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853
咸豐3年
西元1853年距離今日約172年,天干地支為:癸丑,此頁面主要放置西元1853年時間軸之相關內容。
- 王靈官真經題解
,廣泛的為澎湖鸞堂所採用。
咸豐三年(1853)澎湖籍士子赴大陸應考,在泉州公善社親見迎神降鸞之舉,回澎後乃結合普勸 ....
- 鸞堂的發展
獻資料,略述該廟沿革梗概。
咸豐3年(1853)媽宮文人學士以世態澆漓,天災時降,即組織「普勸社」以宣講清朝皇帝的聖 ....
- 喪葬救濟─萬善同歸
光二十年(1840)里人修築,咸豐三年(1853)再修,光緒三年(1877)重修。」
文字引用|續修澎湖縣志(人民志 ....
- 銅山館
故稱「班兵」。
唯自清領晚期咸豐3年(1853)改為五年一調;爾後清政府內亂頻仍,兵員不敷調遣,班兵輪調自然難以如期 ....
- 一新社
:
一、原名「普勸社」:溯自咸豐三年(民前五十八年)癸丑時際滄桑民心不古世態澆漓以致天災疊降疫氣流施地方有心人目擊心 ....
- 銀同誥封定國將軍劉文珍墓碑
以臺灣右營千總劉文珍升補。
咸豐3年(1853),林恭起兵鳳山,並攻擊府城,造成全臺震動。先是,林恭,初充鳳山縣壯勇 ....
- 草樹仔尾
壞於風浪.道光二十年里人修築,咸豐三年再修,光緒三年重修。北山義塚,一在後藔灣。其地濱海,凡海中漂屍、無主遺體,皆叢葬 ....
- 西衛麵線
|鄭家系統
鄭家最早是從鄭詰(1853年生)開始從事麵線製作,據鄭家後代鄭得城的說法,鄭詰是在和唐山來的師傅一起喝酒聊 ....
- 洪廷貴
路從事貿易,和內山居民相熟。清咸豐3年(1853)參與平定臺灣林供之亂有功,由兵備道裕鐸獎給九品頂戴。同治元年(186 ....
- 利涉大川匾
川」,且保有書法筆勁。上款為「咸豐癸丑年嘉平吉旦」,下款「記名總兵澎湖副將邵連科敬酬」。匾面「大川」字上處以脫漆可見木層 ....
- 東吉尤姓
1880);尤丁父尤勇(約生於咸豐3年,1853);光緒初年,尤勇自網垵鄉,入贅東吉村陳氏花,其故宅在今東吉村133號 ....
- 東吉黃姓
黃姓僅一戶,戶長林黃氏綢,生於咸豐3年(1853);林黃氏綢父黃春(約生於道光6年,1826)。推判黃姓始遷祖,最晚在 ....
- 花嶼董姓
3戶。51番戶,戶長董乾,生於咸豐3年(1853);50番戶,戶長董逢,生於咸豐7年(1857);101番戶,戶長董讓 ....
- 英靈赫濯匾
黃進,[廣東潮州府]南澳廳人,咸豐3年署艋舺營參將,5年6月署澎湖副將,8年6月以勦辦臺灣匪徒(福建小刀會匪)出力,賞 ....
- 大赤崁葉姓
),葉榜父葉華,推算葉華約生於咸豐3年(1853)。
日本時代、昭和時期,大赤嵌社葉姓僅此兩戶,共居一三合院,推判其 ....
- 通梁郭姓
(1870)入贅黃蕉;黃蕉生於咸豐3年(1853),父郭文泉;郭文泉卒於日本時代、明治34年(1901),推判郭文泉約 ....
- 吉貝萬善堂
為道光20年(1840)修築,咸豐3年(1853)再修,光緒3年(1877)重修。白沙地區,一在後寮灣、一在瓦硐港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