15日以大王爺李府千歲為主巡王爺出巡澎湖。澎湖共計有26廟參加,鯤鯓王以
案山北極殿為行宮,
嵵裡水仙宮、
外垵溫王宮則為行台,北辰宮於今亦懸掛
2008年南鯤鯓代天府所贈之「巡狩臺澎」之匾。「鯤鯓王」渡海巡狩澎湖,其影響力持續至今歷久不衰。
-
作者|許玉河老師
-
北辰宮座落於
長安里,它的前身只是一個神明會,主神由神明會的會首年年過家越宅的輪流供奉,約於
明治32年(1899),才建立專廟,主祀朱府王爺,而成為
馬公北甲的甲頭廟,俗稱為
北甲宮。戰後,於
民國38年(1949)增建廟前的四垂亭,
民國70年(1981)拆除重建,改建成兩層式的建築。
-
在北辰宮尚未建立之前,
北甲的居民之間就已經流傳著一個集體的祭祀活動-「
囝仔普」。據說是清朝有一位人稱繼寶伯的年邁兵勇,以販售童玩及零食維生,常與鄰居的小孩一起玩耍。繼寶伯本身具有深厚的拳術基礎,常常裸身任由孩童踢打,以此為樂;有一次,一唐山的走方郎中經過,暗中招來幾名孩童,教他們在與繼寶伯玩耍時,先用一桶冷水出其不意的潑在他北辰宮今貌身上,再踢打他的某一部位。無知的孩童沒想到會因此而使繼寶伯身負重傷,從此臥病,直至過世。此後,從前與繼寶伯嬉戲的孩童們常常身染病痛,使父母不堪其擾,經乩童指點,才得知是繼寶伯仍然逗留在這些孩童身邊。於是,眾人為他立了牌位,並在每年陰曆7月26日由這些孩童來主持
普渡儀式,請繼寶伯監壇,並且在
普渡時擲筊選出幾位小頭家及一名小爐主,由頭家負責明年的祭祀,新爐主則在家供奉其牌位一年。這樣一來,不但孩童們都不藥而癒,每年的爐主家中還會添丁,因此
北甲的居民爭相加入,信眾越來越多。在
北甲宮建廟之前,每年的
囝仔普都在舊
銅山館前(
館口)辦理,建廟之後才改在廟前
普渡。
-
資訊來源|
馬公市各里叢書(寺廟篇)
-
關都督:
馬公北甲北辰宮的神明
-
民國38年(1949)歲次己丑(陰曆2月16日),
馬公北甲北辰宮迎請關張陳李洪五府千歲。五府千歲受甲民愛戴,一而再,再而三的留任。直至
民國54年(1965)歲次乙巳10月25日至26日(陰曆10月初1至初2),
馬公北甲北辰宮
送王,以
菜園東安宮為行台。該年,北辰宮化民社明善堂也開堂著造第三集鸞書《銘新寶鑑續集》,代天巡狩關府大千歲任「奉旨飛鸞都鑒察愛國尊王」。關府大千歲封號「愛國尊王」,也可略窺當時
扶鸞時,呼應政治時局的意識形態。
-
今北辰宮二樓龍邊奉祀文衡聖帝;虎邊神龕奉祀關都督,對聯為「巡察無私願人行正道狩查有道期世沐休風。」職是之故,關都督為
民國54年(1965)北辰宮
送王後,甲民雕刻金身以奉祀。
民國48年(1959)澎湖縣寺廟調查,
馬公北甲北辰宮奉祀的神明有朱府王爺(一大一小共兩尊)、聖帝祖、土地公與太子爺,並無關都督,亦可得證。
-
#奉祀關府一甲子
-
作者|許玉河老師
-
馬公北甲北辰宮朱府王爺的尊號
-
馬公北甲北辰宮創建於
1899年、
1900年落成,主神奉祀朱府王爺。朱府王爺有瘟部主宰、廣澤尊王與糾察天尊等不同的尊號。其尊號與
扶鸞活動,息息相關。
-
一、瘟部主宰
-
明治34年(1901)歲次辛丑5月15日,
一新社掀起
扶鸞戒鴉片煙風潮,同年陰曆5月20日,東甲、
北甲、南甲與天后宮主神同在
一新社降筆,北辰宮朱府王爺以瘟部主宰的尊號降筆訓示甲內鄉民,應
戒除鴉片煙癮,保身安健。朱府王爺於歲次壬寅年
(1902)陰曆10月29日,降筆於
一新社提及:「爾諸生知否,余當年奉旨出巡,來任澎疆。爐下諸弟子奉余香煙,各有一點虔誠」。據此推斷,瘟部主宰的尊稱,應來自於朱府王爺本是代天巡狩,行瘟與解瘟的千歲神格。朱府王爺有瘟部主宰的尊號,可能在
1900年建廟落成至
明治34年(1901)陰曆5月間,透過
一新社扶鸞而建立。
-
二、廣澤尊王
-
明治35年(1902),歲次壬寅陰曆10月29日,朱府王爺於
一新社再降筆表示,其已由「欽賜一品瘟部主宰加封廣澤大尊者,請參與
一新社扶鸞的鸞生,將此事通知甲內鄉民」,朱府王爺並降詩四首:
-
其一
-
瘟㾮懇減赦澎疆,部裡安寧喜氣融。
-
主任欣余榮受職,宰居一品北辰宮。
-
其二
-
銜加廣澤大尊者,長享民間龢祀崇。
-
今夜飛鸞陳此事,通知本甲及鄉中。
-
其三
-
通知本甲及鄉中,友愛相親作順良。
-
過應相規功要立,無災無害獲千祥。
-
其四
-
無災無害獲千祥,盛世嬉過化日長。
-
若是存心無順理,依然劫運再來傷。
-
同時,朱府王爺再訓示:
-
爾諸生知否,余當年奉旨出巡,來任澎疆。爐下諸弟子奉余香煙,各有一點虔誠。後又鳩集帑金,為余建設廟宇。蒙諸神聖力賜吹嘘,始受玉帝勅封為瘟部主宰,威鎮北辰,位居一甲,權理萬姓。禦災捍衛,無時不在懷抱。因爾境內及至鄉村四處,群生作惡過多,觸怒天心,是以歷年來饑饉荐臻,饔餐弗繼。此乃上天小施警懲,尚翼爾等改惡從善,共種福田。不意爾等昏昧過甚,造孽愈深,致惱蒼穹,大施瘟熱,收除惡類。勅余辦理舉行,余稽名數太多,不覺動起惻隱,於是會同本處城隍,上詣天曹,哀切懇求,謂生民無知,容開自新之路。幸上天俞准,始得開赦。又念余慈悲愛民,欽賜一品,加封廣澤尊者,命余臨壇宣訓,使人共知猛省,痛改前非,可無災害。如再執迷不悟,災刦臨頭,悔之無及。各其勉諸,勿違此諭 。
-
上引文:朱府王爺以為人間造孽愈深,致惱蒼穹。玉帝敕命其大施瘟熱,收除惡類。然其不忍、心生惻隱,故偕同澎湖境主城隍爺上詣天曹,哀切懇求,獲得玉帝開赦。玉帝念其慈悲愛民,欽賜一品,加封廣澤尊者。朱府王爺行瘟解瘟的,又因愛民如子,
明治35年(1902),歲次壬寅陰曆10月29日敕封為廣澤尊者,也就是廣澤尊王,亦是透過
一新社扶鸞而建立。
-
三、糾察天尊
-
北辰宮一樓正殿神龕的帷幕,有糾察天尊朱府王爺八字。歲次癸亥年
(1923)陰曆12月16日,
銅山館朱基仁、陳厚德請旨開設
鸞堂。18日於東甲寶善堂降筆,賜
銅山館鸞堂為「銘新社擇善堂」。
銅山館、
澄源堂與北辰宮同屬
北甲範疇,「銘新社擇善堂」著造《啟化典謨》,也由此三座寺廟神明擔任。其中,北辰宮朱府王爺的職銜為「著造副主席廣澤尊王加陞四級敕封糾察天君朱」。
-
其次,北辰宮地下室尚有一塊「
深叨靈佑」匾,上款:「歲在癸卯嘉平月恭獻」,下款:「沐恩信士葉茂峰敬酧」。「
深叨靈佑」上方有「糾察天君朱府王爺」八個字。
紅木埕濟眾社新民堂於
明治36年(1903)歲次癸卯著造《啟蒙玉律》,《啟蒙玉律》時刊行,有鸞下葉茂峰捐金拾元助印,金額不少,可見葉茂峰有相當的經濟能力,故能單獨獻匾讚頌朱府王爺之德。葉茂峰,其生平事蹟雖然不詳,然而,由此筆資料顯示,葉茂峰應是活躍於
明治年間的
媽宮人士。葉茂峰在癸卯嘉平月恭獻的「
深叨靈佑」匾,可能落在
明治36年至37年之間(
1903-
1904)。然而,「
深叨靈佑」匾似乎經過重修改動的痕跡,「糾察天君朱府王爺」究竟是一開始即在匾額之上,或是後來重修再改動文字,受限於田野與文獻之不足,無法確定。準此,朱府王爺有糾察天君的尊號,最早是在
明治36年(1903)前後,最遲則在
大正13年(1924)。
-
四、後語
-
北辰宮朱府王爺有瘟部主宰、廣澤尊王與糾察天尊等不同的尊號,且皆與
一新社或
銅山館扶鸞活動有關。
明治33年(1900)〈北辰宮
落成碑記〉署名為「本藩朱題」,亦為透過
一新社扶鸞降筆所作。茲將〈北辰宮
落成碑記〉依原碑文抄錄如後:
-
蓋人之傑也,得山川秀氣而毓鍾;而神之灵也,凴精誠思格而赫奕。故自昔聖王先成民而後立神,是語也,則高矣、美矣,洵千古之妙論也。粵溯厥初,塑余像者,僅只二十二家。享尔祀者,不覺四十餘載。時未有廟堂,年年過家越宅,子甲而丑乙;雖喜有心誠敬,惟憂托足跼隘。心設是想,祇听其自然而已。洎乎己亥之歲,卜地鎮署西畔始建廟宇,名曰北辰宮。背坎靣離,亀蛇守戶,五馬朝堂,允矣;金羊收癸甲之灵,人文鵲起,信哉。斗牛納丁庚之氣,甲第蟬聫。是庙也需金不下三千餘緡,為款甚鉅,均余甲中眾志成城;間有不能如数者,蒙三郊商舖與夫船戶暨諸好善賛襄玉成,得壯觀瞻,功大而力偉矣。今厥功告成,諸務周全,而吾炉下諸董黃君濟時等,欲銘碑示後,以垂不朽,請余降筆。但才疏倚馬,學只雕虫,愧無班超之筆,奚堪遺墨,不惴固陋,爰書本末以記云。
-
天運庚子年六月吉旦本藩朱題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17-03-07。知識更新|2025-09-26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