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文澳聖真寶殿
-
聖真寶殿,位在
文澳祖師宮東方(
西文澳12號),創建於
明治35年(1902),是
馬公一新社聖真寶殿的分支。主祀文衡聖帝(關公),副神慈濟真君;主要祭日是主神神誕農曆6月24日、副神神誕3月15日。
-
戰後分別在
民國55年(1966)和62年
(1973)重修;
民國55年重建聖真寶殿後,將
文澳祖師廟內的「登岸社禮善堂」移到聖真寶殿,自開堂以來曾著造
1967年《喚醒靈丹》4本、
1969年《喚醒玉文》4本、
1971年《喚醒玉音》、
1973年《喚醒玉聲》4本、
1975年《喚醒迷城》4本、
1980年《喚醒善心》4本、
1983年《喚醒寶籤》4本、
1986年《喚醒寶誥》、
1988年《喚醒心聲》4本、
1992年《喚醒於民》4本、
1993年《喚醒人心》4本、
1994年《喚醒親民》4本、
1996年《喚醒寶卷》、
1998年《喚醒光明》、
1999年《喚醒大地》、
2001年《喚醒人群》。
-
資訊來源|
馬公市各里叢書(寺廟篇)
-
真廟落成碑記文
-
文澳之東有廟焉,額曰聖真堂稱從善,尊奉聖帝真君而名也。人傑由地靈,山清與水秀,溯其始兮。清水祖師,開於前步,其終兮 聖帝真君繼於後,背崁面離,
案山秀插鰲頭耀南箕,東龍西虎奎璧輝映;天星光北斗,西江浴日萬道霞光,燦爛銀濤東山賞月,一輪寶鏡飄香金桂。襟澎山而帶湖海,島嶼環列星羅,連臺陽而通金廈,岡巒體勢瀛洲,彷彿蓬萊之境,依稀白雲之鄉。和衷共濟,呵氣如雲,從心所欲,平地成山。時維 青蛇卜吉始於三冬,歲轉
赤馬功成,終自九夏。雖藉聖真之赫奕,實賴諸子而虔誠,不吝鉅款,四方成美。罔惜雕畫,一壯觀瞻;非僅頌一時之盛事,洵堪千秋之美舉,從茲甲第慶蟬聯去。後,人文賡鵲起,鴻謨告竣,厥功堪紀。不沒諸董好善之心,遺墨千年而不朽,學愧班超,才疏袁宏,過蒙聖真之謬舉,爰書本末以為記。
-
天運甲辰仲秋望日 本威靈 蘇 拜題
-
從善堂皈化社副董事 莊貴華 謹刊
-
民國六十二年癸丑瓜月念五日
-
文澳登岸社禮善堂眾善信重修
-
澎湖
一新社聖真寶殿重建落成碑記
-
易乾卦云。乾道變化各正性命 神道設教而天下服 子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蓋 神靈之妙如水之在地無處不有伊古迄今 神能顯化佑人其事蹟在在昭然是以世人感 神明之靈應 為崇德報功乃建廟奉祀故廟之明神益著靈顯 神之有廟猶妥明禋此理之必然也惟吾 聖真寶殿祀奉(南天文衡聖帝關 太醫院慈濟真君許)恩主威靈丕著其由來外矣茲將沿革概述於後:
-
一、原名「普勸社」:溯自
咸豐三年(民前五十八年)癸丑時際滄桑民心不古世態澆漓以致天災疊降疫氣流施地方有心人目擊心傷僉曰欲挽頹風非藉宣講無以為力乃招集文人學士於是年六月初三日結一社團名曰「普勸社」以宣聖諭普遍勸人行善為宗旨同時奉祀 聖帝真君牌位初設木筆沙盤請 神降乩示事為全臺鸞務之開基至
同治十一年(民前四十年)壬申地方士紳
許棼黃濟時高攀等為期堅固宣基礎特具文上憲獲准公告諭示民眾在宣講期必須往聽並應遵守秩序勿得喧嘩阻人聽講違者按律懲罰而宣講生即取文學口才兼優又能樂善向道之人分組輪流於晴天月夜到各村里廟前代天宣化講因果說報應藉以喚醒民心共趨正道由是澎湖宣講之風大盛一時改惡從善者孔多地方獲益甚大
-
二、改號「
一新社」並設「樂善堂」:
光緒十年(民前廿八年)甲申法亂之後地方未靖而講生老輩又大半作古社務暫停至
光緒十三年(民前廿五年)丁亥正月十三日地方士紳
林介仁出而倡首復興宣講將普勸社改稱「
一新社」蓋取尚書「舊染污俗成與維新」之義且從此煥然一新使人一一去邪從正革故鼎新庶可感格 天心早消末劫焉翌年戊子二月本社為弘揚宣講再呈文獲淮廳憲告示又諭民眾切實遵行聽講俾能改過修身自是益收宏效
光緒十七年(民前廿一年)辛卯地方善士咸集共襄美舉借
媽宮育嬰堂設壇先奉 慈濟真君(金身由券清景從福建泉州請來)復增祀 文衡聖帝聖像及 三教祖師牌位於是年三月十五日開堂濟世額曰「樂善堂」第一任管理人兼堂主為
林介仁同年六月初六日起迎鸞著造「覺悟選新」為全臺首著第一部善書貧行勸世而堂生各遵神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或修橋造路捨藥施茶或濟困扶矜孤恤寡又放生靈拾字紙施棺木造涼亭並設育嬰院收養孤兒倡立義塾栽培子弟他如代祭無主
墳墓復埋枯骨等各種善事俱樂而行之果然樂善堂名符其實也
光緒廿年(民前十八)甲午中日戰爭遭兵燹之亂翌年乙未春社壇遷移
文澳(現
西文里亦有聖真寶殿係由此來)至
中秋後再搬回
媽宮因原址不適乃改借城外「
澄源堂」為鸞壇繼行扶乩濟世宣講化人
光緒廿七年(民前十一年)辛丑五月 關許二恩主大顯神通敕賜甘露水為人改除吃鴉片陋習並療各種痼疾有求必應一時轟動全澎稱為奇事各鄉社紛紛抬轎來求甘露水回去供民眾飲用救改鴉煙靈驗非常從此各廟皆奉祀 聖帝金身以答鴻庥甚至流傳本省各地繼設善堂迎鸞濟世著書宣講皆發源於此焉同年六月十五日奉 旨升號「聖真寶殿」諸信徒因感 神恩浩蕩自動樂捐籌備建殿以妥明禋遂購幾筆土地先出租收益充實本社業產惜乎時堂日治因禁止降筆會不淮聖真為殿乃暫號「許真君廟」(蓋澎湖已有聖帝廟尚未有真君廟故號)惟廟址適近偶化區故欲建又止斯時本社諸生因寶殿建不成未達目的抱歉難忘及後屢思建立未得其便直至民前一年(宣統三年)辛亥即買
馬公埔仔尾洪良住宅改建為廟宇外表仍額
一新社內匾即縣樂善堂於
民國元年壬子正月初十日恭迎 關許二恩主金身入火安座攝諸社員真影乎堂前奉各仙逝先靈於壇上如此設置雖未足償所願亦可謂極一時之盛也當時第二任管理人兼堂主揚鏡亭對本社業務熱心策劃發揮頗具規模厥功至偉又奉 恩主諭為加強社會救濟事業即以樂善堂名義勸募基金任人逐月認捐多少由值年執事按月收款並調查全澎所有貧民分等級列簿逐月發給金錢與維持生活地方如有發生緊急災害即辦理臨時救濟此外凡各種公益事無不著意施行至於本社固定業產仍
一新社及許真君廟名稱登記由歷任管理人接交保管第三任吳步雲第四任范助水第五任
郭遠代代繼承確有考據
-
三、復興「
一新社」奉淮成立「神明會」
民國三十四年甲申又逢戰役本廟被爆風波及屋頂微損翌年恭請 恩主金身牌位暫奉於三官廟三十六年四月移至武聖廟合祀四十一年因
馬公市區改正本廟拆作道路四十三年五月管理人
郭遠仙折除部份租金由黃東來鄭明吉郭承嗣等洽辦外社務且暫停僅樂善堂之捐資施濟不斷惟因財力所限無法多方發揮迨至
民國五十二年八月本社老社員後裔楊金瑞
吳克文陳四福許三江等目睹本廟拆後神像寄祀別處社產又無積極管理幾多土地任人佔用傷心繫之乃發起復興
一新社之于即在黃東來宅邀集
紀雙抱郭生仁林泮陳紹烈等人商議皆贊成遂調查原明
一新社社員及諸後裔填造名冊向
澎湖縣政府申請備案並公告社會週知同時轉報臺灣省政府核淮先成立神明會整理本社原有財產即將本社兩個名號合稱為「
一新社許真君廟神明會」於
民國五十三年歲次甲辰之月依法名開信徒大會正式選出許三江為第六任管理人擇吉將 恩主金身及祿位牌從武聖廟請回重環暫奉難黃宅
民國五十四年歲次乙巳四月許三江作古復召開信徒大會依法選出
許等爵為第七任管理人
-
四、興建「
一新社聖真寶殿」:
民國四十五年間澎湖佛教正信會在本社所有
馬公段三一二號土地上建築講堂因故中止本社於五十四年九月辦妥手續收回自用同年十月先叩請 關許二恩主在
西衛金龍殿福善堂降示謂此地坐丑向未兼癸丁分金丁丑丁未其坐向適合建殿乃擇是年乙巳十一月十一日開工同時召開信徒大會議決通過備文向政府申請建廟迅速核淮額曰「
一新社聖真寶殿」於
民國五十五年丙午正月初八日未時恭迎 聖帝真君二位恩主神像抬轎在
馬公市內遊行入火安座工事仍繼進行除本社原存基金及出售部份土地扺充工程費外幸賴本社諸信徒及各善堂暨地方諸善信惠然襄助踴躍樂捐由是眾志成城於
民國五十六年丁未十月正殿三落及東廂均已完竣並新雕 關許二位恩主大尊金身以鎮殿一切設備均莊嚴整潔較昔時之廟宇宏敞大有可觀是役也雖謂信眾之熱誠實藉吾 恩主之顯赫有以致之也從茲廟貌煥然一新 神居永奠開來繼往遐邇蒙庥定堂社運興隆蒸蒸日上且喜先人德業庶可相承於綿遠而勿替也所有樂捐諸善信另題名勒石以垂不朽同年十月廿六日學行落成大典設醮慶讚十天本澎各處
鸞堂善信均來臨拜賀洵盛事也
-
民國六十年辛亥正月
許等爵西歸本社再召開信徒大會依法選出
吳克文為第八任管理人從此對內部設備廟頂剪黏與社產整理堂務弘揚等悉心策劃進展尤其對鸞教之竭力推行繼著二、三、四集善書頒傳全省各地頗受多方歡迎閱讀讚美有加殿中並增祀 文昌帝君 南宮孚佑帝祖 九天司命真君合稱五恩主以薦春年來信從者眾神靈益顯香火日興值得欣慰無比噫嘻此後之視今猶今之視昔故不可無勒石紀其開源發端事蹟以供將來沿革之有憑焉是為記
-
民國五十六年歲次丁未陽月念六日慶祝落成
-
民國六十七年歲次戊午端月 吉旦重新勒碑
-
本殿總董事兼第八任管理人
吳克文 敬撰
-
文字來源|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17-03-13。知識更新|2023-10-25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