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西衛麵線

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手工麵線源於福建,在清朝時傳到臺灣,稱為「福州麵線」(色澤比較黃)。澎湖由於降雨量少於蒸發量,很適合發展手工麵線,面衛里的麵線更靠著澎湖的自然環境,和業者別出心裁的改良製作方法而形成了獨特的風味(色澤比較白),從清朝中、晚期由唐山師傅傳到西衛,迄今已有將近200年的歷史。每當天氣晴朗時,里內常常可以看見一條條麵線形成的瀑布似奇景,而成為一項特殊的人文景覬;目前這些古早味的手工麵線,已享譽國內,不只深受遊客喜愛,更是鄉就饋贈親友必備的伴手禮。
-
手工麵線必須經過「壓」、「搓」、「揉」、「捏」、「擠」、「拉」、「甩」等過程,先將麵粉放在大缸捏,倒入鹽水(麵粉中間挖個洞,加鹽多少依天氣決定)充分攪拌、和勻,再拿出來用拳頭在覆雙手纏繞,將它甩長;之後再用另一根竹條從中間繞過去甩長,這樣反覆甩到麵線如髮絲般細時,才將麵線一排排放在竹竿架上,讓風吹乾,並且在完全乾之前折成「8」字形狀(陳鼎盛、陳國彥2005:179-180)。
-
西衛的手工麵線大致分為「麵線間」與「鄭家」兩大系統,目前業者多已改用機器來將麵粉攪成麵糰,麵線竿也改成鋁製;民國80年(1991)以後又使用透明的塑膠袋包裝,再印上或夾入商標紙,現在更因為講究衛生而多改成真空包裝或是真空拉鍊袋包裝。以前的麵線大多只在澎湖(主要是馬公)銷售,現在則慢慢有外銷到臺灣的賣場,或者透過宅配賣給臺灣的顧客。
-
一|麵線間系統
-
西衛李家開澎祖是李笋(順興),據李家後代的說法,李笋祖籍海澄,是清朝中、晚期的銅山營班兵,派駐在澎湖水師左營的「文良汛」(今湖西鄉龍門村尖山村附近),之後定居於西衛。開澎第二代的李厚(后、英才)與李尚,各自有兩個兒子,分別是李各(國、振國)、李太(泰、振泰)和李詩(文詩)、李禮(文禮),目前已傳到第八代。李家的麵線是李太(1856年生)那-代跟來自唐山的師傅學的,從日治時期的職業登記資料發現,第四代的李遂(李各長子,1880年生)、李佑(李各次子,1882年生)、李勇(李各三子,1883年生)、李羽(李太長子,1893年生)、李木(李太次子,1900年生)、李沙(李太三子,1902年生),和第五代的李進子(1903年生)等人的職業都是「素麵製造業」。由於以前李家都住在西衛鄉一一三番地製造麵線,而且經營的規模相當大,因此被西衛里人稱為「麵線間」(照片4-6);民國80年(1991)以後,由於後代子孫多遷到臺灣,或在澎湖上班而沒再傳承,麵線製作已成了他們(第五代)共同的兒時記憶。
-
早年麵線間的師傅除了李家的後人之外也有其他姓氏的人,其中的王丙丁從45歲就在麵線間工作,後來才自己創業,先到王氏祖厝,之後又遷到現在的西衛里45號做麵線。王家的房子原本是磨米坊,王丙丁的兒子王癸也跟父親學做麵線;戰後初期由於原料缺乏,所以改以碼頭工人為業,之後由於受傷,再加上民國40年(1951)以後又有「美援」的麵粉,王癸才回家和媳婦一起做麵線,而改由兒子王清連去做碼頭工人。後來王清連因為怕手工麵線失傳,才回來接手繼續做麵線(「連發號」),現在是由王永固(王清連長子)經營。里民吳條的小姨子也曾在連發號工作,後來吳條跟她學會製作麵線的技術,也開設了一間麵線店,目前由兒子吳安邦(吳記麵線)繼承。
-
二|鄭家系統
-
鄭家最早是從鄭詰(1853年生)開始從事麵線製作,據鄭家後代鄭得城的說法,鄭詰是在和唐山來的師傅一起喝酒聊天時,初步瞭解麵線製作的方法,後來那位唐山師傅也教過他。鄭詰和弟弟鄭方(1862年生)各自傳給下一代鄭桃(1886年生)和鄭晏(1885年生)、鄭取(1890年生)。
-
日治時期的戶籍資料(職業欄)中,鄭詰、鄭方、鄭桃、鄭取都是從事「素麵製造業」,而鄭晏更直接登記為「麵線製造業」,並且廑過洪和水(鼎灣)、歐池(青螺)、莊捷(石泉)、莊弟(石泉)等人。戰後,鄭桃的兒子鄭其才、鄭炎、鄭文崇、鄭文化,鄭晏的兒子鄭自然及鄭取的兒子鄭德力都繼承上一代手藝,在西衛繼續經營手工麵線,並且繼續傳給下一代的鄭得春(鄭其才的兒子)、鄭阿珠(鄭其才的女兒)、鄭得金(鄭炎的兒子)、鄭得城、鄭得墻(鄭文崇的兒子)(照片4-8)、鄭進發(鄭文化的兒子)、鄭有福(鄭自然的兒子)、鄭文曲(鄭德力的兒子)等人。
-
另外,鄭阿珠(丈夫王進鎂)的兒子王文輝、王文泰也從母親,娘家學會麵線的製作技衛,而分別獨立開設「進興商號」(王文輝)及「三兄弟麵線屋」(王文泰);鄭得金曾在十多年前教導同里的吳進義製作麵線,之後吳進義也自己開設了「賓猜商號」。
-
資訊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六輯(西衛里重光里
知識建檔|2021-11-21。知識更新|2024-08-24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